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
-
软件复用实践(美)Donald J.Reifer著;孙艳春等译;孙艳春译本书全面论述了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以及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提供了可操作的管理概念以使软件复用人员能够以低成本的方式使用软件复用技术,并有助于创建一个管理框架,使复用人员在逐步引入软件复用时可以进行管理。本书对于软件复用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能够为软件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及时发现软件复用方面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指南。本书前言译者序:自从1968年NATO软件工程会议以来,软件工程的发展已近三十年,其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离彻底解决“软件危机”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近几年来,面对日益复杂的软件系统,研究人员开始认识到,要真正实现软件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达到软件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软件生产率和质量,软件复用是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从软件复用概念提出至今已近三十年,在技术研究上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有许多成功的复用研究和实践活动。随着技术发展,人们发现现有的组织管理模式已成为推行复用技术的障碍,目前达成的一个共识是:为了进行有效地进行软件复用,必须改革现有的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如何使用成熟的软件复用技术,将软件复用真正有效地引入到软件组织中,从而提高组织的软件生产率、降低软件开发成本、提高软件质量及减少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这一问题越来越成为软件研究开发人员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软件复用方面的书籍很少,并且有关软件复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更少,而这样的书籍又恰恰是广大从事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软件复用实践中所迫切需要的。本书在软件复用理论与实践上结合得很好,为了使中国的读者能够更好地从中受益,译者受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委托,翻译了这本书。本书对软件复用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它能帮助那些想得到帮助、务实的软件开发人员和管理者提供一个及时发现软件复用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指南。少谈理论而更多地注重实践、内行专家的建议和指导,这些将为代价高昂的软件复用问题提供已证实的、易于实现的解决方案,而这些问题正不断困扰着当今的软件复用实践。本书将提供以下指导:帮助深入理解与开发组织的软件复用工作相关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管理挑战帮助创建一个管理框架以便软件复用倡导者在逐步引入软件复用时可以管理软件复用提供可操作的和管理概念以便允许软件复用倡导者在大多数节省成本的方式下使用正在出现的软件复用技术。对于每个软件开发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来说,本书是不可多得的软件复用在实践上的指导书籍。对于在高校和研究所从事软件工程研究的人员来说,本书也是一本很好的软件复用参考书。《软件复用实践》一书共分12章,第1章到第7章的翻译工作由孙艳春负责;第8章到第12章的翻译工作由马亮负责;另外孙艳春负责了全书的修改与校对工作。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以下同志的大力帮助,他们是:黄毅斌、麻志毅、赵俊峰、张路、贾宏宇、赵海燕、周明辉、焦文品、严伟、解军。在此对这些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领导和有关编辑,他们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由于译者自身的知识局限,时间也比较仓促,译文难免存在着疏漏和错误,诚恳地希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与指正。译者2003年6月于北京大学前言介绍软件复用:一种实践方法在过去六年中,我在几个大公司和政府部门领导了软件复用工作。作为一个变革代理人,我的工作是将新技术引入到准备进行技术创新的公司中。为了进行变革,我必须设想能直接论证这些技术将在广阔范围内产生积极效益的战略和实现策略,我必须基于新思想本身的优点,把它们推销给倡导者和批评家。为了实现变革,我必须设计出受固定进度和预算制约的实践方法。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停止撰写本书并且承担了管理国防部软件复用启动的工作。我面临的挑战与我在企业界所遇到的挑战相似。然而,规模更大,并且政治因素更浓重。为了能顺利开展工作,我必须成为一个变革代理人。在这样大的部门中部署变革策略是一项困难的工作。这需要技巧、民主以及最重要的协作工作。可能在政府中我获得的所有经验中最关键的是当推力起推动作用时,能让人信服的是一个强有力的企业案例。因此,我已经将本书的重点变为帮助本书的读者来建立这样一个案例。无疑,你已经阅读了关于面向对象方法、CASE(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和许多其它新技术的优点的言过其实的报导。我们好象一直在寻找银弹(silverbullet)。这些技术已经能被使用吗?它们稳定吗?能花很小的代价将它们引入到部门中吗?这些技术的不足有哪些?你怎样使用它们?其他人使用这些技术时获得了哪些经验?你可能想过这些问题及大量相关问题。希望当你在组织内启动复用项目时,本书能帮你解决这些问题及其它问题。即使你解决了所遇到的问题,在你的组织内所发生的任何大变革对企业来说都是危险的。尽管技术可能看起来好,但你的公司可能不准备使用它。技术可能不成熟,不能用于应用系统或需要剪裁后才能用于项目开发中。当你想用这些技术进行变革时,时间、才能和资金可能不够用。管理层可以决定其它的优先级,或者不愿意进行必要的投资。你所领导的项目成员当面临变革时可能感到恐惧或者不能确定要做什么。即使你获得了保证,但依照所需的进度,你可能不能生产出产品,因为它们功能太复杂了,或者因为当你需要主力成员时,主力成员却不够。如果你不能交付你所承诺的产品,你知道在下一个预算周期将不能获得未来资源以继续你的追求(和信誉)。许多事情都可能发生。你可能正在想在高速路上的生命的确是有趣和令人兴奋的。可能是这样。然而,记住它同样可以是危险的。在本书中使用安全提示以帮助避免灾难。当所有的云雾消散,使用技术的基本目标将是节省时间、工作量或资金。人们给出的其它原因都是些废话。达到这些目标的最简单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提高成员的效率(以同样的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降低工作量(通过复用需要更少的新产品,因此投入更少)因为系统级软件复用相对较新,已验证的用于将复用引入各组织的管理方法正刚刚出现。在一个地点实用的方法在另一个地点可能就不实用。换句话说,你必须灵活。更重要的是,你必须注重实效并且跟随潮流。基于我的经验,我为中等规模到大规模公司中软件复用的引入管理工作编写了本书以提供实践指导。我所选择的例子,目的是为了给你提供处理多种情况的建议。本书是基于问题和面向行动来编写的。我已经将本书的重点放在解决许多不一致的管理的、技术的、政治的和心理的挑战上,这些挑战经常造成软件复用的启动工作的成功或失败。我为本书设定的三个特定目标是:帮助您深入理解与开发组织的软件复用工作相关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管理挑战帮助创建一个管理框架以便倡导者在逐步引入软件复用时可以管理软件复用提供可操作的和管理概念以便允许倡导者在大多数节省成本的方式下使用正在出现的复用技术。幸运的是,我有机会在几个有远见的商业组织中和国防部的早期采纳项目中测试了这些复用策略。它们的经验和所获得的教训作为以下章节中我所提供的建议的基础。当它们是可选择的时候,我将讨论它们。当有问题时,我将描述这些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如果存在的话)。与正在出现的技术相关的所有问题决不可能都解决。所以,你可以感受到一些现存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如果这样令你讨厌我首先表示歉意。但是,告诉你被识别出的问题并且该问题正在被研究,可能是我目前能提供给你的最好的建议。尽管注重实效,在本书中所阐述的概念都基于已验证的管理理论。这些技术强调需要创新、合理的计划、意见一致、团队工作、坚持到底。这些建立于现代化的组织和激励措施理论之上。这些强调过程成熟度并且利用了许多在变革管理新领域中的理论和经验教训。本书适用于对将软件复用引入一个组织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任何人。行政人员、管理人员、工程师、程序员、研究人员、教授和学生都可以从本书的研读中获益。我衷心地希望本书能激励你的工作。对我最好的致意就是你将本书提供的一些思想贯彻到你所在的组织中。我也对结果感兴趣。不要害怕写信告诉我好的、坏的以及可怕的结果。我有兴趣将你获得的经验教训放到本书的未来版本中。最终的想法是:寻找快乐。记注,将变革引入一个组织中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当遇到困难时,也是一个有益的经历。DonaldJ.Reifer托兰斯,加利福尼亚州
-
软件工程熊才权,杨舒主编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软件工程的概念、技术与方法。全书共12章,第1章讲述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软件开发模型,第2章到第8章分别介绍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基本任务、过程和方法,其他章节分别介绍面向对象的方法、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工程标准化等。本书紧跟软件工程学科的最新发展脚步,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中酉已有丰富的例题与习题,便于教学与自学。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IT产业从业人员的学习参考资料。
-
软件开发技术基础臧铁钢、梁睿君、冷晟、马万太、樊树海暂缺简介...
-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教程田泽编著内容简介目录本书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系列教程》中的理论教程。在本教程内容设计上,首先完整讲述了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的基础知识和ARM技术,然后结合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实际工程例程,系统讲述了嵌入式应用开发技术,形成了从易到难、相对完整、贴近实际工程应用的嵌入式理论教学体系。结合本系列教程的实验教程,可使读者快速、全面地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技术和开发技能。本书是基于32位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配套多媒体教学课件。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电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嵌入式系统教学及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基于ARM核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本书属于《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系列教程》的理论教程,是基于32位ARM的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开发技术为主线,以ARM处理器核及国内应用广泛的SAMSUNG公司S3C44B0X(基于ARM7TDMI)为硬件平台,系统讲述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知识、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及以ARM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为了提升目前我国嵌入式系统的教学水平而又不脱离目前的教学实际,在本系列教程中的理论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实验教学内容的开发过程中,我们既强调嵌入式基础教育,打好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基础,又面向实际工程应用,提升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实用性和工程性。本书按技术内容分为7章,共5大部分,各部分具体内容及包含的章节如下。第1部分: 为书的第1章,主要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组成结构、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开发流程和发展趋势。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使读者系统地建立起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整体概念和知识体系。第2部分:为书的第2章,主要对ARM技术进行全面论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使读者对ARM技术有个全面的了解,并建立起以ARM技术为基础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和以ARM核为基础的嵌入式SoC芯片设计的技术框架。在学习本部分时,读者可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取舍。第3部分: 为书的第3、4、5章。主要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程序设计。第3章主要介绍ARM指令集。第4章主要介绍Thumb指令集。ARM和Thumb两种指令集只是基于ARM的嵌入式编程的基础。第5章主要讲述如何运用前面学过的汇编指令并结合C语言来进行嵌入式程序设计。首先介绍了伪操作、宏指令和伪指令等嵌入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然后讲述了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本章以实际例程中用到的C语言讲述了嵌入式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列举了一个嵌入式C程序设计实例;对于嵌入式编程技巧和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也进行了简述;最后通过一个基于Embest IDE for ARM开发环境下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与调试实例讲述了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和开发工具的使用。在本章讲述中,密切结合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实际例程,通过学习,可使读者掌握嵌入式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流程。本部分一些程序代码和内容可见《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实验教程(第2版)》所附光盘。第4部分:为书的第6章。主要讲述的是基于S3C44B0X的嵌入式系统开发。SAMSUNG公司的S3C44B0X片上功能很强大,是国内应用广泛的基于ARM7TDMI内核的SoC。本部分以S3C44B0X为例,对嵌入式系统开发进行全面介绍,涉及片上基本功能模块及这些模块的应用开发;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基于S3C44B0X的S3CEV40开发板设计,并对基于S3CEV40的启动程序开发进行了讲述。基于S3C44B0X的应用功能开发详见《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实验教程》。通过这些嵌入式外围主要模块应用功能开发的学习,可使读者对于嵌入式系统开发有一个全面了解。本部分一些程序代码和内容可见《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实验教程(第2版)》所附光盘。第5部分: 为书的第7章,主要对于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和μCLinux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述,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基于S3C44B0X的移植及应用开发进行介绍。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32位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高端嵌入式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尽而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开拓型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的需求。本书包含大量软件和硬件设计资源,可作为基于ARM核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术参考手册;也可作为计算机、电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嵌入式系统教学及培训的实验和参考教材。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建设刚刚开始,而嵌入式应用开发又涉及软、硬件及操作系统等复杂的知识,因此它的教学体系,尤其是面向实际开发应用的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本书力求为该系统工程的建设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并真诚地欢迎读者就此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田泽2005年1月 第1章 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1.1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11.1.1 嵌入式计算机11.1.2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51.1.3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61.1.4 嵌入式系统的分类91.1.5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范围91.1.6 嵌入式技术是中国IT发展的难得机遇91.2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结构101.2.1 嵌入式系统硬件基本结构介绍111.2.2 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层次结构121.2.3 启动程序BootLoader介绍141.3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151.3.1 嵌入式处理器151.3.2 典型嵌入式处理器介绍161.3.3 嵌入式SoC211.3.4 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221.3.5 嵌入式外围接口电路和设备接口241.4 嵌入式操作系统251.4.1 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261.4.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261.4.3 典型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281.5 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311.5.1 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特点和技术挑战311.5.2 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321.5.3 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351.5.4 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可移植性和可重用性391.6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401.6.1 嵌入式系统开发考虑的要素411.6.2 软硬件协同设计411.6.3 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421.7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441.7.1 即将来临的以ARM为核心的32位浪潮441.7.2 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的融合461.7.3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47习题48第2章 ARM技术概述2.1 ARM体系结构的发展历史和技术特征502.1.1 ARM技术的发展历程512.1.2 ARM体系结构的技术特征532.2 ARM体系结构不同版本的发展概述542.2.1 ARM体系结构的基本版本542.2.2 ARM体系结构的演变572.2.3 ARM体系结构的命名规则592.3 Thumb技术介绍592.3.1 Thumb的技术概述602.3.2 Thumb的技术特点602.4 ARM处理器工作状态602.5 ARM处理器工作模式612.6 ARM寄存器组成622.6.1 ARM寄存器组成概述622.6.2 ARM状态下的寄存器组织632.6.3 Thumb状态下的寄存器组织682.7 ARM的异常中断692.7.1 ARM的异常中断响应过程702.7.2 从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返回712.7.3 异常中断向量表732.7.4 异常中断的优先级732.8 ARM典型流水线技术简介742.8.1 ARM的3级流水线简介742.8.2 ARM的5级流水线简介752.9 ARM存储器接口及存储器层次772.9.1 ARM存储数据类型和存储格式772.9.2 ARM的存储器层次简介782.10 ARM协处理器792.11 ARM片上总线AMBA792.12 ARM的调试结构802.13 ARM核综述812.13.1 ARM7系列核822.13.2 ARM9系列核872.13.3 ARM10系列核892.13.4 StrongARM和XScale系列核912.13.5 SecurCore系列核942.14 基于ARM核的芯片选择952.14.1 应用角度的ARM芯片选择原则952.14.2 多内核ARM角度的芯片选择原则97习题98第3章 ARM指令集3.1 ARM指令集概述993.1.1 ARM指令集编码993.1.2 条件执行1003.1.3 指令分类及指令格式1013.2 ARM寻址方式1023.2.1 立即寻址1023.2.2 寄存器寻址1043.2.3 寄存器间接寻址1053.2.4 基址加偏址寻址1063.2.5 堆栈寻址1083.2.6 块拷贝寻址1093.2.7 相对寻址1113.3 ARM指令详细介绍1113.3.1 数据处理指令1113.3.2 Load/Store指令1193.3.3 状态寄存器与通用寄存器之间的传送指令1283.3.4 转移指令1313.3.5 异常中断产生指令1353.3.6 协处理器指令1383.3.7 未使用的指令空间142习题144第4章 Thumb指令集4.1 Thumb指令集概述1474.1.1 Thumb指令集编码1484.1.2 Thumb状态切换1484.1.3 编程模型1494.1.4 Thumb指令集特点1504.2 Thumb指令详细介绍1514.2.1 Thumb数据处理指令1514.2.2 Thumb转移指令1594.2.3 数据存取指令1634.2.4 异常中断指令169习题171第5章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设计5.1 ARM汇编语言的伪操作、宏指令与伪指令1735.1.1 2种编译模式的集成开发环境IDE介绍1745.1.2 ADS编译环境下的ARM伪操作和宏指令1745.1.3 GNU编译环境下的ARM伪操作与宏指令2015.1.4 ARM汇编语言的伪指令2115.2 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155.2.1 ARM汇编中的文件格式2155.2.2 ARM汇编语言语句格式2155.2.3 ARM汇编语言编程的重点2255.2.4 ARM汇编程序实例2325.3 嵌入式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2385.3.1 C语言的"预处理伪指令"在嵌入式程序设计中的应用2385.3.2 嵌入式程序设计中的函数及函数库2445.3.3 嵌入式程序设计中常用的C语言语句2475.3.4 嵌入式程序设计中C语言的变量、数组、结构和联合2525.4 嵌入式C语言程序设计实例2595.4.1 实例实现功能介绍2595.4.2 实例实现程序源代码介绍2615.5 嵌入式C语言程序设计技巧2695.5.1 变量定义2695.5.2 参数传递2715.5.3 循环条件2725.6 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2735.6.1 ATPCS介绍2735.6.2 内嵌汇编2775.6.3 C语言和ARM汇编语言程序间相互调用2835.7 基于Embest IDE for ARM 环境的软件开发实例286习题286第6章 基于S3C44B0X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实例6.1 S3C44B0X处理器介绍2906.1.1 SAMSUNG S3C44B0X简介2906.1.2 SAMSUNG S3C44B0X特点2906.1.3 S3C44B0X功能结构框图2946.1.4 S3C44B0X引脚信号描述2946.2 S3C44B0X存储控制器功能及应用开发2996.2.1 S3C44B0X存储控制器概述3006.2.2 S3C44B0X存储器空间划分简述3006.2.3 S3C44B0X存储控制器功能描述3016.2.4 S3C44B0X存储控制器的特殊功能寄存器3026.2.5 S3C44B0X存储器应用编程3066.3 S3C44B0X I/O端口功能及应用开发3066.3.1 S3C44B0X I/O功能概述3066.3.2 S3C44B0X端口功能配置3076.3.3 S3C44B0X端口功能控制描述3086.3.4 S3C44B0X I/O端口的特殊功能寄存器3106.3.5 S3C44B0XI/O端口应用编程3156.4 S3C44B0X DMA功能及应用开发3166.4.1 S3C44B0XDMA概述3166.4.2 S3C44B0XZDMA/BDMA操作3166.4.3 S3C44B0X DMA特殊功能寄存器3216.4.4 S3C44B0XDMA应用编程3276.5 S3C44B0X UART接口功能及应用开发3276.5.1 S3C44B0X UART概述3276.5.2 S3C44B0X UART的操作3286.5.3 S3C44B0X UART的特殊功能寄存器3326.5.4 S3C44B0X UART应用编程3376.6 S3C44B0X中断控制器功能及应用开发3386.6.1 S3C44B0X中断概述3386.6.2 S3C44B0X中断控制器的操作3386.6.3 S3C44B0X中断源3396.6.4 S3C44B0X矢量中断模式3416.6.5 S3C44B0X中断控制器的特殊功能寄存器3426.6.6 S3C44B0X中断控制器应用编程3476.7 S3C44B0X时钟电源管理器功能及应用开发3486.7.1 S3C44B0X时钟电源管理器概述3486.7.2 S3C44B0X时钟电源管理器功能描述3486.7.3 S3C44B0X时钟发生器与电源管理特殊功能寄存器3536.7.4 S3C44B0X时钟与电源管理器应用编程3556.8 S3C44B0X PWM定时器功能及应用开发3566.8.1 S3C44B0X PWM定时器概述3566.8.2 S3C44B0X PWM定时器工作原理3566.8.3 S3C44B0X PWM 定时器操作3576.8.4 S3C44B0X PWM定时器的特殊功能寄存器3606.8.5 S3C44B0X PWM定时器应用编程3646.9 S3C44B0X LCD控制器功能及应用开发3656.9.1 S3C44B0X LCD控制器概述3656.9.2 S3C44B0X LCD控制器的特性3656.9.3 S3C44B0X LCD外部接口信号3666.9.4 S3C44B0X LCD控制器框图3666.9.5 S3C44B0X LCD 控制操作3676.9.6 S3C44B0X LCD视频操作3686.9.7 S3C44B0X LCD控制器的特殊功能寄存器3716.9.8 S3C44B0X LCD控制器应用编程3766.10 S3C44B0X A/D转换器功能及应用开发3766.10.1 S3C44B0X A/D转换器概述3766.10.2 S3C44B0X A/D转换器特点3766.10.3 S3C44B0X A/D转换操作3766.10.4 S3C44B0X A/D转换的特殊功能寄存器3796.10.5 S3C44B0X A/D转换器应用编程3806.11 S3C44B0X RTC功能及应用开发3806.11.1 S3C44B0X RTC概述3806.11.2 S3C44B0X RTC特性3816.11.3 S3C44B0X RTC操作3816.11.4 S3C44B0X RTC特殊功能寄存器3836.11.5 S3C44B0X RTC应用编程3896.12 S3C44B0X看门狗定时器功能及应用开发3896.12.1 S3C44B0X看门狗定时器概述3896.12.2 S3C44B0X看门狗定时器特殊功能寄存器3906.12.3 S3C44B0X看门狗定时器应用编程3916.13 S3C44B0X I2C总线接口功能及应用开发3916.13.1 S3C44B0X I2C总线概述3926.13.2 S3C44B0X I2C总线接口操作3936.13.3 S3C44B0X I2C接口特殊功能寄存器3966.13.4 S3C44B0X I2C总线应用编程3996.14 S3C44B0X IIS总线接口功能及应用开发3996.14.1 S3C44B0X IIS概述3996.14.2 S3C44B0X IIS特性3996.14.3 S3C44B0X IIS功能描述4006.14.4 S3C44B0X IIS接口工作模式4006.14.5 S3C44B0X音频串行接口格式4016.14.6 S3C44B0X IIS接口特殊功能寄存器4036.14.7 S3C44B0X IIS应用编程4066.15 S3C44B0X SIO功能及应用开发4066.15.1 S3C44B0X SIO概述4066.15.2 S3C44B0X SIO特点4066.15.3 S3C44B0X SIO正常操作模式 4076.15.4 S3C44B0X SIO DMA 操作4086.15.5 S3C44B0X SIO 接口特殊功能寄存器4096.16 基于S3C44B0X的S3CEV40开发介绍4106.16.1 S3CEV40基本功能介绍4116.16.2 S3CEV40X外围接口硬件资源简介4116.17 S3C44B0X启动程序设计416习题416第7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开发简介7.1 μCLinux操作系统概述4187.1.1 μCLinux简介4187.1.2 μCLinux的结构4197.1.3 μCLinux的设计特征4207.1.4 系统引导程序4227.1.5 μCLinux在 S3C44B0X上的移植4237.2 μC/OSⅡ操作系统概述4257.2.1 μC/OSⅡ简介4257.2.2 μC/OSⅡ的内核4257.2.3 μC/OSⅡ的文件体系4267.2.4 μC/OSⅡ在S3C44B0X上的移植427参考文献428
-
嵌入式与实时系统开发(美)Bruce Powel Douglass著;柳翔等译;柳翔译本书无疑是这一领域中创作的著作……每个人都可以把它作为教材和参考书。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实时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技术,提供成功的嵌入系统编程方式,书中采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实践技巧,分析如何提高实时编程的质量。本书结合嵌入式系统编程中最新概念,使用统一建模语言以及来自于对象技术中的最佳实践,揭示了实时系统开发过程中复杂问题和细节问题,阐明了可调度性,行为模式,实时框架等重要主题,以期帮助读者成为更加有效的实时编程人员。随书光盘包括:书中的模型和两个在实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特别有用的应用程序。本书将实时系统、对象建模、快速开发过程以及系统保险性等几个完全分离的学科统一起来,重点介绍了使用统一建模语言进行基于模型的实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开发以及被称为ROPES的基于风险的迭代开发生命周期。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包括:基础知识、分析、设计、高级实时对象建模。另外,书后还包括三个附录,总结了UML符号表示并介绍了两个工具——PhapsodyTimeWiz。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科学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专业软件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
信息政策罗曼著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活动规模的日益扩大,一系列必须借助于信息政策才能解决的问题纷纷出现。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甚至还影响着全球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各个方面。近些年全球信息化的推进,进一步强化了信息政策的调控和规范功能。本书阐述了信息政策的定义、体系、制定与实施、影响因素、研究模型、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基本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信息政策的特点,最后提出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政策面对的新课题。本书可作为信息管理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校信息管理类专业的教材。
-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从理论到实践(美)D.H.Stamatis著;陈晓彤,姚绍华译本书由美国质量协会ASQ的D.H.Stamatis博士著,是一本专门针对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的指南,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人员的需要。书中深入地对系统、设计、工艺以及服务FMEA的使用过程进行了说明,并且指明了其实施的基本原理。通过本书,读者将会了解FMEA的概念、FMEA的类型划分、FMEA的创建以及FMEA与其他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各个方面。 Stamatis博士在出版第2版时,增加补充了最新的lS0 9000:2000标准、六西格玛方法、lSO/TS 16949标准、"健壮性"的概念、TE 9000标准以及可靠性和维修性要求。本书不仅详细介绍了FMEA的相关理论还结合工程实践直接提出独到的见解,因而适合备行业领域的可靠性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和在校研究生参考使用
-
管理信息系统唐晓波主编本书从社会技术系统的角度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技术基础、应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开发案例、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基于Internet的管理信息系统等内容。本书强调基本理论,概念清晰,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既考虑到书中所介绍的理论与技术的成熟性,又保持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本书可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MBA学生、管理干部培训班学员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学习,也可供从事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以及软件开发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参考。
-
对象模型(美)Peter Coad等著;唐毅宏译;唐毅宏译本书通过五个不同的、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应用实例介绍了如何应用策略和模式建立有效的对象模型。读者可能通过对案例的类扒以及应用这些策略和模式,开发自己的有效的对象模型。书中还介绍了用于开发对象模型的Coad标注法,它把从概念模型到程序代码的多个层次、多个方面的模型统一在一起,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图形标注法。 本书既适合于对象模型开发的初学者使用,也适合于高级开发人员参考;对于项目的管理人员、分析人员以及设计人员来说,也会有很大帮助。 Object Models: Strategies, Patterns, and Applications, 2nd Edition ISBN:0-13-840117-9 Original English language edition published by Prentice Hall PTR,Pearson Education,Inc.Copyright©1997 by Pearson Education,Inc. All rights resereved.
-
统一过程精解(美)Kendall Scott著Many of the designations used by manufacturers and sellers to distinguish theri products are claimed as trademarks. Where those designatioins appear in this book, and Addison-Wesley was aware of a trademark claim, the designations have been printed with initial capital letters or in all cpitals.The author and publisher have taken care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book, but make no expressed or implied warranty of any kind and assume no responsibility for errors or omissions. No liability is assumed for incidental or consequential damages in connection with osr arising out of the use of the information or programs contained her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