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王泠一 主编上海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规划了实现“四个率先”及建设“四个中心”的城市蓝图。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变和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书从节能降耗、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环境教育、建设绿色城市、打造绿色世博等各方面勾勒了上海市生态城市建设路线图.更针对关乎上海发展的重大议题进行了综合探讨.旨在为上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本书既有国内外比较研究,又有深入社会调研的基础数据,既有研究机构的严谨思索,也有一线企事业单位,学校的调研报告,从多维度、深层次展现了上海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
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王贵明 著《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之基石》从诸多环境与生态问题中,提炼出一个核心问题,即产业活动与环境的冲突。然后从产业组织变革、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从产业组织变革角度探讨产业共生组织和产业生态化集群,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研究产业结构优化的环境基础和依据;从系统角度对比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分析经济系统对环境的反馈和关联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方式,并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实现产业生态的动力机制。《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之基石》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平台。以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提出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根源是人类产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演化不协调所导致的,为此,必须从产业活动自身去探索,寻求解决冲突的根本途径。
-
2008-2009环境科学技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编著当前,我国的环保科技工作进入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特别是环境保护部成立以后,环保科技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科技创新促进“历史性转变”,进一步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进步带动环保事业的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挥自身拥有多学科、跨领域、高层次专家学者的优势,组织学会所属各分会和专业委员会以及有关院校、科研院所,以科技创新思维为基础,以年度实际完成的科技成果和信息资料为依据,深入开展年度学科发展专题研究,编写了《环境科学技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及时反映我国环境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的现状、趋势,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和成效,探讨我国环境科学近期任务及发展中具有影响力的新生长点,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领导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为促进环境科技进步提供服务,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自然之友 编,杨东平 主编本书是由中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编撰的中国环境年度报告.由自然之发理事长、著名学者杨东平任主编,一批优秀学者、NG0骨干和媒体记者等通力协作而成。2008年,党政领导系统、企业、媒体与新媒体、政协与人大、专家学者、公众——特别是民间环保组织以及国际组织等,都对中国的环境问题作出了回应。这些回应有些是积极的.是以往所没有的,但总体而言,仍是不足的.特别是各方在回应上的合作和协同行动仍觉不够。 2008年,我们已到了这样一个时刻,一切对社会发展、人类发展能感知、负责任、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予以关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很多是难以逆转的,因此.治理时不我待。
-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王兰 主编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环境微生物实验研究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内容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全书分四部分共十六章,包括基础微生物实验部分、微生物生态学实验部分、环境微生物监测与评价实验部分、污染物微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部分。基础微生物实验部分介绍了显微技术、微生物制片和染色技术、培养基制作和消毒灭菌、微生物接种和培养技术及分离和鉴定技术、菌种保藏技术等;微生物生态学实验部分介绍了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与死亡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技术、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等;环境微生物监测与评价实验部分介绍了土壤、水体、空气中微生物的监测方法,微生物毒理学监测方法等;污染物微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部分介绍了废水处理中微生物的测定、废水处理中恬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微生物对有机物降解性能的研究、固体废物处理及废物的资源化方法技术等。本书是从事环境微生物教学、科研及工程人员的必备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环境等相关专业的微生物实验教材。
-
环境社会学(日)鸟越皓之 著;宋金文 译《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是一部从生活者视角考察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著作。其特点是不仅向读者展示了环境社会学的基础理论,同时还以开放式的方式,启发读者自己来探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与传统教科书相比.《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更具阅读性。《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是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为丰富中国国内文化教育活动,充实与日本有关的题材,为大学学生提供的教材,希望能够得到读者广泛的青睐。《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也是本年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与日本财团法人大平正芳纪念财团的共同事业“日本学名著翻译出版事业”中的一本汉译日本学名著。
-
中国环境政策王金南,邹首民,吴舜泽,蒋洪强 主编《中国环境政策(第4卷)》讲述了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是中国政府环境保护规划与政策的主要研究制定者。环境规划院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专门从事环境战略、环境规划、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管理、环境项目等方面的研究,为国家环境规划编制、环境政策制定和重大环境工程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在近10年的时间里,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完成了一大批国家下达的环境规划任务和环境政策研究课题,同时承担完成了一批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署、亚洲开发银行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了让这些研究成果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环境规划院将这些课题研究的成果编写成《环境规划与政策》专题研究报告和《重要环境信息参考》,供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等参阅。近10年来,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已经出版了180多期专题研究报告和重要环境信息参考。这些研究报告得到了国务院政策研究部门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评价和重视,而且许多建议和政策方案已被相关政府部门所采纳。这也是我们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的欣慰和动力所在。为了加强对国家环境政策、重要环境规划和重大环境工程决策的技术支持,让更多的政府公共决策官员、环境决策者、环境管理人员、环境科技工作者分享这些研究成果,环境规划院对这些专题研究报告进行分类整理,编辑成《中国环境政策》,分卷陆续公开出版。相信《中国环境政策》的出版对有关政府和研究部门研究制定环境政策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功能区划欧阳志云 等编著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地貌类型丰富,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海域广阔,几乎孕育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之一,由于气候与地理条件的原因,形成了长江和黄河上游地区、喀斯特岩溶地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荒漠区和海岸《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功能区划》为课题“生态功能区划与生态监控技术研究”部分研究成果的总结。《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功能区划》重点介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方法与案例,内容主要涉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与评价方法、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区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生态功能区划方法与应用,以及三个典型案例:北京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国西部生态功能区划、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带等一系列典型生态脆弱区,在人口数量的巨大压力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水土流失、草地沙化、石漠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入侵突出、海岸带破坏、沙尘暴、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备受关注,人们逐步认识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仅与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涉及的内容广泛、衡量指标众多,如何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并让评价结果为制定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一直是生态学工作者和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十五”期间,受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大环境问题对策与关键支撑技术研究”的支持,课题组围绕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功能区划做了初步的探索,
-
投资自然(美)金 著,刘炳艳,张薇 译地球最珍贵的东西是土地。为了保护这些重要的资源,一些很有魄力和创新思维的企业家提出了全新的自然投资理念,作者以自己在商界和环保界的丰富经历写出了这本投资自然指南,并提供了实践这些自然投资理念的最有效途径和方法。从保护投资银行到鼓励企业从事公益的免税激励政策,《投资自然》提供了大量实际有效的生动案例。
-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度政策报告2008·机制创新与和谐发展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编著《2008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度政策报告(英文版)》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编写的一本自然资源研究报告,此书为英文版,可供广大读者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