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
-
规训与抗拒胡春光现代教育学对人“科学化”的解释,导致人被当做一种客观的改造对象,使教育中的“人”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地被推论和建构。教育对人性尊严的贬损和生活价值的轻怠,教育表现出对个人的预制、压制、处罚、奴役、灌输等特征,致使以“成人”为宗旨的教育演变成消解个体理性自律的“规训化教育”。本书以一所小学为真实场景,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对这所小学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真实而感性地再现了教育现场中规训化教育的力量与存在,探究了现行教育的局限与不足,并深切分析了学生被规训和学生自发抗拒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本书采取一种融入反思与近距审视相结合的视角,试图在教育理论与教育事实之间构筑起对话的长廊,正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期望借此拓展教育理解和批判的空间。
-
解构与重塑张继平暂缺简介...
-
务实与求真何青创新能力是个体在改造环境中主体性的展现和智慧的迸发,是人的本质力量。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根据研究的目的与需要,充分运用已有资源,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在理念上要树立开放意识、尊重能力培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突出示范作用、加强师生交流;在培养方式上要注重思维训练、创新评价机制;在培养条件上要完善资助机制、加强科研设施建设。本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本质的界定,探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提供依据。
-
冲突与调适熊德明本书以冲突为研究视角,沿着“理论探讨—实证研究—调适策略”这一思路展开研究;在理论探讨中,对大学教师角色冲突概念及相关概念进行了澄清,梳理了相关理论依据,提出了研究分析框架,探讨了冲突与调适的辩证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呈现了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程度、差异性以及冲突的表现形式,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剖析了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深层诱因,并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层面,构建化解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调适策略。
-
知识观变革汪丽梅本书立足教学方法的系统改革需要,针对过往和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出现的“唯技术”问题,提出教学方法的价值层面变革的重要导向性。本书通过对知识观变革与教学方法演变之关系进行历史考察,揭示出人们知识观变革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推动作用,从而将知识观作为引领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价值观因素。其中重点从三个维度探讨了知识价值观和教学方法改革取向与目标、知识获得观和学生学习方法、知识传递观与教师教导方法之间存在的联系,揭示知识观对教学方法特性与运用的具体影响。教师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主体,能主动从“人——知识——方法”的整体出发,加强对知识观的思考和变革,才能使教学方法改革更加有效。本书视角新颖,材料丰富,结合较多教学实践案例分析问题,具有一定创新性。
-
高校管理案例与启示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组编;陈雪玲,魏寅主编本书为丛书第二辑,汇集了中南地区高校中层管理干部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探索,旨在总结高校管理实践的新经验新探索,交流高校管理实践中的新思路新举措,切实推进新形势新任务下的高校管理水平。本书内容涉及学生工作、教学改革、教师管理、应急处置、后勤保障、综合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案例反映了各位学员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反思探究,这既是中南干训中心教学改革的创新成果,更是参训学员治校理政的智慧结晶,充分体现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鲜活实践。
-
当代女性美德建设研究李桂梅女性道德素质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对女性道德的影响错综复杂,女性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一部分女性道德迷失甚至产生令人忧虑的道德问题,加强女性美德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李桂梅著的《当代女性美德建设研究/中华道德文化研究丛书》力图系统梳理我国女性美德的历史发展,揭示女性美德的功能和意义,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当前我国女性道德现状,阐述当代女性美德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主要内容,探讨当代女性美德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机制。
-
当代俄罗斯青年政治组织曲延明 著自原苏联地区发生“颜色革命”以来,青年政治组织在当代俄罗斯政治舞台上表现出了相当活跃的态势。青年无疑是俄罗斯各方势力和思潮争夺的对象,俄罗斯政府将青年政策提高到了国家安全问题的水平上。这些组织中,有由政府扶植的亲政府青年政治组织,亦有自发的共产主义青年组织、自由主义青年组织、民族主义青年政治组织、无政府主义青年政治组织和生态主义青年政治组织。相较之下,俄罗斯仍有一定的空间留给这些青年组织,他们的活动时常登上新闻成为话题,但整体而言,大部分青年对于政治依旧是冷漠的。
-
庾氏家族与东晋政治顾凯东晋被学者称为门阀政治时代,是南北土族共同构建的偏安江南的政权。其延续了当时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独具特色。而源于中原颍川地区的庾氏是这个时代士族的代表。庾氏能够在东晋崛起,很大程度上是与皇权司马氏联姻的结果。司马氏与庾氏联姻的原意是为了抵制强势的王氏。但是之后的形势并没有朝着司马氏预期的方向发展。庾氏以帝舅身份掌权,在控制皇权方面,并不次于历史上的其他外戚集团,但庾氏出身士族,兼有当时士族的诸多特点。如此,我们给庾氏的定义就是外戚士族。庾氏的崛起部分是时代因缘巧合的结果,但更多的是两晋时期士族维护士族利益政治和中央集权政治的诉求。庾氏从政的中心点是家族利益,政治身份是士族和外戚,这几个交合点就决定了其家族的政治行为具有维护士族利益和中央集权的双重作用。
-
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张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的重要发展战略,其“短板”在农村,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如何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施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的关键,而对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和设施的配置是根本“抓手”或“着力点”。《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与设施》基于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后转型”宏观社会背景出发,重新认真审视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外延,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及标准化。从2013年开始,湛江市开启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探索,该书基于对该实践进行分析研究,提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的地方经验。在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体系和服务设施配置,力图进行科学、全面的规划与理论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