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生物降解塑料发展现状与趋势周治 等 著《生物降解塑料发展现状与趋势》共分六章:第 1 章绪论;第 2 章生物降解塑料的概况与发展前沿,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塑料的分类、我国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生物降解塑料的科学前沿;第 3 章生物降解塑料的生成原料与技术路径研究,主要涉及天然基生物降解塑料、生物基生物降解塑料、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原料来源及其制备过程和研究进展;第 4 章国内外生物降解塑料的产业化状况与市场格局,主要从不同来源生物降解塑料的产能、生产、需求、应用情况进行市场分析;第 5 章通过对生物降解塑料发展趋势、生物降解塑料技术发展建议、生物降解塑料未来应重点发展的品种进行分析,浅谈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趋势与建议;第 6 章为总结与研究展望。
-
金属矿山典型废弃地生态修复周连碧等 著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涉及多学科交叉领域,需要整合水文地质、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背景因素。《金属矿山典型废弃地生态修复》基于我国金属矿山典型废弃地的特点和生态修复发展现状,以及金属矿山废弃地对环境的影响,对土壤改良、植被筛选与配置等关键技术展开介绍,重点阐述土壤改良、植被筛选与配置、污染阻隔、污染环境特性及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等,深入剖析典型金属矿山废弃地——废石场和尾矿库的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总结典型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
-
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与区域协同治理刘华军等 著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特征决定了区域联防联控是解决雾霾污染问题的必要手段。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围绕雾霾污染空间关联及区域协同治理开展的一系列研究的成果。本书分为空间关联篇、协同治理篇、全球雾霾污染篇,共十二章。其中,在空间关联篇,基于信息流视角,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网络分析方法等,考察不同空间尺度下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特征;在协同治理篇,实证检验雾霾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的效果,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一分析工具考察雾霾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面临的两大困境及其破解思路,重点考察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中的“逐底竞争”问题;在全球雾霾污染篇,考察中美雾霾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以及雾霾污染的全球交互影响及其网络结构,并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提出雾霾污染全球治理体系构建路径。本书的研究可以为中国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为雾霾污染治理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路径支持。
-
读懂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理念许勤华 编“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理念既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又顺应全球绿色治理趋势,对该理念进行总结阐释,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书稿共四章,第一章介绍“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历史背景,第二章回顾“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认识过程,第三章概述“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理念,第四章思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此外,书稿附有《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响应》《“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实践案例》两个附件。书稿虽篇幅短小,但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理念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解读,有助于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践行该理念,共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中国绿色环保产业政策机制技术创新与商业发展研究袁建伟,曾红,范万年,余昕 著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在大力推行绿色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科学地考察评价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详细分析了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提出了建议和完善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其中列举了较多具有实践探索意义的技术创新路径及商业发展模式,这对于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加快建议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
中国湖沼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评价崔丽娟,马牧源,张曼胤 编本书提出了适宜湖沼湿地的生态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构建了湖沼湿地生态服务评价去重复性计算的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定量描述和评估了典型湖沼湿地生态服务价值及驱动因素,并通过整合分析法进行尺度上推,对我国湖沼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核算。本书明确湖沼湿地主导服务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研发基于生态学意义的湖沼湿地服务价值评估技术及其多尺度转化模式,并对典型湖沼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为未来湿地生态补偿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
面源有机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瞿广飞,解若松,李军燕 著《面源有机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基于“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的实施,针对高度分散的农业与农村固体废物对洱海流域造成的面源污染,阐述了面源有机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理念与关键技术。《面源有机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共6章,包括面源有机污染概况、有机污染堵源技术、有机废物沼气化技术、有机废物堆肥化技术、有机废物基质化技术和面源有机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运行机制。针对高度分散种养为特征流域的面源污染风险,《面源有机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以“源头分类、多途径梯级循环利用、集中规模与分散农户控制并存、治理工程措施与强化管理策略并重”的思路,阐述了污染和资源循环过程控制技术及其规模化长效运行机制。
-
农林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优化研究王斯一 著现行补贴政策是否可以有效推动产业发展?是否存在问题?生物质发电成本价值如何计量?补贴政策是否需要优化以及如何优化?以上问题皆是生物质发电补贴政策优化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生物质发电所具有的成本价值特性,探讨和分析补贴政策作用机理及优化路径选择。基于补贴政策效应的分析及现有生物质发电领域相关政策的梳理,通过项目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厘清生物质发电各环节所具有的经济与环境成本的构成和价值特征,本研究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与内部收益率方法对产业链不同环节补贴政策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补贴政策进行优化,旨在为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补贴政策的制定及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
饮用水嗅味问题杨敏等 著饮用水嗅味每一个人都能直接感受到,是供水管理中*受关注的一项指标。然而,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含量通常在纳克/升的水平,从成百上千的共存物中识别出关键致嗅物质并选择性地予以去除存在极大的挑战。《饮用水嗅味问题:来源与控制》重点展示著者团队长期以来在饮用水嗅味识别表征、嗅味来源、产嗅藻及其环境行为、嗅味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一次系统总结。《饮用水嗅味问题:来源与控制》不仅涉及饮用水嗅味的基础理论,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些典型嗅味事件及工程案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20暂缺作者《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20》以“高质量城市”为主题,从城市安全、公正、健康、便利、韧性、可持续等方面出发,向读者介绍2019-2020年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技术、方法以及实践进展。篇近期新进展,主要综述了2019年度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靠前动态、政策指引、学术支持、技术发展、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势。第二篇认识与思考,主要探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观念转型,高质量城市转型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趋势和新使命。第三篇方法与技术,通过梳理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目标、模式、结果等系统全面地总结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已有和创新的方法与经验。第四篇实践与探索,通过持续跟踪生态城区示范项目,对2019-2020年低碳生态城市的重点建设实践案例进行介绍与反思。第五篇中国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优地指数)报告(2020),继续延续特色,进行持续性研究,展示十年中国城市生态宜居指数背景与研究进展。本书是从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及管理人员的推荐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