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管理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本书编写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上海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新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抓环保、促发展、保安全、惠民生”工作主线,积极探索“两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两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论的深度融合与实践。通过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实现了从补短板到提品质、从重点治理到综合整治、从重末端到全过程防控的转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明显增强,形成了一批拥有上海城市特点和城市精神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典型案例,初步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征的现代环境治理新路径。 本书是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由上海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各区及相关管委会等编撰完成,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上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与做法,遴选形成100个典型案例,为国内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上海样本”。
-
自然海岸资源管控长效机制研究王鹏《自然海岸资源管控长效机制研究》从制度建设与方法体系两个方面,介绍我国海岸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和自然海岸资源管控机制的建设方案。提出以“坚持陆海资源统筹配置,创新海岸资源分配方式”为原则,建立海岸线监测与监管、海岸资源分类管理、海岸线使用审批、自然海岸资源保护等制度,以完善我国海岸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并介绍我国自然海岸资源适宜性评价、物质量和价值量核算、分级保护、整治与修复等加强自然海岸资源管控的方法体系。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展自然海岸资源管理具体实践和相关技术的研究,为我国自然海岸资源的长效管控提供参考。
-
黄河河口湿地特色资源利用孔维静,夏会娟 等黄河是我国第二大长河,黄河河口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如何更好地利用河口湿地特色资源,保持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是黄河保护修复面临的科学问题。《黄河河口湿地特色资源利用》在对黄河河口湿地资源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互花米草、芦苇、贝类等特色资源,开展了生物质炭制备、肥料制备、贝雕利用、工艺品利用等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研发,提出了黄河河口湿地特色资源产业化利用的技术方法,为黄河河口湿地保护修复提供了依据。
-
粤港澳大湾区抽水蓄能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李建生,郑悦华,杨宪杰,郑国权调查境内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库区消落带及周边生态环境特点和物种分布现状;研究不同植物在消落带的生态适应特征,筛选优化种植组合;构建小型育种及中、小型模拟基地,培育驯化植物组合,并选定水库进行实地试验;初步建立水库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技术体系。研究将为水库库岸稳定、电站安全运行提供支撑,同时为国家河湖治理、水生态文明提供一定借鉴。同时对库区土地的开发与运用进行进一步的规划与探讨,现有蓄能电站一般位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人们对生态和景观要求高。要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尽可能避免工程建设对区域的不利影响。通过前期规划和调整,把库区建立成为工业建设、工业旅游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场所,拉动当地经济,增加当地就业,成为城乡可持续性发展的典范。
-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王友贞 等《平原区农田生态排水》解析了农田生态排水的概念、内涵及其架构,提出了农田生态排水指标及其确定原则与方法;研究了农田排水沟系及其氮磷阻控机制,提出了以沟渠潜流带结构重塑为核心的一体化农田生态排水沟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建立了农田排水径流及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控仿真模拟模型,通过模拟计算,提出并界定了不同目标的农田生态排水指标阈值,构建了从田间到骨干沟控制排水技术体系,形成了农田生态排水系统成果,为平原区旱涝渍兼治和生态健康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1孙传旺“双碳”目标的提出使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系统性变革与新一轮发展。确保碳中和目标长期有序推进,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也需要经济社会系统的多方驱动和共同支撑。本书从国家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政策、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年度表现、地方加快碳中和相关工作的成效与亮点等几个方面,系统整理并归纳分析“双碳”目标提出一周年内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碳中和政策举措与成效亮点,并从地方低碳发展能力的视角研究了各地区推进碳中和的现实基础与发展 条件。本书是笔者研究、理解碳中和问题的阶段性成果,希望能够为碳中和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以及对碳中和问题与政策感兴趣的广大读者提供思路与方法,也希望本书的结论可以为广大政策制定者提供有效信息与参考。
-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于秀波,张立,杨彪《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2021》梳理了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我国湿地保护在法制建设、修复政策及成效、公众意识与民间机构参与,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十大进展;介绍了我国最值得关注的十块滨海湿地,这些湿地是经过环保公益组织和专业机构推荐并经社会公众广泛投票评选出的;运用湿地干扰指数评估方法,对35个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系统的干扰状况评估;分析了我国沿海互花米草入侵进程、黄渤海水鸟栖息地时空变化。
-
海岸带环境演变效应及其管理黄金良等《海岸带环境演变效应及其管理》系统地总结了海岸带环境演变效应及其管理研究的成果。内容涉及采用定点观测与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环境模型等技术与方法,揭示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驱动机制,剖析自然与人类双重扰动下的海岸带水文、水质、营养盐输出、真核微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等环境生态效应,并进一步提出流域生态流量管理、营养盐削减、水库与河流水质提升,以及海湾陆源污染控制等措施与建议,为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助力陆海统筹国家战略的实施。
-
中小学垃圾分类知识读本《中小学垃圾分类知识读本》编写组 编垃圾,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产生,已经成为困扰全球各国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美丽的城市和乡村都在为科学、合理地处置垃圾而开动脑筋。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希望“别人”去解决垃圾带来的问题,自己却袖手旁观。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也应该成为垃圾的“责任人”。垃圾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种类垃圾的归宿也不相同,有的可以回收再利用成为新的原料,重新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的可以通过特殊的工艺变为农田中的肥料,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更有的可以通过燃烧变成为我们提供光和热的电能;还有的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需要严格的分类处理以实现安全处置。《中小学垃圾分类知识读本(7-9年级)》是7~9年级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用书。《中小学垃圾分类知识读本(7-9年级)》分为10课,设置了垃圾的来源、分类、危害、减量化、资源化等内容。
-
生态吴中 美丽镇村苏州市吴中区现代农业协会 编本书将苏州市吴中区在创建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活动过程中经验和做法作了全面的归纳总结,并针对吴中区在保护太湖,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提出了建设的意见。书稿共四章:第一章:吴中生态环境现状;第二章:吴中生态建设实践;第三章:全国环境优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