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沈满洪 著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配置问题的社会科学。随着资源与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需求也与日俱增。《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三版)》以“学科理论基础”“环境经济手段”“自然资源经济”“环境价值评价”“绿色经济发展”五大篇的内容,系统介绍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主要成就和新成果。为了便予课程教学,每章均安排了案例或专栏。《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三版)》谋求经济理论、经济模型与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结合,努力满足学者获取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新知识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
畜禽养殖氨排放核算技术方法研究王文林 著在深入分析畜禽氨排放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畜禽养殖业生产实际,建立了集畜禽养殖氨布点监测、系数率定、排放核算及质量控制于一体的畜禽养殖氨排放核算技术方法体系。在布点监测方面,提出了基于畜禽氨分段式系数结构监测的总体思路。设计了获取氨排放与重要气候因素(温度与湿度)响应关系模型的常规监测点,获取畜禽不同生产阶段、育雏类型系数率定参数的系数率定监测点以及验证系数率定结果准确性的系数验证监测点。在系数率定方面,建立了基于气候分区的系数率定方法,通过将全国各县(区)实际平均温度、湿度代入对应的氨排放温湿度响应关系模型,核算该区域不同养殖模式全年氨排放量,进而获取氨排放系数,结果既体现了全国各大区内部不同区域的排放差异,又消除了不同大区相邻县(区)系数差距较大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二污普”报表设计和系数手册使用过程。在排放核算方面,构建了单个规模养殖场氨排放量及县(区)养殖户氨排放量核算方法,其中单个规模养殖场主要从圈舍、液态粪污、固态粪污三类场内养殖过程,对应统一的养殖量和分段的氨排放系数,分段核算汇总;县(区)养殖户则对应统一的养殖量,对应单一氨排放系数进行核算,此二类核算方法分别适于养殖企业、县(区)级政府核算使用。在质量控制方面,基于保障核算准确的目标,从布点监测、系数率定和排放核算方面,分别提出了质量控制要点。
-
园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价值流研究金友良,曾辉祥 著《园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价值流研究》以园区工业废弃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废弃物资源化中的价值流转及补偿问题。首先,以会计学的货币计量和成本流转核算等理论为基础,吸收废弃物循环利用中的物质流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生命周期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构建园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物质流与价值流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依据园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不同模式,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及园区集中处理三个层面分别进行价值核算及影响因素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价值补偿方案;最后,引入具体的综合工业园区,研究其主要产业链中的废弃物物质及能源集成价值流。
-
大气污染来源识别与测量技术原理朱彤,贺克斌,张朝林 著中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与应对机制 丛书卷I,共13章。本卷报道大气污染来源识别与测量技术原理的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目前研究较少但很重要的各种污染源排放清单,如挥发性有机物、船舶多污染物、生物质燃烧等排放清单,以及大气颗粒物的物理化学参数的新测量技术原理。各章节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主要进展与成果方面展开该研究的具体内容,也介绍了研究相关项目资助的发表论文,可为该领域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参考。
-
产业转移视角下京津冀协同碳减排机制研究赵剑峰 著京津冀地区要实现2030年前碳峰值及2060年碳中和目标,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实现协同减排。“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引致的产业转移会给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带来变化。《产业转移视角下京津冀协同碳减排机制研究》构建了产业转移视角下京津冀协同碳减排分析框架:对京津冀产业转移引致的碳转移方向与规模进行测度;定量化揭示产业转移与碳排放的互动关联性;运用哈肯模型对京津冀协同碳减排的驱动因素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对政府协同碳减排策略选择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及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从理论上加强对区域协同碳减排机制的阐释。提出建立京津冀协同碳减排机制的实现条件、可行路径与政策建议,助推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弥补了相关学术研究的不足,具有一定创新性。
-
渭河流域河流栖息地完整性与生态基流响应机制杨涛 著《渭河流域河流栖息地完整性与生态基流响应机制》面向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恢复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多目标优化,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风险管理为理论基础,对渭河流域典型水系河流的栖息地完整性进行评估,在阐明河流栖息地完整性及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以恢复河流栖息地完整性为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模型、揭示河流生态基流与栖息地完整性恢复的相互关系和不同时空尺度下生态基流的变化规律,使流域水资源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效结合,将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以期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河流生态完整性恢复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
辽河保护区河岸带自然生境恢复现状评价陈苏 著河岸带自然生境既是河流功能的关键要素,也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果任由自然和人为破坏却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河岸带,那么河岸带生境所具有的功能就会逐渐退化并失去稳定性,甚至会导致河流生态系统与河岸带生态系统均失去平衡。辽河是辽宁省非常重要的河流之一,通过利用“十二五”辽河保护区河道整治综合修复技术、自然封育技术、河岸带生态修复技术,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已明显改善。但由于地域特征及其他自然因素、人为破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辽河保护区河岸带在自然生境逐步恢复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新问题或影响因素,使河岸带自然生境持续良性恢复受到了阻碍。因此,为明确当前辽河保护区河岸带自然生境恢复状态以及了解阻碍河岸带自然生境恢复进程的关键因素,《辽河保护区河岸带自然生境恢复现状评价》通过构建河岸带自然生境评价指标体系对辽河干流河岸带自然生境进行现场调研,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辽河保护区河岸带自然生境现状及历史状态进行评价。期望《辽河保护区河岸带自然生境恢复现状评价》的研究成果能为河岸带自然生境的恢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
瑞典综合环境许可制度及相关环境管理制度邹世英 著《瑞典综合环境许可制度及相关环境管理制度》为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共同编写,分为瑞典综合环境许可制度和其他相关的环境管理制度两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瑞典排污许可制度的产生背景和历史发展、瑞典环境许可相关的法律法规、机构设置以及环境许可证申请程序、技术基础、监测及案例研究,以及瑞典环境税费、排污权交易等,有助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管理人员和排污许可制度研究人员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欧盟排污许可制度,对于我国的排污许可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安装施工员专业知识《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专业人员知识丛书》委员会 著暂缺简介...
-
环境统计学与SPSS实践黄建洪 著《环境统计学与SPSS实践》从环境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出发,结合环境、经济、人口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紧扣环境统计学要点知识的同时,补充了环境研究相关数据的SPSS分析实践经验,完整展示了环境统计学分析思路。全书基本涵盖了环境统计分析的全过程,包括环境数据获取、数据准备与管理、数据描述与分析,以及分析结果报告,对IBM SPSS Statistics 26.0(试用版)操作界面、操作过程以及输出结果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释;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类环境数据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可为读者选择恰当的环境统计分析方法提供指导。该书选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初学者学习和理解环境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