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华,中青文
芬兰的教育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思路,在课程的三级设置、多种选修、可选式考试等方面颇有建树,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榜样。《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的芬兰教育》共分四大篇章45个课程主题,呈现注重个性化发展、合作与交流、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芬兰教育全景,全面揭示芬兰教育让课程对接真实世界的挑战,学生拥有美好的学习历程与未来。贯穿全书的珍视每个学生、不让孩子输给世界的教育理念,让教师和家长深切感悟到芬兰教育为什么被称为全球第一?征服世界的“奇迹教育”如何去学习、效仿、运用?教育是给每个孩子的。教育不是去加深、强化学生的弱点,而是想尽办法去改进弱点,不贴上“优秀”与“落后”的标签。不强调竞争也能获胜。学校教育要多强调合作,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学习。把关注焦点集中在教导学生拥有足够的能力上“,竞争力”就会自然地产生。和学生一起找答案。21 世纪的教育方式,不仅鼓励师生间的对话互动,老师也不再是单向的教学讲课,而是充分引导与启发学生,成为和学生一起共同分享学习的伙伴。生活化的体育教育。以生动、实用的方式,让体育课变得丰富。而在野外走路、寻路两小时,学生自小就学会辨识方向,习惯在森林里找路、使用罗盘和看懂地图,不仅训练了孩子的体能,同时也训练了心智、方向感和自信心。艺术,动手体验。一堂堂实现创意的体验感受,能让学生有系统地接触到“美育”,这样的收获与现实价值,将远甚于少上几堂英语和数学课。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练习题中呈现从城市、火车到高铁,从河川、桥梁到隧道,从动物作息到男女生姓名等,这些都是真实、贴近每个人生活的事物,原来学习可以这么精彩。考试,是要让大家都能进步。考试或评价,都是为了让学校、学生有求进步的机会。对于总是考不好的学生,老师就让学生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直到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品格,来自价值观。品格是人成长历程的副产品。人如果被放在群己关系、社会责任、公民责任的大格局之内,学会尊重不同文化、民族、宗教,优秀品格,就会通过各项课堂的研讨和日常学习,自然而然地深植在人的心中。公民责任,高于自身享乐。教师不断通过信仰与人生、文化的差异与尊重、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人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环境保护等专题课,和学生一起进行严肃又实际的讨论,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到,人不是独立的个体,相互尊重,才能维持多元社会与文化的和谐关系。一起正视各类校园问题。学校对于校园危机的处理,就是第一时间真诚地与学生一起面对,走过面对悲伤、减卸压力的历程,学到悲戚与共、勇敢正视的人生课。协助孩子选择未来。教育达到“百年树人”境界才能永续推动。教育不能成为相互比较的催化剂,不能成为分类贴标签的审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