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管理
-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导论姜达炳主编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法律法规、监测技术、管理方法及发展前景,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成效。针对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出现新的机遇与挑战,论述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全书共5章,约30多万字,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于一体,具有前瞻性、实和性和创新性。既是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南,又可作为从事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有关部门领导必备的参考书。
-
跨越鸿沟王洪波,马建波主编《跨越鸿沟―――文化视野里的科学》一书,是《中华读书报》“科技视野”专栏的集粹。主编王洪波、马建波,精心归纳了这个“炼石场”五年来出炉的各色彩石――― “这山那山:两种文化的对峙”是一块双色石。在这里,人文学者的文化视角和自然科学家的视角高密度地碰撞、摩擦和交融。围绕现代高科技的功与过、罪与罚,学者们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周国平说:现代技术的真正危险,在于它“剥夺了一切事物的真实存在和自身价值”;田松认为,对科技的过分依赖,使现代人“正在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而徐友渔则认为,这是“反科技论者”的杞人忧天;电脑专家康言午更觉得文人们的观点匪夷所思,因为正是科学技术使人类更加自由。这样一来一往,打乒乓球似的交锋还见于赵汀阳、刘华杰、呼延华、吴国盛、方舟子、宫敬才等人的文章中。更有意思的是,栏目请来冯骥才、陈村、张炜、方方、叶永烈、阿来等作家为高科技打分。作家们各抒己见,有的打了高度赞赏的10分,有的打了颇为悲观的4分。从中人们看到,有的时候,“人文知识分子和自然科学知识分子之科学技术观念差距竟然如此之大”,似乎是地球的两极;而有的时候,“人文知识分子视野中的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分子视野中的人文精神”,又是那样异思突起,新鲜独特,振聋发聩,在冲突中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沟通与互补。这也正是这个栏目的独到贡献――本来科学与人文就不应是楚河汉界,泾渭分明,而应达到大文化概念下的殊途同归,“天”“人”合一。 “冷史热读: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是一块火色石,论战的火药味照例挺浓。围绕“近代科学”的概念和“李约瑟问题”,席泽宗、江晓原、田松、刘兵、戈革等各路专家见仁见智、鞭辟入里的分析使人大开眼界,同时对国人“好古与攀高”的陋习提高了警惕。 “科学情种:第三只眼睛里的科学家”是一块杂色石,它介绍了十几位东西方科学家的另一面:“轮椅上的科学巨人”霍金的两次婚姻;罗素与维特根斯坦的师生之谊;“超级科学明星”费曼的独立不羁;汤川秀树的“权卫兵”经历以及爱因斯坦的“真伟人”“伪伟人”之争……从而展示了科学家们人性的一面,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感情也有缺点的常人,而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机器和令人生畏的科学偶像。 “绿色灰色:现代化大道上的忧思”颜色了然,它为向现代化迈进的人们敲响了环境的警钟,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提醒人们保护大自然的天然责任。 还有“前沿风景:新时代的科学图景”、“鸡蛋骨头:批评性书评”和“四两千斤:时评”,可以说是几块黑色石,因为这里多为批评性的文字。从对“古盗鸟”的揭秘到对“民间科学家”的揶揄;从对“克隆”“抄袭”之作的抨击到对“少年院士”拔苗助长的担忧;从对粗陋轶事的批评到对“克莱登”的揭露;以至于对“纯水风波”“彩票中奖预测”“圣经统计学”“特异功能”等伪科学伪科普的讨伐……无不体现了求证求真的科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坚持真理、匡正谬误的无畏科学精神。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传媒,赞美歌颂之声甚高而批评风气不足,而批评风气,正是科学求实精神的必要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中炼就的火烫烫的石头正好可以补这处天之漏。
-
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论师守祥小流域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书包括上下两篇,上篇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论纲,重点论述了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管理。下篇为洮河流域的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该篇以个例研究为基础,首先系统论述了洮河流域的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阶段;分析指出了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措施;其次结合流域实际开发需要,论证了若干个能带动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开发项目。本书认为小流域可持续发展应当高度重视规划与管理的作用,其创新之处在于以项目建设、重点区域开发为依托,研究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本既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又有丰富的实践应用的著作。可供水资源与流域管理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地理、环保、水利等专业的教材。
-
生活DIY·居家生活环保白鸟玉子 编由于人类在处理大量垃圾时所产生的有毒气体污染了水利资源,就连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的江河、湖泊、海洋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因为这些有毒气体直接对人类生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可见,人类给地球造成的公害与地球环境危机形成了恶性循环。只有消除公害,改善地球环境,才会对人类生存有利,对地球生存有利,这种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19世纪之前,由于人类和地球和平共处,还没有涉及到重新恢复生态平衡的问题。在如今的生活中,为了保护地球环境,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又改变了多少呢?当你在倾倒垃圾之前,在购买新东西之前,在化学药品从生产到使用之前,都应对“可否再利用?”、“真的有必要吗?”、“对大自然会产生危害吗?”、“安全可靠吗?”……等问题稍加考虑一番。这时,请打开本书。本书介绍了一些利于生态平衡的生活环境保DIY,不但可以开拓视野,还可以将废物回收再利用,既经济又实惠,且极富生活情趣……。更值得推荐的是,这本书对每个家庭都非常适用。
-
环境保护基础程发良,常慧编著《环境保护基础》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对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环境要素的污染过程、危害及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环境保护基础》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环境保护专业学生及环境保护人员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矿企业管理人员、环境保护工作干部及经济管理干部的参考书。
-
生态城市论董宪军著本书从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分析了城市的生态问题和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总结了城市发展史上的生态学思想,构筑了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规划原则和发展思路,探讨了使城市成为良好的人居环境的途径,并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
水资源保护知识问答吴季松,袁弘任主编本书以通俗易懂的问答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水资源保护所涉及的水资源、水生态系统、水污染、水质监测评价、水功能区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管理和法规,以及国外水资源管理经验等内容,是一本具有一定专业知识、面向水利工作人员及广大关心水资源保护读者的普及读物。
-
海滨盐土农业生态工程钦佩等编介绍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滨盐土农业生态工程的原理、研究实施技术和成功的模式,以及关于生态经济效益的最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文字深入浅出,不仅是于高校和有关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参考,也适于作为沿海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和海滨盐土农业的从业人员实施盐土农业生态工程的指导用书。
-
生态城市发展之路王富玉本书围绕生态环境的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阐述了三亚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思路,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设想。
-
环境信息公开理念与实践王华[等]著《环境信息公开理念与实践》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环境管理信息手段有关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使中国环境管理人员和有关研究人员对这一领域有初步了解,从而促进对环境信息手段的研究和在中国的应用。信息公开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手段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并取得相应的效果。全书共分三篇,即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管理:环境信息公开的应用及发展:中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设计及实例研究。可供环境管理人员,相关研究人员,教学人员有企业管理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