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湖北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李平衡本书基于湖北生态环境治理现状,通过分析湖北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原因、具体内容以及实现方式,探讨了湖北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具体路径。本书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运用DEA模型对湖北生态环境治理效应进行评价,然后从体制机制欠缺、生态技术创新滞后、产业体系绿色化低、城镇化引发环境污染压力巨大、绿色生活方式形成缓慢等维度剖析湖北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现实困境。第二部分提出了湖北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架构,重点分析了湖北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政府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规政策体系与能力支撑体系。第三部分设计了湖北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保障机制。
-
相约城环携手前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七十载尘与土,回望烽火地理路;十五年云和月,守得城环坦途开。七十年风风雨雨,北大地理,已然是一部不可替代的历史画卷,被郑重地载入史册。从地理系到城环学院,从地理学一枝独秀到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多学科并举,一代代北大城环人秉北大百年传统、创学科今日特色,从1952年开始,用了七十年的光阴,终于写成了独属北大城环人的光辉篇章。本书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为庆祝北京大学地理学科建立70周年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建院15周年所组织的纪念文集。全书由30多篇纪念文章组成。
-
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实验汪磊、陈翠红 主编,王婷、卢媛 副主编《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实验》共包含28个实验,其中前15个实验主要介绍不同环境介质中各类常规污染物的监测方案和技术,后13个实验主要介绍环境监测和检测中的大型分析仪器应用方法。针对水体、土壤、大气、固体废物等主要环境监测对象,介绍了相关大型仪器的原理和应用,努力兼顾基本实验操作训练和前沿性的综合实验设计,旨在增强学生对环境监测及其涉及的大型仪器基础知识和实践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环境监测研究方案设计与综合实践能力。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环境监测实验、环境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材,还可供从事环境监测、仪器分析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
农田与草地碳交易项目监测及核算方法李玉娥等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改善农田水肥管理、优化草地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减少农田和草地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土壤固碳量。《农田与草地碳交易项目监测及核算方法》通过梳理全球碳市场农业项目减排固碳方法和规则,阐明了国内开展此类项目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了适用于碳市场的农业减排固碳项目监测和核算方法,提出了保护性耕作、可持续草地管理、农田氮肥管理、稻田节水灌溉4项方法学;编制了种植业机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为推动农业减排固碳项目进入碳市场、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教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著自1972年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最初的意识启蒙阶段,经历了环境污染蔓延和加剧期的规模化、综合化治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等阶段,逐渐发展到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思路上。为顺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趋势,对污染源监测的形式也由原来的政府主导为主的监督性监测转变到以排污单位为主的自行监测轨道上。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成为当今污染源监测的重要方式。
-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教程中国环境检测总站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全面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启了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
河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英]斯蒂芬·艾迪 (Stephen Addy), [英]苏珊·库克斯利(Susan Cooksley)人类对河流开发治理的不当导致河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以及河流功能退化问题。英国和爱尔兰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河流修复工作,遵循基于自然过程的修复理念。本专著针对河流和湖泊流域水生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介绍了在保护、修复水生生态系统时如何规划、筹资、实施和监测。内容取材于全球实践案例,综合生态系统修复、水资源管理等多方面专家的专业知识,探讨实践经验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对于从事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工作和推动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河流岸带湿地栖息地完整性评估刘静玲,尤晓光,史璇,马康,马家铭 著.
-
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成因与改良谢先军等 著《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成因与改良》采用水文地质和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多期次遥感监测和数据解译、场地试验、非饱和带-饱和带多水平监测与水盐运移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和演化规律、非饱和带水盐运移规律及影响因素、地下水咸化和土壤盐渍化形成机理等进行系统与全面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壤盐渍化特点,研发基于碎石毛细屏障的物理改良技术和土壤藻结皮生物改良技术,并进行大田试验,为读者提供较为全面的干旱区土壤盐渍化成因和改良研究案例,同时为河套灌区盐碱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农业增产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
水盐体系相分离成怀刚,程芳琴 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