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与实践探索陈安土地开发是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传统的土地开发偏重于土地资源的市场供需,忽视甚至无视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约束性,盲目的开发建设和城镇边界的无序扩张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交通规划、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等空间型规划偏重于土地、矿产、能源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够,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城镇开发边界和生产空间急剧扩张,资源消耗总量和排污总量快速增长,许多地区土地开发规模、污染物排放总量及资源消耗水平接近甚至超出资源环境生态的承载能力,有的地区环境质量恶化、生态功能退化、珍稀濒危物种种群规模锐减甚至功能性灭绝、资源枯竭,有的地区在城市主导风向上布局重污染产业,对人居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突出。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现今依然具有巨大的思维、制度惯性。我国地方各级环境保护机构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日臻完善,生态环保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多年来,生态环境管理侧重于阶段性、任务性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对国土空间生态、环境、资源等自然要素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相应的规划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与空间型规划(特别是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缺乏深度衔接和系统融合,尚未实现对国土空间层面的系统性、科学性、制度性引导和约束,对布局性、结构性、源头性的环境问题和粗放型资源消耗、超资源环境生态承载能力的开发建设活动缺乏系统有力的防控制度,在国土空间管控层面上缺乏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污染物排放管控、风险防范、资源节约等手段。
-
近三十年我国典型易灾地区生态格局演变研究王业耀在对某一区域多年生态格局动态变化研究方面,徐新良等在多期遥感图像支持下,通过对生态系统类型进行辨识,获得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分布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2004年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格局和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胡云锋等以中国北方干旱一半干旱草原的典型区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建立了1975-2009年长时间序列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数据库,分析了区域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在利用多源遥感影像研究生态格局研究方面,Xueyan Zhang和Terry L Sohl等人利用NDVI数据集开展长时间序列、大空间尺度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健康和生长态势研究,或者是在一些局部地区开展一些短时间序列的土地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研究。采用科学合理的理论和模型对土地资源进行分析,以此来合理地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高生态安全系数和扩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领域越来越得到研究学者的青睐。选择的白龙江上游、岷江上游、赣江上游和闽江上游典型易灾区:在生态服务功能、灾害风险评价和区划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分析其生态系统分布与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可为开展生态环境功能评估服务。
-
饮用水污染物短期暴露健康风险与应急处理技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著本书根据我国饮用水污染特点和污染物毒性特征,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附录A《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等所涉及的指标及近年来常见的环境风险污染物,遴选出约50种重要污染物。依据国际通用的评价框架和风险评估方法,结合污染物可能导致的健康效应,研究各污染物在不同暴露时长下的健康风险,为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应急期处置和管控以及公众用水指导提供技术支持
-
汽车排气的阶次噪声和气流噪声分析与控制刘海涛汽车排气噪声控制是整车噪声控制的重要部分,排气系统的开发已成为汽车领域的核心技术。由于国内该技术发展落后,排气系统的设计基本处于仿制阶段,尚缺乏系统的分析及匹配设计能力。研究排气噪声的分析、预测及快速设计方法,不仅对提升国内排气系统的自主设计能力和整车的噪声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控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汽车排气的阶次噪声和气流噪声分析与控制》综合利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试验等手段,从排气噪声中阶次成分的时域多分辨率提取、发动机源特性的识别、阶次噪声的控制及气流噪声的分析与控制四个方面进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为排气消声器的正向匹配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书中所提出的解决方法和模型对于实际工程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
中国喀斯特石漠化吴照柏,但新球,吴协保,刘世好,刘伟等 编《中国喀斯特石漠化》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综合治理情况、动态变化情况,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可为全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管理决策、法规政策制定、综合治理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
环境监测实验与实训指导邱诚,周筝 编《环境监测实验与实训指导》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突出环境监测技能的培养。《环境监测实验与实训指导》按实验实训模块编写,主要包括地表水监测、污水监测、环境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和生物监测等内容,以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为特色。《环境监测实验与实训指导》基本覆盖了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监测项目,建议教学时数为80学时。《环境监测实验与实训指导》共五章,涵盖34个实验实训项目(27个常规实验实训项目和7个基于非国标法的创新实验实训项目),内容包括:水、气、土壤和生物等环境要素中的污染物分析测定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大型分析仪器的操作使用及环境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体现了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
经济落后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刘晓靓 著《经济落后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落后地区地理分布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关系、经济落后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原因分析、经济落后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经济落后地区生态工业建设、经济落后地区生态林业建设、经济落后地区生态旅游业建设和经济落后地区生态城镇建设共8章内容。《经济落后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
-
大型地下污水处理厂构筑物设计与施工龙莉波,周质炎本书结合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对地下污水处理厂构筑物的设计、施工创新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是对大规模地下污水处理厂绿色快速施工的积极探索,也为类似大型地下构筑物设计施工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本书结合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对地下污水处理厂构筑物的设计、施工创新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是对大规模地下污水处理厂绿色快速施工的积极探索,也为类似大型地下构筑物设计施工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
东江流域水环境与水生生态研究杨扬,王赛,崔永德 著《东江流域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是作者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广州市科技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通过全面调查东江及其不同支流水生态特征和水质状况,结合历史资料撰写而成的。《东江流域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共分七章,内容涵盖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1~2章)介绍了东江流域的概况、水环境特征及水生态调查方法;第二部分(3~5章)对东江流域常见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进行分类鉴定,并附有彩色图片和对其生态特点的具体描述;第三部分(6~7章)介绍了如何应用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河流生态健康状况,以及如何利用Ecopath模型模拟水生食物网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雾霾防治模式与机制研究徐盈之 著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常态下我国雾霾防治模式与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5AJY009,结项等级:良好)的研究成果。本书主要在新常态背景下以雾霾防治为研究对象,借助雾霾污染物产生端的“源头控制”治理思想和雾霾污染物扩散端的“联防联控”治理思想,以我国雾霾污染的现状、形成机理以及关键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探讨污染物源头控制模式和跨区域联防联控模式对我国雾霾防治的作用效应,并通过科学设计雾霾防治机制进而实现我国雾霾污染有效防治的目的,为我国实现雾霾污染防治,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