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综合研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及实用指南刘左军主编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这部重要法律的通过,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的合法权益,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配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和掌握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直接参与该法立法工作的专家撰写了该书。该书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各条进行了深入、全面地阐述,并附录了相关的立法文件和法律法规。 本书内容权威、实用,是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学校、法律工作者和广大公民必备的权威读本。
-
绿色全球年鉴(挪)弗里德约夫·南森研究所编;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作司译《绿色全球年鉴》是挪威弗里德约夫·南森研究所的独立出版物。该所擅长研究国际环境、资源管理和能源的政治学,以及在这些领域中国际合作的有效性。在此框架内,南森研究所已在范围广泛的议题和问题上发展了特殊的专长。其主要目的是确定从全球到地方层次影响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的各种利益集团、机构和进程。研究所的成立是为了纪念以其北极探险和在国际救济和外交工作中的杰出作用闻名于世的弗里德约夫·南森。
-
世界寄语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编这是一份令人肃然的百人名单:季羡林、费孝通、王朝闻、张岱年、贾兰坡、何祚庥、严文井、周汝昌、李国文、韩少功、舒婷、张海迪……《世纪寄语》,是《中国国土资源报》在2000年推出的副刊随笔专栏,以反思与瞻望“21世纪人类生活与国土资源”为主题。在历时两年的时间里,约请了100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后起之秀,以言简意赅、个性鲜明的短文,表述对于21世纪人类与地球和谐共存的深厚寄望,藉此呼唤人们热爱地球家园、珍惜国土资源的美好理念。本书即为《世纪寄语》专栏的结集。100篇文章,从不同的视角观瞻21世纪的人类生活;100个声音,以独到的见解表述对资源环境的真知灼见;100个心愿,用洋溢的才情构建对于地球家园的人文关怀,读来令人深思,令人警醒,令人感动。本书每篇文章均附有作者简历、照片与签名手迹,读文如见其人,增强了该书的阅读亲和力与资料收藏价值。这是一份令人肃然的百人名单:季羡林、费孝通、王朝闻、张岱年、贾兰坡、何祚庥、严文井、周汝昌、李国文、韩少功、舒婷、张海迪……《世纪寄语》,是《中国国土资源报》在2000年推出的副刊随笔专栏,以反思与瞻望“21世纪人类生活与国土资源”为主题。在历时两年的时间里,约请了100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后起之秀,以言简意赅、个性鲜明的短文,表述对于21世纪人类与地球和谐共存的深厚寄望,藉此呼唤人们热爱地球家园、珍惜国土资源的美好理念。本书即为《世纪寄语》专栏的结集。100篇文章,从不同的视角观瞻21世纪的人类生活;100个声音,以独到的见解表述对资源环境的真知灼见;100个心愿,用洋溢的才情构建对于地球家园的人文关怀,读来令人深思,令人警醒,令人感动。本书每篇文章均附有作者简历、照片与签名手迹,读文如见其人,增强了该书的阅读亲和力与资料收藏价值。 TOP 其它信息 装帧:平装页数:323 版次:1版开本:32正文语种:中文
-
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本报告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的政府调控能力建设、中国的生存安全能力建设、中国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中国的生态环境能力建设、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中国的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同时,在世界上首次创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程”,据此构造了评判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指标体系,并以图表的形式分别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暂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水平做出了定量比较,最终提出了对于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在本报告中,我们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的统计分子置于完整的计算机程序之中,并在报告中批露了程序的基本构建,使得本报告中的统计、计算、制图、分析等,纳入到一个更加智能、更加严整、更加规范的软件处理系统之中。本报告对于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发展规划部门、立法执法部门、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公众,具有参考价值、研究价值和文献价值。
-
可持续发展概论朱坚强,韩狄明主编可持续发展最初是从环境资源角度提出来的。其实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工程不只是通过节约一点资源、提高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所能解决的。可持续发展是同科技、教育、消费、全球化、创新、战略等联系在一起的。对自然的利用和保护源于人的观念,观念的改变要靠哲学社会科学的渗透力,因而观念是同哲学社会科学联系在一起的,一些认识问题只有哲学社会科学能解释和解决。譬如对科技发展的盲目迷信,没有看到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感到人口的高速增长会影响可持续发展,提出计划生育,还认识到人口质量和地球可承受的限度等问题。再譬如消费模式,假如全人类都追求美国的消费模式,每两个人拥有一辆小车,那么整个世界的耕地都要变成公路和停车场了,还谈得上可持续发展吗?哲学社会科学要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的领域还很多,如社会心理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与可持续发展、城乡人口比例与可持续发展、大西北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宗教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适度性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
沙尘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高庆先,任阵海编著本书是《保护母亲河行动教育丛书》中的一本。内容包括沙尘暴天气的定义、强度分类及其灾害分析;沙尘暴源地,荒漠化与沙尘暴的关系,我国荒漠化特点及人类不适当活动对沙尘暴天气的影响;沙尘暴形成的条件;影响我国的沙尘源地及其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和传输路径;沙尘暴的现代化监测分析手段;减缓沙尘暴天气影响的对策和建议等。本书可供广大青少年尤其是大中学生阅读,也可供生态环境工作者、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理论及实践叶正波著本书研究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基本问题,建立基于多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运用“水桶原理”提出评估总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度,将人工神经网络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就其可持续发展作了评估、预测和预警,最后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对工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环境经济学(德)霍斯特·西伯特(Horst Siebert)著;蒋敏元译《环境经济学》解释了自然和作为稀缺资源的环境,对环境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且阐述了处理环境问题的不同政策方法,研究了环境配置问题的整个范围:静态关系中的环境使用、环境配置的国际和贸易方面问题、其区域范围大小、不确定情况下环境的长期使用,探讨了多种经济研究方法。《环境经济学》的突出特点是提出并研究了环境配置的国际和区域方面问题,环境的长期使用,即污染物质的积累、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环境风险问题。《环境经济学》可供环境科学和经济学学者、相关专业的师生及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
可持续发展中的若干气候问题陈新强,郑国光等编著本书是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吸收有关的研究成果综合汇编而成,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第二章简述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三、四章分别探讨气候变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第五、六章是就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两方面问题,各举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例子加以重点讨论:一是气候变化对有关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处于基础地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二是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将会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着关键作用的水资源问题。在探讨每个问题之后都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建议。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促进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决策管理人员对气候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为国家及有关部门在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及具体方案时发挥积极的作用。
-
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刘维屏,刘广深主编《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材: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着重介绍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依存关系,文明历史进程中环境观念的演变,科学技术所派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等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科学文明对自身缺陷的反思,绿色文明理念的兴起,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环保体制与政策框架。具体内容包括古文明兴衰的环境因素,化学、物理、生物等污染类型、问题和危害,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政治的出现,清洁生产与绿色贸易壁垒,环境管理的理念,体制和政策的沿革等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材: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适用作高校各专业学生的环境文化素质教育用书,也可供人文社科工作者及有关管理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