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
中国近岸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机制研究张志锋,韩庚辰,王菊英 著《中国近岸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机制研究》内容分为三篇9章。第一篇“我国近岸海洋环境背景、质量状况与主要问题”包括第1章至第3章,主要以“908专项”调查成果为主,结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海洋环境监测与调查成果,评估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背景和污染基线,系统评价近岸海洋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近岸海洋环境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中,对近海海水水质、沉积物质量和贝类生物质量状况的评价主要基于“908专项”于2006—2007年的调查结果,在趋势评价中则综合利用“全国第二次污染基线调查”至2009年的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数据。
-
环境监测仪器适用性检测标准规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为使广大环境监测工作者以及环境监测仪器生产厂家及时、全面掌握和正确使用国家水环境保护标准,进一步推动环境水质在线监测仪器的适用性检测工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编制了《环境监测仪器适用性检测标准规范:水质卷》。《环境监测仪器适用性检测标准规范:水质卷》分仪器技术要求篇和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篇两部分,仪器技术要求篇涵盖了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pH等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15篇;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篇包括了化学需氧量、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与在线监测仪器密切相关的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21篇。
-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汇编增补本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编《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汇编(增补本2012)》汇集了2011年1-12月我国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新的规定,分为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法规与国务院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环境保护部令与规范性文件、其他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四部分,是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一部实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工具书,同时也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人员,科研院校的研究、教学人员,以及其他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人员。
-
环境一号卫星遥感数据处理余涛,王桥,魏斌 等著《环境一号卫星遥感数据处理》主要介绍了我国环境一号卫星及其特点,对环境一号卫星数据处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环境一号卫星遥感数据的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高精度辐射校正与辐射定标技术、多尺度遥感数据自动配准技术、环境一号卫星CCD相机云检测与大气订正技术、面向环境遥感监测的环境一号卫星数据融合技术,并介绍了环境一号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系统。本书可供从事遥感技术和应用研究的科学工作者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遥感、地球信息科学等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
建筑噪声测量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 编建筑施工的高噪声设备引发的噪声污染,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主管部门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对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已成为现有环境管理上的重点。我国为了控制施工现场的噪声,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噪声相关标准。为了满足读者及相关部门科研需要,我们曾于2007年编辑出版了《噪声测量标准汇编 建筑噪声》。现在再次编辑出版《建筑噪声测量标准汇编》,本汇编汇集了截至2012年底批准发布的与建筑噪声监测和限值相关的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3项,规程工项。本汇编中的标准,由于出版年代的不同,其格式、计量单位及技术术语存在不尽相同的地方。在本次汇编时,没有对其作出修改,而只对原标准中技术内容上的错误以及其他明显不妥之处作了更正。由于编者的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
环境应急响应实用手册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环境应急响应实用手册(2013)》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列举了近年来在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中出现的149种化学物质,并划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节内容;第二部分筛选了我国目前产用量最大的化学物质中的82种毒性大、环境风险高的化学物质。手册对这两部分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环境标准、毒理学资料、应急措施、主要用途和事件信息进行了系统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供各级环保部门参考。
-
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环境影响研究丘兆逸 著《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环境影响研究》把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拓展到工序方面,深化了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其次,本书视角新颖,结构严谨,方法恰当,很好的回答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这个环境影响的问题。
-
卫星高光谱红外大气遥感原理和应用董超华 等著本书是一本综合介绍红外大气辐射传输原理及其在卫星遥感中应用的专著,内容既包括红外大气辐射传输和卫星红外大气遥感的经典理论和方法,又吸收了近10年来卫星红外大气遥感的最新成果,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星载高光谱红外大气探测仪AIRS和IASI成功发射后,红外高光谱卫星资料在大气温湿度廓线、云、气溶胶和沙尘暴、主要温室气体遥感中的最新进展以及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同化、灾害天气分析、气候监测研究中应用的最新成果。本书注重取材新颖和学科发展前沿,尤其注重其实用价值。本书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从事卫星大气遥感的科技人员学习用书,也可供相关业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学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
基于多元统计和GIS的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王晓鹏、曹广超《基于多元统计和GIS的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水环境、大气环境、城市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各种环境系统为实证研究对象,在数理统计学理论分析及部分方法改进的基础卜,以多元统计的主成分分析(PCA)、因子分析、对应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全局主成分分析(GPCA)等方法为主,将其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处理、展示与分析功能进行有效集成,遵循系统工程中的数学建模以实现定量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探索并给出科学有效的对各种简单及复杂系统环境质量状况综合性、系统化、定量化以及动态性的评价方法体系,尤其是通过建守的将主、客观指标赋权方法相结合的环境质量评价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PCA)及分层构权全局主成分分析(GPCA)模型,构造㈩有较强稳定性和实际意义的各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并加以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评价效果。本书可供从事统计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教学和科研的相关人员参阅,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
ENSO与海洋环境和中国气候异常陈永利 等著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是世界海洋学和气象学的研究热点。《ENSO与海洋环境和中国气候异常》用新的视野,重新审视ENSO循环理论,得到了全新的结果,提出了一个新的ENSO循环模型。指出ENSO事件具有两个模态,二者组合构成ENSO循环,其实质是由信风异常和海气耦合过程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热带太平洋海洋混合层水体在赤道与12°N之间热带太平洋海盆内的惯性振荡。同时研究分析了与ENSO事件相联系的北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北太平洋环流涛动(NPGO)、北太平洋低纬度异常两边界流、南海和印度尼西亚海域上层海洋环流、太平洋赤道潜流的年际变率、中国气候年际和年代际变率、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及全球气候变化,揭示了ENSO事件对海洋环境和气候异常的影响及其物理机制,得到了与观测事实基本一致的结果等。《ENSO与海洋环境和中国气候异常》论点新颖,内容丰富,对深入研究ENSO动力学机理及长期海洋和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适用于从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的研究生、科研工作者、海洋和气象台站天气预报人员。本书由陈永利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