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综合研究
-
当江河枯竭的时候(英)皮尔斯 著,张新明 译江河是人类最宝贵的淡水资源。江河之水灌溉了农田,哺育了人民,但是人类的母亲河越来越难以挑起这副重担。在《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世纪全球水危机》中,资深的科学专栏作家弗雷德·皮尔斯面对世界上大江大河陷入的困境,绘制了一幅世界水资源紧张示意图,为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在写作《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世纪全球水危机》期间,皮尔斯访问了30多个国家,考察了这些国家的江河命脉,如中国的黄河与长江、美国的科罗拉多河、非洲的尼罗河、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以及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等。皮尔斯全面考察了这些地区的缺水状况,提示了背后深层次的科学、经济与历史原因。其中既有错误实施的引水灌溉工程造成的巨大浪费,也有看似解决了饥荒的高产农作物高昂的耗水量。本书还讲述了许多与水相关的生动故事,如黄河不断抬高的河床可能会引发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旨在向贫苦大众提供干净饮用水的工程反而导致了数百万人中毒;一度富饶的巴基斯坦信德省由于过度灌溉造成的盐碱地而陷入贫困;号称美国西南各州生命线的科罗拉多河即将断流;由于以色列控制了约旦河而引发的中东冲突。
-
生态移民的环境社会学研究色音,张继中国生态移民的起源和发展,自组织理论下移民村庄的构建,宁夏吊庄移民及其环境影响,生态移民搬迁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以甘肃省移民调查为侧,额济纳旗生态移民的环境社会学考察,敖鲁古雅“驯鹿鄂温克人”生态移民的等等。
-
南昌人居于子佳 著时代进入21世纪,南昌——作为一座千年文化古城,正在重新焕发它的光彩。但是,当滕王阁、绳金塔推倒重建,当青云谱逐渐被城市的喧嚣淹没,当书院街再也不闻书香,当百花洲被城市的水泥森林所包围,南昌似乎不再是我们童年记忆里的南昌,也不是地方史志和诗山词海中的南昌。在隆隆的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声中,文化意义上的南昌却离我们越来越远,这应该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在重构我们的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失去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不能成为城市的精神流浪者。
-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主编《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主报告: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和十个分报告,分报告分别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低碳之路、基于主体功能区的中国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可持续城市的规划策略研究、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公共治理与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生态城市规划原则与国际经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环境管理研究、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工业发展道路研究、城市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策略研究、BRT规划设计导则。
-
城市水环境与生态建设刘延恺 主编《城市水环境与生态建设》收集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城市河湖综合治理、水环境改善和生态建设热潮中的规划、设计、研究和实践方面的论文35篇,反映出这一时期治理水污染和改善水环境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果。《城市水环境与生态建设》内容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和实用性,适合城市水利、水务工作者,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和社会读者参考或阅读。
-
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张林波 著《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以深圳为例》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探索生态承载力影响因素及调控机理;目前生态承载力理论的主要缺陷和不足在于简单套用生物种群增长规律,而忽视了人类科技、贸易、消费、制度等社会文化因素对生态承载力的巨大影响。本文在总结生态承载力起源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人类不同于其它生物的本质特点出发,分析目前生态承载力研究存在的主要困境及原因,以人类社会文化因素为重点,系统地探讨和阐释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调控机理及主要特点,提出人类生态承载力K值调控概念模型,从而完善生态承载力理论,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生态承载力理论分析探讨提供基础。2)提出可为决策服务的生态承载力估算方法;由于生态承载力理论所存在的以上缺陷和不足,目前的生态承载力方法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不同方法之间的估算结果差异巨大,还不能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供有效的决策论据。本文在生态承载力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承载力影响因素和调控机理,提出符合人类生态系统特点的生态承载力估算方法,为城市、区域、流域等生态承载力估算提供参考。3)为深圳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书以深圳为案例,分析深圳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构建生态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情景方案设计,模拟不同发展情景下深圳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动态关系,为深圳提出相对切实可行的社会经济发展宏观决策论据。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刘宇辉 著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中国人地矛盾日渐突出,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一种共识。对经济生态系统协调性进行定量评估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生态协调度评估》引入生态系统这一新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性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力图对中国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性进行定量评价,并对可能影响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一些因素进行探讨。全书分为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2、3、4章,作者对《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生态协调度评估》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回顾了经济-生态协调观形成的历程,并对目前关于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各种理论思考和定量评估方法进行了述评。第二部分包括第5、6章,主要对中国经济-生态协调性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生态赤字开始出现并持续增大,严重威胁到中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各区域生产、消费方式及资源上的差异.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体现了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性。
-
黑河流域水程国栋 等著本书拓展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热门学科——生态水文学和生态经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生态恢复理论和实践指导下集成的节水型生态系统整体水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在野外监测一试验一示范一数字流域平台上的实验生态水文学研究方法和内陆河流域水一生态一经济系统综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是首部自然和人文学科综合集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流域尺度的科学著作。本书主要供地学、农学、生态学、经济学、流域管理学、信息学等领域的科技研发人员、管理决策层、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
环境模拟(美)福特 著,唐海洋,史培军 译《环境模拟:环境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导论》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参考,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教师参考。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解环境系统行为,而环境系统行为的研究离不开各种各样模拟方法的应用。《环境模拟:环境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导论》详细讲解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的过程、步骤与方法以及在模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并结合20世纪美国面临的一些生态和环境问题,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常用的一个有效工具——Stella进行了大量的实例演示与分析。《环境模拟:环境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导论》附录还简略介绍、对比分析了六种目前常用的模拟软件,包括Stella、Dyna一mo、Vensim、Powersim软件、电子表格和特殊函数。环境系统模拟对于帮助理解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的过程、机制和关系,解决环境系统各层面尤其是复杂环境系统中的各种动力学关系具有重要作用。《环境模拟:环境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导论》突出了模型在环境模拟中的作用,并且对模拟工具也有较完整的说明和应用,便于广大研究者与实践人员更好地掌握系统模拟工具,理解模型的运用,对于推动环境系统模拟在我国地球系统研究和实践领域特别是环境和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均有积极作用。
-
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刘文良 著本论著由前言、上篇(范畴篇)五章、下篇(方法篇)二章和结束语共四部分组成,力图通过对生态批评“范畴”的界定和探讨,尝试廓清生态批评的基本概念和理路,通过对生态批评“方法”的研究,探讨一个对当前的生态批评实践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生态批评方法系列构想。前言部分,首先对生态批评的概念、批评对象、宗旨等进行了“概说”,接着分析了当代中国生态批评崛起的原因,然后探讨了中国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现状,在简要总结生态批评理论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缺失,进而提出本文写作的基本设想。上篇为“范畴篇”。第一章探讨生态批评的核心范畴——“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这是生态文艺(文化)中最为根本性的内涵,是生态批评反复探寻和积极倡导的。本章第一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内蕴进行了发掘,对这一极其重要的“和谐”思想的现代生态价值进行了考量,并将其与西方现代生态伦理进行对比研究。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对“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为本”与“生态为本”进行辨析。本文并不简单地认同西方生态批评所倡导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为本”等激进的理论主张,而是认为“生态中心主义”的某些原则性主张对于我们保护生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它同时也存在着不小的理论困境和现实局限性,而温和、理智的“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则强调人的利益与生态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立足点,也是生态批评的理论立足点。在生态保护究竟以谁为“本”的问题上,本文认为,“以人为本”与“生态为本”并不是绝然对立的,只有做到“‘以人为本’为旨归、‘生态为本’为内核”,才能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第二章探讨生态批评的范畴——“自然”。要实现“和谐”的目标,关键之一就是要调整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需要我们对自然有正确的认识。本章第一节梳理了“自然观念”的发展历程:古希腊的“有机论”自然观、近代“天人对立”的自然观、现代“天人相谐”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自然观、东方“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第二节则重点探讨了“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认为“内部自然”与“外部自然”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态批评,不仅要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和处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问题,还要从更深的层次上探讨精神生态的问题,引导人们重视向“内部自然”的回归。第三节则从科技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检视科学与敬畏自然”的命题,在分析科技对人类的福祉与祸害的基础上,论析了“敬畏自然才是真正的科学观”的观点。第三章探讨生态批评的范畴——“终极关怀”。“我是谁”、“我在何处”、“路在何方”、“存在何为”,这些都是关乎人的终极关怀的问题,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实现“和谐”目标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缓解直至消除生态危机、恢复和重建生态平衡,是人类终极关怀的应有之义。首先,人类只有正确评价自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序位——“我在何处”,才能真正地认识生态系统,才可能从根本上避开或缓解生态危机;其次,我们还必须弄清楚人类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始走错了路、走错了什么路以致酿成了现代生态文明的严重偏颇,这样才能明确“路在何方”,真正探求诗意生存的理想之途;最后,要实现终极关怀,还需要明确“存在何为”的问题,需要呼唤人们生态忧患和生态责任意识的回归。生态批评应该鼓励并提倡批评家们有意识地从“终极”视角阅读文本,注意发掘文本中蕴含的终极关怀精神,引导读者领悟并接受这种精神意蕴。第四章探讨生态批评的范畴——“悲慨”。悲慨,即悲壮慷慨。它既是生态文学的重要风格,也是生态批评的重要风格。本章第一节分析生态文学的悲剧性之维。通过对生态文学作品的解读指出,生态文学常常采取悲剧的形式,通过反思与批判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来唤醒人们追求“和谐”的生态意识。第二节进一步探讨生态文学中悲剧与崇高、人的崇高与自然的崇高相结合的问题。人类是崇高的,大自然是崇高的,人的崇高不应以征服自然为判断标准,而应该以人保护自然、实现人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的价值为标志。两者的有机契合,造就的往往是一种更为神圣的崇高,可以营造更加撼人心魄的悲壮慷慨的氛围。第三节论述了在当代审美文化背景下,生态文学所具有的鲜明的反叛精神:拒斥媚俗,重扬严肃、高尚的儒雅风范,积极倡导文学精神的回归。生态文学这种拒斥媚俗的特性,也决定了生态批评应该是一种阳刚的批评,一种充溢着浩然正气的批评。第五章探讨生态批评的范畴——“审美话语”。生态理念往往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社会色彩,生态文学艺术具有突出的批判性与反思性以生态理念为支撑、以生态文学艺术为主要批评对象的生态批评也因此而有着鲜明的社会、政治性色彩。虽然,生态话语是具有突出的政治性和判性的,但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又不能沦为生态话语简单的“政治传声筒”,而应该注重生态理念、生态思维的形象化和情感化,尽可能采用审美的方式与生态进行对话。重视生态话语审美化,将“生态”融化为一种“审美性”的东西而留驻在人们的心中,并潜移默化地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意识,这应该成为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的执著追求。下篇为“方法篇”。第六章,从“学科方法”的层面探讨生态批评的方法。生态批评可以从文化学方法、女性学方法、阐释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系统论方法等常见的文艺学方法中汲取营养,来丰富自己的批评路径。本章第一节“‘文化诗学’与多重跨越”认为,生态批评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批评,作为一种“文化诗学”,生态批评要突出它的跨学科性、跨文明性和跨文化性。同时,生态批评也不能忽视批评的审美性原则,应当寻求文化性与审美性之间的和谐统一。第二节“‘生态女性’与视界融合”探讨了女性视角之于生态批评的重要性以及生态视角之于女性批评的特殊意义,并将理论推导与个案分析有机结合,论述了将女性视角与生态视角结合起来的生态女性批评不仅可以为长期以来的女性批评注入新的活力,也可以为新生的生态批评开拓更为广阔的批评空间。第三节“‘经典阐释’与生态优先”论述了生态批评对经典文学阐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指出生态批评进行经典阐释时,需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侧重于从“生态”的角度,从“自然”的角度来重新理解和认识经典;二是把握阐释的“度”,避免完全脱离时空背景的过度阐释。第七章,从文本分析的“具体操作”层面探讨生态批评的方法。第一节“‘正面发掘’与诗意追寻”,侧重于从生态文学或包含生态内蕴的非生态文学或“准生态文学”中探寻“自然”及其存在方式,一要寻找“自然”的“诗意”,升华人们的生态伦理道德,二要批判人类“自掘坟墓”之举,拷问失衡的心灵。第二节“‘缺席审问’与降值性批判”,则是要求生态批评对那些曾经以其强烈的“斗志”折服读者、令读者浑身充满与自然抗争的力量的“反生态”文学作品做出“降值”判断,推动学界对文学发展史做出整体性的重新评价和重新建构,推动人们建立起“生态的”文学观念、文学艺术标准。第三节“‘叙事剖析’与感染功效”,认为在对生态文学进行叙事剖析时,可以主要从五个方面来把握:一是把握生态意象,二是把握背景材料,三是把握“对话”元素,四是重视非叙事性话语,五是重视叙事视角,这样便于突出生态批评的感染功效。结束语部分对中国的生态批评研究寄予了期望,特别指出要以本土话语为根基,以西方话语为催化剂,力求构建出具备本土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既要重视对西方生态批评成果的译介,更要重视本土创新;要重视文本解读,把握理论生长点;要重视学术对话,化解学术隔膜;既要重视“拿来”,也要重视“输出”。本论著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对当代生态文艺创作和生态批评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及理论概括,注重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借鉴西方生态批评优秀成果的同时,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进行生态智慧的发掘,注重中国批评传统的现代转换及其与生态批评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