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理论
-
诗意的探寻王崧舟 著本书收录的诗意语文创新课堂十例,均是王崧舟老师近五年来对诗意语文的最新探寻与创造。这些课例,都在努力、真诚地探寻与创造诗意语文的某种新可能: 1.课程新模式——在意境冥想中促进创意表达。 2.课程新路径——以整合思维深化整本书阅读。 3.课程新视角——通过意脉追索开掘古诗的文化意蕴。 4.课程新热点——突破难文教学。 5.课程新结构——在名篇教学中勾连名著导读。 6.课程新取向——以语文的方式传承革命文化。 7.课程新形式——以大概念统领群诗教学。 8.课程新理念——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9.课程新领域——彰显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特征。 10.课程新样态——在任务群视域下重构单篇教学样态。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许卓娅作者许卓娅深耕奥尔夫音乐教学30多年,多次参加奥地利奥尔夫学院、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的培训及全美奥尔夫学术年会,一直坚持学以致用,并深入我国各地幼儿园亲身实践,与研究团队一起做了大量奥尔夫音乐教学本土化的实践工作,最终才成就了本教材。本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体系的教学法,以及歌唱教学、律动教学、奏乐教学的具体方法与活动流程。本教材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音乐舞蹈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供了国外奥尔夫教师分享的教学方法、原则方面的知识,更提供了许多国内外教师原创的具体教学案例,其中包括精选的24个教学活动与课堂实训案例(内含15个微课视频)。这些案例不仅全部都经过了实践教学,被学习者和执教者高度认可,而且使用了统一的表达模式,有助于学习者从中体验到教与学的核心价值、核心经验和重要且必要的“教育服务”细节。
-
怎么做教学管理费岭峰《怎么做教学管理——给教学管理者的35个建议》围绕教学管理思想、常规管理策略、研修活动组织、校本科研管理、骨干团队建设五个方面,以作者多年在学校管理中的体验与经验为主线,提炼出35条给一线教学管理者的建议;同时,书中也有部分内容是作者基于现代学校管理理念而提出的,有着一定的理想色彩的管理思路。
-
大夏书系 破执潘新和 著《破执——治学知行录》是一部“学者学”专著,治学知行合一的参考书。作者以带着体感、激情、信念的言说,通过对言语生命、学术人生、治学经历的反思、探索,表现“志于学”的坎坷、艰辛与荣光,向纯学者致敬。 本书汲聚前人治学智慧,从与诸多大师、时贤对话中,窥触隐秘的内心世界,破执直言、臧否纵论,寻觅治学价值、路径,规律、方法,以发扬“学问就是目的”的学术生态为旨归。
-
等待花开的季节里守望成长查燕霞 著这是送给每一位教师、每一位班主任、每一位教育关注者的教育文集,力求呈现一名小学一线班主任面对学生、班级、家长时的教育智慧与经验,传递教育的幸福与价值。当我们用主动、通融、勤思的态度去“读”一个个如钻石般纯粹的孩子,当我们教会他们与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每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每一条奔向大海的溪流温暖相拥,期待的教育一定会在等待花开的季节里如期绽放。
-
道德冷漠的教育省思高德胜 著本书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道德冷漠与道德恶、道德冷漠的教育关联、教育如何抵御道德冷漠。 道德冷漠是对他人的漠视,即眼中无人,他人的生死痛苦在冷漠者那里都激不起一丝涟漪。道德冷漠的“冷气”是向外的,但也是向内的。我们对他人的冷漠,正是内在灵魂枯萎的表征。道德冷漠有教育关联性。现代教育竞争过度的,可以说是被竞争附体。被竞争绑架的现代教育,在很大程度教给孩子的是你死我活,是对他人遭受的不管不问。现代科技提供了太多让人逃离自己的通道,现代人在远离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快。当人无法与自身对话时,人就失去了道德敏感性和道德判断力,冷漠、作恶而不自知。道德冷漠也记忆相关,记忆品质的下降也是道德冷漠的一个根源。从历史的高度来看,道德冷漠的教育关联还在于现代教育是以道德作为代价发展而起来的。从事实上看,道德冷漠有教育关联性。教育有现实形态,也有应然形态。不要以为后者毫无意义,应然的、理想的教育形态起着建构新的教育形态的作用。今天的教育现实,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种建构。我们完全可以建构新的教育现实以来抵制、消解道德冷漠的蔓延。
-
重新定义教育托尼·瓦格纳;中青文 出品哈佛大学教育变革领导力小组负责人托尼·瓦格纳走访了美国多所公立和私立学校,与商界的引领者们交谈,了解职场和社会迅速变化的需求。他提出,未来新环境需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善于沟通的创新型人才,他们必/须具备7大生存力。 作者提出,学校教育理当是培养未来人才7大生存力的关键一环,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以核心素养立意,教育也应顺应全球化、知识时代与科技发展等挑战被重新定义。作者为教育领导者指明了方向,讨论了围绕核心素养设置课程、考试命题与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还讨论了如何将孩子培养成终身学习与终身好奇的成年人。 每一个关心孩子的人都应该了解时代的需求,并把这种需求作为指引贯穿于面向未来的教育过程中,让孩子为日后的学习、工作、履行公民责任做好准备,独立应对充满真实挑战的世界,掌握自己的明天。
-
信好有你王军华,魏康婧2023年正值潘序伦先生诞辰130周年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成立95周年,为纪念创始人潘序伦先生诞辰并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95周年校庆献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友会自2020年启动了新一轮的百名校友访谈活动,4年来,全校共有百余名师生参与访谈活动,寻访了近80名校友。走访的校友来自各行各业,有创业领域的先锋模范代表;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回馈母校与社会的校友;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平凡工作者等。本书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将这些优秀校友的访谈记录整理出版,每一位校友的经历、每一篇访谈录都是校友的奋斗精神、成长之路和肺腑之言,是影响立信师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生动教材,也是对在校生进行爱校荣校教育的重要平台。本书的出版不仅能传递母校牵念,倾听校友心声,凝聚校友力量,进一步加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同广大校友的联系;而且通过记录校友的成长足迹,了解并分享校友的奋斗故事,充分展现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建校以来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办学成果。
-
职业生涯研究、教学与咨询工具手册周文霞,金秋萍 主编本书从职业生涯发展和咨询理论流派出发,介绍各个流派下针对职业生涯教学和辅导实践中最常用且有效的工具。每个章节介绍该职业生涯理论流派对生涯干预方法和目标的基本假设,基于此,重点详细介绍该理论视角下的各个工具的适用人群、目标、操作说明和内容等。这些工具涉及的理论流派既包括传统的人格特质流派、生涯发展流派、社会认知流派,也包括最新的职业建构流派、后现代主义流派等。工具既有定量的工具也有定性的工具,使用场景包含个体指导和辅导、小组、工作坊和课堂教学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和辅导目的灵活选择使用。
-
内生性变革刘玲萍《内生性变革:学科课程的生成机理》围绕“内生性变革”,抓住内生性学校课程变革中学校本位发展思想、多元课程融合理念和教学运行革新实践的特性,对“主体自觉”“文化引领”“内在扎根”“元素统整”“逻辑聚合”“转型发展”的六条机理作具体分析。学校在“让每一颗童心都灿烂”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构建“童化语文”“灵动数学”“趣味英语”“磁性科学”“活力体育”“创意美术”六个特色课程,通过内生性变革课程体系,既实现了国家课程的教育目标,又充分彰显了学校自身的课程实施特色,满足全校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学校在学科课程领域取得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