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基于水权交易的广东省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郑国权,秦蓓蕾,赖国友 著本书基于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以及生态补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梳理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与广东省水权交易机制建设进展,确定水权交易为广东省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方式,尝试构建基于水权交易的广东省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明确广东省东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补偿途径及标准,优化广东省东江流域水权初始分配模式,探索培育基于水权交易的广东省东江流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体系、市场体系与监管体系,分析得出相关研究结论与建议,对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与资源有序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土壤污染防治规划与评价能子礼超,刘盛余 编《土壤污染防治规划与评价》为学术专著,我国现行的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和修复出台的系列技术规范有不完善之处,同时实际开展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和修复工作时很多细节问题解决过程中找不到政策法规及技术指南作为依据,导致评审和验收的时候产生较大的分歧,《土壤污染防治规划与评价》作者长期从事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和修复研究和技术应用,有大量的实际项目实施经验,为此,总结实际应用的问题,为该行业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指导。《土壤污染防治规划与评价》从实际应用出发,精选了有代表性的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修复案例,研究分析了土壤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的实际操作步骤、方法和技巧,以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全过程为核心,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表述,以便今后能够有效开展该领域的实际工作。
-
四川生态建设报告李晟之,骆希 著,李晟之 编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对四川生态建设的主要行动、成效和挑战等进行了系统评估与总结;探讨了自然保护地生态廊道建设、大熊猫和雪豹等旗舰物种保护、自然保护区协同治理等热点话题;聚焦四川大熊猫保护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践,深入剖析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挑战、实现方式、经验和启示等;从大气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林草资源治理等方面,阐述四川省在生态环境污染防治领域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建设、土地资源管理、投融资体系、流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估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
-
生态伦理及道德建设研究李丽娜,周宇宏 著将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伦理层面,调整自身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是人类基于对生存环境以及对人类自身负责所做的一种必要选择。本书从生态危机的表象讨论到人类的生活方式,从人类欲望讨论到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对人性的塑造,从全球化的产业链分工讨论到不同国家的价值追求,从中国传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讨论到现代西方思想家的生态哲学思想,力图梳理出构建中国现代社会生态道德思想体系的维度,同时对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及其实现路径和方式,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及看法。
-
两山实践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万军 著衢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生态环境质量优势明显。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先后8次来到衢州视察指导工作,每次必讲生态环境。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山”理念实践,将“两山”建设作为新衢州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支撑。2017年年初,衢州市委、市政府委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和浙江环资公司组成技术租,编制《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建设规划》,并建立了工作推动机制,成立了“两山”工作专班,在全市域开展“两山”理念实践的顶层设计,形成了具有衢州特色的“两山”理念实践体系。《“两山”实践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以衢州市为例》为《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建设规划》前期研究成果,是《当代生态环境规划丛书》之一,较为系统地从理念内涵、指标体系、形势分析、战略路径、任务体系、“两山”转化模式、实施保障等方面,开展了“两山”实践战略性规划研究。《“两山”实践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以衢州市为例》共11个章节,第1章阐述了“两山”理念的发展历程及理论内涵
-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报告2020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著《“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报告2020》旨在通过案例的形式,分享生态环保的优良实践,共同提高环保水平。报告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2020年政策研究专题发布活动上正式发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愿意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与合作伙伴形成合力,产出更多务实成果,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绿色发展。
-
通用知识《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专业人员知识丛书》编委会 编《通用知识(2021年重庆版)》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专业人员知识丛书》中的一本,坚持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实用易懂”为导向的编写思路,围绕与建设行业专业人员岗位能力要求相关的现行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技术指南等,重点对建设行业专业人员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点进行介绍,帮助读者学习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胜任施工管理的基本工作。随着建筑业的不断深化改革,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逐渐推广应用,出现了一些新职业岗位,如装配式建筑施工员、构件工艺员、信息管理员等。为加快推动建筑业从传统建造方式向新型建造方式转变,原教材知识点已不能满足新职业施工专业人员的培训需求,修订工作势在必行。《通用知识(2021年重庆版)》共13章,内容包括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工程常用材料和设备、建筑构造与结构、工程力学、施工图识读、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项目管理、施工现场职业健康与个人安全保护、绿色施工、工程建设新技术、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职业道德及基本知识。《通用知识(2021年重庆版)》与各岗位专业知识教材配套使用。
-
中国纺织产业节能减排制度绩效评价研究王晓蓬 等 著《中国纺织产业节能减排制度绩效评价研究》涵盖以下主要内容:在第一章会给出相应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二章则基于转型升级理论、环境规制理论、制度演化理论等三大理论基础,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在后面的章节中按照政府强制性制度、市场激励性制度、公众参与性制度将367项纺织产业节能减排制度进行分类,分别以纺织产业园区、纺织企业上市公司、纺织产品为典型案例进行探讨。第三章是在上一章的文献回顾基础上,从市场失灵的视角剖析了节能减排制度的经济学动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纺织产业节能减排制度的博弈均衡分析,并分析了纺织产业节能减排制度的敏感度。第四章针对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纺织产业,研究了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于纺织企业节能减排绩效的影响。第五章、第六章中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仿真模拟法和碳足迹核算法等三种研究方法,研究得出有关制度供给与环境、经济、生态绩效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内在影响机理。同时,通过制度供给的研究,设计更加适合纺织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资源,进而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健康有序发展。
-
西北典型河谷城市多介质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特征、来源及人群暴露风险王利军 著城市是人口非常密集、人类活动非常频繁的区域。受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城市交通、建筑活动等的强烈影响,城市水体、土壤和空气等环境介质被重金属、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等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污染,严重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是两类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均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效应”和内分泌干扰效应。人群可以通过多种介质、多种途径暴露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而产生健康危害。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在环境介质中的构成特征、时空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它们的环境来源。同时,准确鉴定环境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的来源与贡献、明确城市环境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的影响因素对它们的污染控制和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典型河谷城市多介质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特征、来源及人群暴露风险》以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河谷盆地型城市西安为研究区域,系统研究了城市土壤、城市地表灰尘及城市空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的累积水平、构成特征和时空分布等多介质污染特征,诊断了城市土壤、城市地表灰尘及城市空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的环境来源,评估了人群多途径暴露城市土壤、城市地表灰尘及城市空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的健康风险,分析了城市土壤和城市地表灰尘基本理化性质以及城市气象条件对其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的影响,旨在为城市环境中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与风险防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编《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19》资料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数据,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数据。《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19》主要反映中国环境污染排放、治理及环境管理情况。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污染治理设施情况、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环境管理和全国辐射环境水平等。统计范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19》统计范围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工业源)、农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农业源)、生活污染源(以下简称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移动源。工业源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行业代码为05~46的42个大类行业。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的年报范围为调查年度内施工的老工业源的污染治理项目投资,以及当年完成“三同时”环保验收的工业类建设项目环保投资。农业源包括畜禽养殖业中的大型畜禽养殖场(生猪设计年出栏量≥5000头、奶牛设计年存栏量≥500头、肉牛设计年出栏量≥1000头、蛋鸡年设计存栏量≥15万羽、肉鸡年设计出栏量≥30万羽)。生活源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的第三产业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源;生活源废气污染物排放包括农村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包括集中式污水处理单位、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单位、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处理)单位。移动源包括机动车污染源。环境管理反映环保系统自身能力建设、业务工作进展及成果等情况,调查范围主要包括环境信访、环境法制及环境应急情况,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环境影响评价情况,环境监测情况,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辐射环境监测情况,环境监察执法情况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