教育学理论
-
心灵之约郭宝向本书主要内容源于作者平时对工作和生活的感悟与积累,以教育日志的形式呈现出来,后期根据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大致分为六部分:第一辑:带头大哥——班级管理,主要记录自己在年级和班级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第二辑:我的学生——学生教育,主要写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和学生交往的故事;第三辑:且听且学——培训心得,主要是参加的比较典型的外出培训或网络培训的学习心得;第四辑:且思且行——工作思考,主要记录自己对当前教育或自己经历的工作反思;第五辑:教学随思——学科教学,主要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教研方面的思考和做法;第六辑:幸福随笔——生活感悟,主要写的是个人生活方面的感悟,看似与教育联系不大,实则教育与生活早已融为一体。
-
诗意的探寻王崧舟 著本书收录的诗意语文创新课堂十例,均是王崧舟老师近五年来对诗意语文的最新探寻与创造。这些课例,都在努力、真诚地探寻与创造诗意语文的某种新可能: 1.课程新模式——在意境冥想中促进创意表达。 2.课程新路径——以整合思维深化整本书阅读。 3.课程新视角——通过意脉追索开掘古诗的文化意蕴。 4.课程新热点——突破难文教学。 5.课程新结构——在名篇教学中勾连名著导读。 6.课程新取向——以语文的方式传承革命文化。 7.课程新形式——以大概念统领群诗教学。 8.课程新理念——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9.课程新领域——彰显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特征。 10.课程新样态——在任务群视域下重构单篇教学样态。
-
道德冷漠的教育省思高德胜 著本书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道德冷漠与道德恶、道德冷漠的教育关联、教育如何抵御道德冷漠。 道德冷漠是对他人的漠视,即眼中无人,他人的生死痛苦在冷漠者那里都激不起一丝涟漪。道德冷漠的“冷气”是向外的,但也是向内的。我们对他人的冷漠,正是内在灵魂枯萎的表征。道德冷漠有教育关联性。现代教育竞争过度的,可以说是被竞争附体。被竞争绑架的现代教育,在很大程度教给孩子的是你死我活,是对他人遭受的不管不问。现代科技提供了太多让人逃离自己的通道,现代人在远离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快。当人无法与自身对话时,人就失去了道德敏感性和道德判断力,冷漠、作恶而不自知。道德冷漠也记忆相关,记忆品质的下降也是道德冷漠的一个根源。从历史的高度来看,道德冷漠的教育关联还在于现代教育是以道德作为代价发展而起来的。从事实上看,道德冷漠有教育关联性。教育有现实形态,也有应然形态。不要以为后者毫无意义,应然的、理想的教育形态起着建构新的教育形态的作用。今天的教育现实,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种建构。我们完全可以建构新的教育现实以来抵制、消解道德冷漠的蔓延。
-
重新定义教育托尼·瓦格纳;中青文 出品哈佛大学教育变革领导力小组负责人托尼·瓦格纳走访了美国多所公立和私立学校,与商界的引领者们交谈,了解职场和社会迅速变化的需求。他提出,未来新环境需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善于沟通的创新型人才,他们必/须具备7大生存力。 作者提出,学校教育理当是培养未来人才7大生存力的关键一环,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以核心素养立意,教育也应顺应全球化、知识时代与科技发展等挑战被重新定义。作者为教育领导者指明了方向,讨论了围绕核心素养设置课程、考试命题与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还讨论了如何将孩子培养成终身学习与终身好奇的成年人。 每一个关心孩子的人都应该了解时代的需求,并把这种需求作为指引贯穿于面向未来的教育过程中,让孩子为日后的学习、工作、履行公民责任做好准备,独立应对充满真实挑战的世界,掌握自己的明天。
-
内生性变革刘玲萍《内生性变革:学科课程的生成机理》围绕“内生性变革”,抓住内生性学校课程变革中学校本位发展思想、多元课程融合理念和教学运行革新实践的特性,对“主体自觉”“文化引领”“内在扎根”“元素统整”“逻辑聚合”“转型发展”的六条机理作具体分析。学校在“让每一颗童心都灿烂”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构建“童化语文”“灵动数学”“趣味英语”“磁性科学”“活力体育”“创意美术”六个特色课程,通过内生性变革课程体系,既实现了国家课程的教育目标,又充分彰显了学校自身的课程实施特色,满足全校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学校在学科课程领域取得更好的成效。
-
从坚持到卓越刘妍数字化环境下,教育正在面临着满足学生日益复杂多样化需求的挑战。对于学生而言,多样化需求来源于他们的不同学习背景、学习能力、学习目的和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特别是非智力因素所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学习毅力是学习者在未来生活发展中的重要能力,都受到了广泛关注。本书共分三个部分六个章节,分别是毅力重要性、毅力研究现状、毅力的困境、刻画学习毅力、数字化环境下的学习毅力和重塑学习毅力,打开并诠释“学习毅力”的“黑匣子”,为学者培养青少年非认知能力和刻画非认知能力提供研究帮助,培养学习者从坚持学习到卓越人生实现。
-
审美性变革梁翀华《审美性变革:学校课程的诗意境界》强调将“审美性变革”作为一种课程旨趣以及探究方法,探索如何在真实的课程场景中建设美学取向的学科课程群,让课程成为充满生命体验的“诗意的存在”。全书包括“宽语文”“慧数学”“活英语”“融科学”“美音乐”“酷美术”“炫体育”七个学科课程群,提炼学科课程哲学,梳理课程目标与框架,能够为美学取向的学科课程群建设提供系统性的指导。
-
信好有你王军华,魏康婧2023年正值潘序伦先生诞辰130周年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成立95周年,为纪念创始人潘序伦先生诞辰并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95周年校庆献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友会自2020年启动了新一轮的百名校友访谈活动,4年来,全校共有百余名师生参与访谈活动,寻访了近80名校友。走访的校友来自各行各业,有创业领域的先锋模范代表;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回馈母校与社会的校友;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平凡工作者等。本书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将这些优秀校友的访谈记录整理出版,每一位校友的经历、每一篇访谈录都是校友的奋斗精神、成长之路和肺腑之言,是影响立信师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生动教材,也是对在校生进行爱校荣校教育的重要平台。本书的出版不仅能传递母校牵念,倾听校友心声,凝聚校友力量,进一步加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同广大校友的联系;而且通过记录校友的成长足迹,了解并分享校友的奋斗故事,充分展现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建校以来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办学成果。
-
幼儿园一线教学经验聚焦50例王哼幼儿园教学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依照课程或教学大纲,对幼儿的学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与指导,教授幼儿科学知识、社会行为规范、经验技能等内容。 本书精选50篇全国一线幼儿教师的精彩教学经验文章,分为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部分,以问题导入,层层分析,有教学理念归纳,也有案例分析,较全面呈现了一线幼儿教师的探索和思考,接近一线教学的实际操作,实用性强,值得幼儿园教师教学参考借鉴。
-
协商性变革徐德兵《协商性变革:基于集体审议的课程变革》介绍了学校在学科课程建设中如何通过协商和集体评议,研究确定学科课程理念、结构、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通过协商研究制订课堂评价标准、组织学科社团、开展学科节日活动及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推进协商课程的落实。本书共分七章,前言部分从整体上介绍了我校通过集体评议开展协商课程建设的思考和做法,然后分七章分别介绍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科学等学科开展协商课程建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