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理论
-
心理学大纲陈大齐1918年,陈大齐的《心理学大纲》作为“北京大学丛书”中的一部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大学心理学教材,确定了我国心理学学科最初的的框架体系,影响了我国几代心理学工作者。全书共15章,约9万字。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学之意义及研究法、精神作用之生理的基础、意识及注意和人格等内容。
-
幼儿深度学习课程故事精选50例王哼 主编幼儿深度学习是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促进幼儿深度思考,不断提高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模式,近些年被广泛关注、研究。依据幼儿深度学习的指向性以及幼儿学习的生成性,“课题故事”是推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实施路径,教师应引导幼儿在探索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本书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精选了50篇幼儿深度学习课程故事汇编成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丰富实用,是一线教师研究、探索幼儿深度学习课程设计的学习用书,对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
向儿童学习虞永平本书介绍了社会化的一般理论及反向社会化的基本内涵,认为社会化是多向的,反向社会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变革创新不可缺少的。本书将反向社会化研究的内容聚焦于幼儿对父母的影响,通过具体的案例,呈现了父母为何会向儿童学习,学习了什么和是怎样学习的,以及父母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因此有何改变。本书收集了50个相关案例,对案例进行了逐个分析,并讨论了每个案例的特点及其反向社会化的表现。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概括出家庭反向社会化的基本特征。本书对于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具有实践启示作用。
-
自信教育与个性生长汤林本书从学校历史、学校课程、学校教学、学校德育、教师发展和学校管理六方面展现“自信教育”探索与发展历程和成果。该校针对学校发展困境,提出了“自信教育”的文化治校新型策略和思路,将构建自信文化体系作为抓手,撬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书中提供了丰富的微小案例给读者阅读与借鉴。
-
类文与比较阅读教学李伟平本书对“类文与比较阅读教学”进行了理论阐述与实践例说。第一章从类文的“类”,比较阅读的“比较”,类文与比较阅读教学三个方面对“类文与比较阅读教学”进行了概念界定、价值分析、目标研制,提炼了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范式。第二章至第七章将“类文”与“比较阅读”联系贯通,遵照“类”的六大标准——同一文体、同一题材、同一主题、同一写作手法、同一作家、同一语文能力培养,从类文类型及文本、类文本概述、类育人价值分析、类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推进过程、教学评价、作业设计等方面呈现了生动鲜活的“类文与比较阅读教学”的典型课例。
-
中学古诗文教学与训释黄灵庚本书是为教育*实施的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计划而撰写的讲义,根据统编本语文教材作了全新修订。分十章——“导言:语文教师需要学点训诂知识”“训诂的文献类别”“形训”“双声与叠韵”“声训”“古音通假”“义训”“方俗语的训诂”“古书辞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古诗文备课与教学”。以辨析教材中的古诗文注释为手段,以面向中学语文教师普及训诂知识、训诂方法,提高古诗文教学水平为宗旨,知识体系完备,例证丰富,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对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而言,本书是一部针对性、实用性、可读性俱佳的参考资料。全书既讲授训诂基本知识,又与中学古诗文教学实践相联系,帮助中学语文教师在已有古汉语基础上提高一步,学有所得,学能致用,切实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和教学水平。
-
基于让学理论的分享式教学黄瑞夷本书基于“让学”理论,倡导分享式教学,让学生进行真正的语文实践活动。具体而言,课堂上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让学生进入“真情境、真实践”的阅读与分享,让学生去备课,写出备课成果,分享自己成果,在课堂分享和交流中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的学习效果,把学生推向课堂的“C”位。这是作者8年教学实践的总结,对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富有启发意义。
-
当代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新进展冯建军1998年和2012年,我社先后出版了瞿葆奎先生和冯建军教授主编的《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1995)》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20年(1990-2010)》,社会反响良好。《当代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新进展(2010-2020)》是这一系列中的第三本,在形式上与上述两本保持一致。本书以教育基本理论为论域,以2010—2020年的研究为限度,对中国教育学的建设、教育本质与立德树人、教育目的与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与育人方式变革、教育与社会新发展、教育正义、教育现代化、公民教育与价值教育、教育评价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与专业伦理等10个主题,按照研究概况、主要观点、反思与展望三个方面,对上述10个主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它是对这十年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总结和整理,是一种学术积累,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研究指南和新的研究方向。本书适合于教育理论研究者了解研究状况,把握研究的动态,寻找研究前沿,可以作为研究的工具书和教育学研究生教学参考书。
-
教育家观察郅庭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教育起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发展要积极应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家观察》第三辑聚焦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主题,邀请资深学者和决策咨询专家、优秀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者、区域教育行政领导及知名中小学校长共同研究和撰文。在特稿部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社会政策研究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勇教授,阐释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的内在逻辑和本质特征,正确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需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人民为根本目标,以优先发展为根本方法,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扎根中国大地为根本路径,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根本方式,以高质量教师队伍为根本依靠。华东师范大学胡耀宗教授,提出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财政保障机制的四个着力点:第一,持续扩大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优化财政支撑结构以推进教育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二,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优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第三,加强省级政府对教师工资的统筹以保障优质教师队伍的供给;第四,面向教育现代化完善现代教育财政制度。华东师范大学郅庭瑾教授,分析了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三个战略路径:第一,用好党领导教育改革发展的宝贵政治资源;第二,经济下行时期更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国家战略;第三,持续探寻破解深水区顽瘴痼疾的体系化制度方案。观察与观点栏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张珏,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为案例,呈现了国家战略区域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方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更高起点推进长三角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需从优化治理机制、突破协作壁垒、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完善监测评估体系等方面开展更多理论思考与探索实践。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中心副主任李伟涛,总结了长三角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优势与效能转化。长三角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战略规划、改革试点、监测评价等多重优势。长三角区域未来的教育治理现代化进路在于战略牵引、深度融合和循证改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推动我国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自 “九五”以来,静安区持续坚持以重大科研项目驱动区域教育改革,以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教育改革实践,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总结了静安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如下经验和成效:教育个性化程度显著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空前提升,学校自主发展意识觉醒,教育治理多元化持续深入。长宁区是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该试点已经展露出数字赋能教育的诸多有益方面,处在全国领先水平,并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局长熊秋菊分享了其在推进思路和模式、应用场景开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重塑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有效举措。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局长施文龙提出,“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奉贤要以教育发展优先化、育人方式先进化、教育服务均等化、教育治理现代化和老百姓对教育满意度高的“四化一高”总体要求,从推进“三型”新成长课堂教学创新、推进“六好”新成长班级建设创新、推进新成长学校管理变革等方面,呈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奉贤思考和实践。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党工委书记恽敏霞认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和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重大课题,需要建立开放协同的教育治理体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完善教育治理结构,以创新治理模式,实现治理转型。对标高质量,闵行区重点以整体规划行动战略、建构多元协同支持系统、技术创新教育治理体系等策略推动区域教育治理转型。学校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细胞,学校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陕西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校长徐雄,广西桂林市第一中学校长李山涛,上海市彭浦中学校长陈佳彦,江苏省曲塘高级中学校长顾庆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校长马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席长华,河北无极中学校长刘军祥,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校使命,围绕城市普通高中、县域农村高中转型发展等主题,聚焦高中教学改革、多样化发展、校长的教育思想等论题,生动呈现了一线办学者的情怀与追求。
-
学校整体课程的文化逻辑罗禹《学校整体课程的文化逻辑》立足课程育人,通过分析学校课程情境、学校课程哲学、学校课程目标、学校课程体系、学校课程实施与评价、学校课程管理等,与三亚市学校整体课程案例相结合,总结提升出学校整体课程的七种文化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