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学
-
我国更层次专业人才成长环境研究毕革新,许召元 著人才强国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战略,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比以往更加得到重视。高层次人才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创造优质的外在环境成为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和激励的重大研究命题。本书作者立足中国实际和长远发展,通过高层次专业人才成长的国际经验、国情研究、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找到破解“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努力创造适合高层次专业人才发展的成长环境,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汤晓燕,程琳,肖艳,邬东洋 编《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包括6篇内容,分别是:高职教育要肩负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历史使命、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三业融合”人才培养理念的形成及实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高职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展望。21世纪是一个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世纪,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作为承担高等教育重任的大学,理所当然要积极应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构建适合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的体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将是高等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是高等学校教育当前的重要任务。
-
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证研究李红见 著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对河南来说,高校毕业生总量规模较大,且连续多年持续增长。2017年,河南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1.7万人,如果加上往年尚未就业人数,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量超过60万人,约占城镇新增就业的三分之一。此外,河南的经济发展层次相对不高,经济结构不够优化,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等高层次人员吸纳能力不足。河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全省没有1所“985”高校,“211工程”大学也只有1所。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已经成为制约河南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影响河南高校毕业生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也进一步加剧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由此预见,未来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将会长期持续。本书本着做深、做细、做出价值的理念,在精准采集样本数据、广泛占有资料、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厘清了当前河南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的许多基础数据和基本状况,对河南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水平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合理评价,同时还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了河南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升其就业质量的有关建议。
-
江苏人才发展报告2017曹杰 等著人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到2020年,江苏省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集聚中心。人才发展既要坚持党管人才,又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人才竞争日趋动态化,人才发展规律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江苏人才发展报告2017》分为五个专题:(1)高层次人才发展篇:包括江苏籍院士、江苏省高层次人才朋友圈和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2)行业人才发展篇:涉及互联网技术、互联网金融、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业、公立医院等不同行业;(3)企业人才发展篇,包括发展企业家人才发展理念、中小企业人才发展、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等;(4)创新创业人才篇,包括高校教师、大学生群体的创业行为分析;(5)人才政策专题篇,江苏省人才政策汇集与评价。
-
就业蓝皮书王伯庆 著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转轨,每年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书以数据与图表方式呈现中国2017年及以前本科生毕业后就业情况,为解读中国本科生就业情况和高校改革提供依据。本书主要采用“麦可思中国高等院校教育供需系统”对本科生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与分析。该系统为“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的就业导向”评价系统,通过跟踪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就业质量与读研学术准备情况及相关分析,把分析结果反馈给高等教育机构,以帮助相关机构按社会需求改进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招生工作及求职服务,实现以社会需求和培养结果评价为重要依据的高校管理过程控制。为此,该系统要求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质量,发现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2、了解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升学及就业状况;3、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变迁、晋升薪资增长以及对现状满意程度;4、了解大学毕业生对母校满意程度;5、了解高校教师教学投入及学生学习参与情况;6、了解大学毕业生能力、知识以及素养提升情况。基于上述目的,本书确定了调查规模和覆盖面,并明确了调查对象为毕业半年后(2017届)、三年后(2014届)和毕业十年后(2006届、2007届)各类普通高校毕业生,但不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院校毕业生。这种调查方法中有助于将高校培养过程与就业结果进行因果分析,从就业结果反观培养过程,以利于挖掘过程问题,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顺利推进高校改革进程。本书利用系统分析工具和系统分析方法,通过数据和图表对中国大学本科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分析,从中促进高等教育对社会需求满足情况,发现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教改工作的进行,对于持续改进高校教育提供有依据的参考。
-
就业蓝皮书王伯庆 著《2018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除总报告外包括“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告”、“职业发展报告”、“培养质量报告”和“专题分析”这四部分,报告将用数据解读: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质量如何?毕业三年后、十年后在职场发展如何?高职高专生的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如何?如何通过就业结果来发现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告”主要是基于麦可思对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评价,并与往届同期高职高专毕业生进行对比。2017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比2016届(91.5%)略高,近10年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2017届首次超过本科生(91.6%)。该子报告反映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例如,高职高专毕业生对地方经济的服务贡献程度较高,本地生源留在本地就业的比例(2017届71.5%)明显高于本科(2017届51.1%);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重心“下沉”更加明显,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比例(2017届62%)明显高于本科(2017届54%)。 “职业发展报告”基于麦可思对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和三年后的两次跟踪评价,对毕业生进行跨期对比;此外,本年度首次增加了2006届、2007届大学生毕业十年后跟踪评价数据,是对同一大学毕业生继毕业半年后、毕业三年后的第三次再跟踪评价,通过更长的时间跨度观察毕业生的发展变化。该子报告反映高职高专毕业生在职场的发展。例如,高职教育对农民阶层的脱贫效应随着时间推移日趋显著,有效阻止了贫困群体的代际传递;高职高专生农村生源占比(2017届51%)明显高于本科生(2017届42%),高职教育对于实现农村脱贫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培养质量报告”主要是反映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培养情况,并采用麦可思智能助教系统(Mita)的教与学的行为数据,将在校生的课堂行为数据与毕业生的主观评价相结合,为高校管理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更多的数据视角。该子报告分析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教学满意度、教与学的行为分析、能力知识评价、在校素养提升等方面。 本年度的专题分析基于OBE理念(Outcomes 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分别以工科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的就业结果数据为依据,挖掘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从课程教学、实习实践、职业成熟度教育等方面分析可能改进培养的因素。 本年度报告的特点仍然是以数据和图表来呈现分析结果。读者可以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对某一数据或图表背后的因果关系进行深度解读
-
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方茜,廖冲绪 等 著《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是西部家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库研究报告。本书是2015—2017年报告的合集。《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之力,旨在以详实的数据、科学的方法、独特的视角、冷静的思考对我国智库发展的状况、趋势及问题进行研判。上探顶层设计、中判智库动向、下析基层实践,为中国智库改革建言献策。 报告主要内容如下:第yi,报告综合运用信息抓取技术和主客观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对2014-2016年度我国智库的综合影响力、分项影响力、分类影响力进行了评价。第二,在评价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国智库的发展特征,从空间、时间和结构等角度对智库的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第三,通过分析智库在热点议题和重大活动中的表现,挖掘智库的行为信息。如哪些议题是年度热门的,这些议题的活跃作者和活跃智库有哪些。第四,在分析智库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智库改革的建议。
-
齐文化人才资料汇编张宇声 著本书共分为九部分,即“人才为宝”“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考核”“人才激励”“人才绩效”“齐国官制”。编者将《左传》《管子》《孙子兵法》《荀子》《史记》等有关文献中的齐文化人才资料进行分类汇编,并加以简明注释,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齐文化人才思想的精髓。相信本书的出版将对齐文化人才思想的发掘、中国古代人才思想史的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人才强国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
人才素质测评技术郭朝晖 著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组织的边界逐渐模糊,组织管理的模式发生深刻变革,人才成为动态不确定环境下决定组织兴衰的关键。人才素质测评就是运用专门的工具和技术分析人的智能、个性、动机、价值观、行为倾向等素质特征,通过客观、深入、系统的测量和评价,为选拔人才、使用人才、造就人才和凝聚人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书对人才素质测评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概述了人才素质测评的目的、主要功用和实施步骤,接着介绍了素质模型的分类、应用价值和搭建办法,然后重点讲解了履历分析、心理测验、笔试、面试和评价中心等几种常用测评技术的特点、适用性和操作技巧,最后总结了测评结果的分析与质量评估方法。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采用了大量的实例、图表、方案和表格。适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
高等工程人才研究赵海峰 著作者以一系列的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实证分析手段搜集及总结资料,对我国高等工程人才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梳理,对人才的现状及培养前景做了详细的讨论。全书共分七章,具体内容包括工程科技人才现状、典型领域工程科技人才需求预测、工程科技人才评价、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工程教育布局研究、高等工程科技人才的问题与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