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
-
国际经济制裁法律问题研究杜涛 著《 国际经济制裁法律问题研究》重点研究美国单边对外经济制裁法的域外管辖及其所引起的国际法问题,包括其对现代国际公法(国家主权问题)、国际私法(公法冲突法)和国际经济法(WTO争端解决)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带来的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国际法与国际秩序张乃根 著《国际法与国际秩序》汇编了作者张乃根有关国际法与国际秩序研究的21篇论文,涵盖国际法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国际法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条约法、人权法和人道法、国家豁免法、国际责任法以及外交保护法等,突出体现了作者善于运用法哲学、罗马法原理分析国际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并着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法与国际秩序进行深入研究,在联合国成立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尤显重要,有关国际秩序中的具体国际法问题研究紧扣中国与世界的关联性。全书每一部分均有阅读提示,可供涉及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的理论研究、教学及实务的专家学者和对此感兴趣的公众参考。
-
中国促进国际法治报告曾令良,冯洁菡 编《中国促进国际法治《中国促进国际法治报告(2014年)》以中国为视角,广泛涉及全球治理范畴的法治问题。《中国促进国际法治报告(2014年)》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中国与国家问关系法治,《中国促进国际法治报告(2014年)》主要包括中国与国际法基本原则、中国与国际和平与安全法治、中国与外交和领事关系法治,中国与国际发展法治,中国与国际环境法治,中国与国际能源法治,中国与国际海洋法治,中国与领土、边境和南北极地区法治,中国与航空和外层空间法治,中国与网络空间法治,中国与国际人权法治,中国与国际人道法和国际刑事法治。第二部分为中国与国际经济关系法治,内容主要包括中国与国际贸易法治、中国与国际投资法治、中国与国际金融法治、中国与国际税收法治、中国与国际海事法治、中国与国际知识产权法治、中国与区域贸易协定。第三部分为中国与国际民商事法治,内容主要包括中国与法律适用法、中国与国际统一私法、中国与国际民事诉讼、中国与国际司法协助、中国与国际商事仲裁、中国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治、中国与国际消费者保护法治、中国与国际食品安全法治。
-
西班牙刑法典潘灯 译《西班牙刑法典(截至2015年)》是作者对西班牙刑法典的翻译版,文章共有三卷,内容包括关于犯罪和过失罪的总则、刑事责任人、刑罚、保安处分及其他触犯刑法的结果,犯罪及其刑罚,过失及其处罚。具体来说涉及刑法的实施和刑事保证、共同规定。刑法典是规范国家行使“刑罚权”法律规则的统一和体系化集合,并对构成侵犯权利的各种行为及其应当受到的惩戒进行定义。对规范进行一体化地规定是源于欧洲启蒙精神推动的体系化和法典化运动的产物,这一运动同时也催生了民法、商法、程序法等不同门类的法律秩序。
-
海事国际私法韩立新 著《法学特色专业系列教材:海事国际私法(第二版)》以国际私法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海事立法及司法实践,借鉴、参照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及国外成熟立法、判例,对海事国际私法的基本问题做了论述,并重点对船舶物权、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侵权行为、海难救助、共同海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上保险等各种海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做了详细、深入的探讨。《法学特色专业系列教材:海事国际私法(第二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性强,观点明确,并且力图使用最新的资料。
《法学特色专业系列教材:海事国际私法(第二版)》既可作为海商法专业研究生、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海事法院工作人员、海事律师、航运企业工作人员及其他法律院校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
极端情形下击落民用航空器的国际法研究尹生 著9·11事件”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允许击落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用航空器,这一实践对国际法不得使用武力的基本原则和不得对民用航空器使用武器的原则性规定提出了尖锐的挑战。《极端情形下击落民用航空器的国际法研究》从历史视角,详细介绍了在击落民用航空器方面国际法规定的历史变迁及其缘由,对比分析了二战后所有击落民用航空器事件的过程、争执和合法性问题,论证了按照现代国际法,击落有恐怖袭击嫌疑的外国民用航空器是明显违法的,但击落国可以自卫、危难或危急情况为由主张解除其击落行为的不法性。
鉴于迄今的国际法仅规定了不得击落民用航空器,却未明确规定何种情形下可以击落以及怎样击落民用航空器,反恐新形势下,国际法亟待正本清源,对单边击落行为的违法性、其不法性的解除情形和击落的正当程序等一一作出明确规定,防止击落行为无法可依导致非法使用武力的泛滥和对生命权的极端无视。 -
国际公法案例选评边永民 著暂缺简介...
-
国际法周洪钧 编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法律人才的素质,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开设十四门专业主干课程的通知要求,我们邀请政法院校和实际部门的法学教授和专家编写出版了这批教材。
《国际法(第三版)》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原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论证的意见,吸收国内外法学教育的最新成果,面向21世纪的法学教育,正确阐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
国际法与晚清中国赖骏楠 著《法律·社会·历史文丛·国际法与晚清中国:文本、事件与政治》是对晚清时期中外关系史、国际法学史和政治观念史的一次“试验性”研究。依次探讨19世纪欧美国际法学的根本特征、国际法学对中国和整个东亚之国际地位的表述、以林则徐翻译瓦泰勒《万民法》(《各国律例》)和丁韪良翻译惠顿《国际法原理》(《万国公法》)为标志性事件的国际法学输入中国这一过程、晚清知识分子的国际法观念、日本对近代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应对、甲午战争中日本的国际法宣传策略及其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等主题。
-
非政府组织制度性参与国际法律体系研究李洪峰 著随着当代全球化的发展,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国际法律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然而,国际法律体系中现有规范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相关制度安排已经表现出一定的滞后和不足,影响了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法实践功能的发挥。基于这种判断,李洪峰著的《非政府组织制度性参与国际法律体系研究》以制度规范主义为视角,详细梳理和评估了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立法、国际法监督执行和国际司法诉讼进程中的相关法律制度安排和实践效果,主要包括参与的法律基础、参与的主要形式、参与资格认证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等方面,旨在发现当前制度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非政府组织制度性参与国际法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