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
-
德语华宗德编本书旨在帮助学生练好语音、词汇和语法基本功,着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兼顾听、说、译、写作的能力。
-
一个无用人的生涯(德)冯·艾兴多夫 著,韩瑞祥 注释J.F.封.艾兴多夫是德国浪漫派诗人。1978年3月10日生于上西里西亚拉蒂博尔附近的卢博维茨府邸。他出身于贵族世家,在山水秀丽的奥德河圈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在虔诚的天主教家庭教育中成长起来。1805年到1810年间,艾兴多夫先后在哈勒、海德堡和维也纳攻读法律和哲学,此间结识了浪漫派作家阿尔尼姆、布伦坦诺和F.施莱格尔,并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他曾参加了对拿破仳的解放战争,于1816年起在普鲁士政府部门供职,但对文学创作的偏爱始终是他不可支摇的首要选择。1844年,艾兴多夫辞去了公职,成为自由作家。1857年死于奈斯。艾兴多夫在小说创作上也有建树。长篇小说《预感与现实》(1815)以歌德的《威廉、表斯特》为典范,描写了一个贵族青年冲破世俗走向成熟的故事。诗人最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一个无用的人的生涯》(1826)把现实夸张地描写成一个宁静的田园世界。在辽阔的大地上寻找“上帝奇迹”,幸福的主人公追求的不是利益的获得,而是在大?匀恢忻赖南硎堋J送ü硐秩擞胱匀缓托惩骋坏奶镌胺绻猓泶塘艘桓鲇褂孤德怠⒓惫南质怠U獠啃∷当冉霞械靥逑至税硕喾虻囊帐踝非螅好骺斓奶钩希源笞匀簧钋械囊懒岛椭势拥娜说乐饕逍叛觥5比唬魑寺勺骷遥硕喾蚨苑倒樽匀坏目释蕴镌吧畹纳裢泊忻飨缘睦硐胫饕迳剩鞘硕韵质狄恢纸嗌碜院玫陌谕选?《一个无用人的生涯》的主人公和叙述者是乡村磨坊主的儿子,他一天到晚耽于梦幻,渴望远方,喜爱唱歌和拉小提琴,不愿帮父亲干事,因此被父亲斥之为“无用人”而离家漫游。陪伴着他的仅有那提琴。他先在一个伯爵宫里当了园丁,在那里看见了一个迷人的姑娘,以为她是高不可攀的伯爵夫人。他的爱慕之心只能倾注于美妙的琴声和运听的歌曲里。不久他当了税务员。无论是花天酒地的贵族世界还是写写算算的税务员差事,都不是他理想中的追求。他怀着爱的苦恼,又踏上了漫游的道路,要在大自然中去寻求纯洁和自由。途中幸遇两位画家,同他们一起到了意大利。这期间,他经历了一系列近乎荒唐的冒险;他在山上的古堡里被当作出走的贵族小姐,到了罗马又把一位意大利伯爵夫人错认为自己的意中人,闹了许多笑话。他因此一再陷入危及纯洁的种种诱惑之中,但他总是能不为之所动摇,始终和大自然一样纯洁、天真和可爱。后来他又回到当过园丁的伯爵那里,得知他的意中人原来是宫里看门人的养女。他向她求爱,最后实现了爱的渴望。整个故事就象发生在童话里似的。“无用人”其实是个有才能的音乐家。他不混世流俗,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田园世界的幸福。只有那个庸俗的现实?阉弊鳌拔抻萌恕卑樟耍蛭愕氖恰安荒苷跚囊帐酢薄C娑杂褂孤德导惫氖忻褚馐度找媾蛘偷南质担拔抻萌恕闭且桓龇泶痰男凑铡?《一个无用人的生涯》是一部诗意浓郁的抒情小说。情真意切的自然景色描写融贯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和想往,也渗透着诗人对大自然深切的热爱和对世俗的鄙夷。
-
德语六级考试指南贺文威等编著内容提要本书将同济大学历年的德语六级考试题汇编整理后逐题进行分析。试题的评折着重于各题的干扰度及答题的技巧等方面,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德语运用能力。本书除对参加六级考试的考生具有参考价值外,其他学习德语者亦可用本书复习或检测自己的语言水平。由于德语六级考试参照了德国的外国留学生入学考试即“PNdS”的模式,并逐步与之接轨,因此在国内尚无同类书出版。
-
德语(德)[E.策特尔]E.Zettl等编著《德语(第1册)(修订版)》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德康斯坦茨高等工业学院合作编写的系列教材之一。书中突出了现代德语的特点,注意吸收德国青年习惯的表达方式和歌德语言学院的教材特点,强调德语日常情景对话。《德语(第1册)(修订版)》配有由德国德专家灌音录制的录音带。第一册适合德语初学者学习。学完本册后,读者可听懂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会话,并借助词典阅读一些简单的科技文章,达到大学德语一级水平。
-
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基础阶段考试大纲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基础阶段测试组编写本书内容包括一、总则、考试内容和计分、笔试、听写、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句篇、书面表达、口试、评分标准、“听写”评分标准、“书面表达”评分标准、“口试”评分标准、考试大纲德文本、总则、考试内容和计分、笔试、听写、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句篇、书面表达、口试、评分标准、“听写”评分标准、“书面表达”评分标准、“口试”评分标准、笔试样题和答案、笔试结构表、笔试样题、样题答案、答题纸、口试样题、口试样题、《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基础阶段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研订说明德文本。
-
德语实用语体学汉斯·弗鲁克(Hans-R.Fluck),贾慧蝶编著本书创造性地运用宏观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语用学等理论,从词、句、篇三个层面对德语语体学的基本知识、难点进行分析、介绍。全书共分七章。其中第六章列出52类德语书面和口头交际中常见的实用文体和演示范例,并配有练习,具有实用性、可读性。主要读者对象是德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也可供具有一定德语基础的科技人员阅读。...
-
强盗(德)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缪雨露译《强盗》是德国作家席勒的一部反封建、反专制独裁的杰出戏剧,完成于1780年,1782年1月13日在曼海姆公演,引起强烈反响。主人公卡尔是穆尔伯爵的长子,酷爱民主自由,富有正义感;次子弗兰茨秉性阴险狠毒,为了独吞父业,对卡尔进行造谣中伤,挑拨父亲和兄长的关系。伯爵听信了弗兰茨的谗言,与卡尔断绝了父子关系。在出于对个人生活和时代不满的情况下,卡尔愤而与一群无以为是的青年人遁入波希米亚森林为盗,并被选为首领,他试图以杀富济贫、除暴安良的侠义行动来向不公正的社会进行报复,来改造社会。弗兰茨为了抢夺卡尔的未婚妻爱米丽亚,派人伪称卡尔已在战斗中丧命。穆尔伯爵闻讯昏倒,弗兰茨乘机把他囚入林中古塔,自立为继承人。卡尔率领强盗打回家乡,偶然救出了囚于古塔中的父亲。父子见面,道明真相。卡尔即令众盗捉拿弗兰茨,弗兰茨自缢身亡。穆尔伯爵因囚古塔健康受损,不久也去世。慌乱中逃入森林中的爱米丽亚认出了卡尔,劝他离开群盗,放弃强盗生活,众盗不允。卡尔不能违背和他们立下的生死盟约,无奈忍痛杀死了爱米丽亚。但他也不再为盗寇,最终离开了群盗,向官府自首。
-
德语同义词庄慧丽编《德语同义词》收有德语常用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包括副词)406个,分为147组,每组二至六个不等,词义辨析力求简明、准确,着重对语义、修辞色彩、使用环境的各种差别进行比较。本人长期从事基础德语教学工作,深知德语专业学生说话或写作选用意义相近的词时之所以常常出错,是因为对大量的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区别不清楚,这是学生学习德语的主要难点之一,因此编写本书的目的是试图通过本书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词义和用法,以提高学生词语运用能力,同时也希望对德语教师和其他德语工作者有所帮助。为确保本书的语言质量,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德国出版的多种词典和语言参考书。本书编有大量例句,每个同义词词组都附有形式不一的练习,诸如填空、翻译、口答问题、造句、替换词练习等,读者通过习作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书后附有全部练习答案,供读者随时检验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知识。
-
轮下(德)黑塞(Hesse,H.) 著,麻文琦 注释《轮下》(Unterm Rad)的题目在德语里有两重信心含义:一是被车轮辗死,二是道德上的沉沦。然而不管哪一种都含有牺牲的意思,前者出于客观,后者出于主观,因此有所差别。总之,“轮下”是一个含义丰富的题目,联想小说主人公汉斯·吉本拉特的命运,会使人生出两种思索:汉斯是德国保守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亦或是汉斯自身性格的牺牲品?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天资聪颖、体质赢弱的汉斯,从小被灌输一种出人头地的思想,在校长、教师及父亲的督促下,他埋头读书,通过邦试,进入毛尔布隆神学校学习,由于劳累过渡,精神逐渐衰弱。在校时,他与一位叫海尔涅的少年交上了朋友,后者对功名的嘲笑深深影响了汉斯。汉斯逐渐放弃了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这遭到老师和同学的鄙视。精神的重压加上先天体质的赢弱,汉斯被迫退学,回到故乡。他成为一名机械工学徒,但体力劳动是汉斯所不喜欢也是难以习惯的工作,在故乡他的初恋又被轻薄的亵渎,最后汉斯失足溺死在河里。小说作者黑塞对汉斯的命运寄寓了至深的同情,他认为是“学校当局、他你亲和某些教师的野蛮的虚荣心把这个赢弱的孩子弄到了这步田地”,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黑塞用他细腻的笔触刻划出汉斯丰富的心理变化,而正是从汉斯紧张、迷惘、寡言、孤僻、阴郁、梦幻的心理性格展示中,读者能够看到一个病态少年的典型形象。汉斯自身性格的软弱,同样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他命运的悲剧性的结局。小说《轮下》是黑塞的早期作品,细腻的心理描写、清新的自然勾勒,显示出黑塞的文学功力,但作品倾向性太过直露,又暴路了作者早期创作的某种浅白。现在看来,《轮下》的意义在于它引出了一个值得思索和探讨的话题,即:青春斯的少年如何教育,以及他自身该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对生活的态度?
-
德语语法问答(德)[H.辛格]Helmut Singer著;刘芝琳,王世英译内容简介《德语语法问答》是德国朗根沙特出版公司新近推出的一本德语语法练习手册。本书熔语法讲解与语法练习于一炉,真正地做到了精讲多练,非常适合于德语初学者和已有一定水平者使用。本书在德文版的基础上将标题、语法讲解和练习答案部分都译成了汉语,因而更适合于中国读者使用。本书用词具有一定的深度,因此也可用作德语读物来扩大词汇量和用作汉德互译的练习材料。本书的读者范围包括德语专业一、二年级大学生、德语强化班学员及非德语专业的德语一外和二外的大学生等,也可作为基础阶段德语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