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产品绿色核算吴安康本项目核算中,采用了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和分布式测算方法,以麻阳河保护区2021年林地一张图数据为基础,耦合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在该区域积累的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和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公共数据为依据,开展了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项的评估核算,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加了保护区旗舰物种(黑叶猴)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研科普价值的评估指标,最终构建了7项功能17项指标的麻阳河保护区森林生态产品核算指标体系,完成了物质量和价值量的核算。通过本次核算彰显了麻阳河保护区生态建设与保护成效,尤其是对黑叶猴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吴恒,胥辉 编本书在借鉴国外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方法及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吸纳了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技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生态建设、经营管理和生产实践的现实需求,总结分析了调查技术、抽样技术、模型技术、遥感技术和评价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以期提高调查监测的时效性、现势性、协同性以及监测工作的应变能力,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求。
-
银川市古树名木与重点保护树木资源苏东岩 杨晓艳 编古树名木是公共资源,也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需要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的理念和氛围,让古树名木展现盎然生机。书稿旨在宣传介绍银川市古树名木和重点保护树木的现状和保护情况,力求增强人民群众对自然文化遗产特别是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共建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为银川市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做出新贡献。书稿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记录了银川市三区两一市古树、古树群、名木和重点保护树木,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编撰,对其数量、种类、分布、生长状况、社会意义等做了系统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和生长状态的树木做了小结,借鉴成功案例的政策、策略、措施和方法等,提出了我市古树名木和重点保护树木的基本对策。本书适合从事生态保护、风景园林、历史研究、区域发展以及国土绿化整治等领域的管理、科研、工程技术和管理单位及生产一线人员参考。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 编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将有效保护和恢复东北虎豹野生种群,实现其在我国境内稳定繁衍生息;有效解决东北虎豹保护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效推动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创新,实现统一、规范、高效管理。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主要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设意义、理念、规划、发展情况、自然资源、人文特色等方面介绍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基本情况。希望本书能带领大家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
竹林扩张与碳氮循环张令《竹林扩张与碳氮循环》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围绕林业固碳和森林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增汇,以竹林扩张为切入点,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系统论述了竹林扩张不同阶段和不同林分类型、竹林扩张区域地上和地下凋落物分解、扩张管控等因素影响下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响应及机制。同时基于当前研究,针对未来竹林扩张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岭南中药牛大力郑小吉、赵斌、朱照静作者团队将关于牛大力的研究成果及收集到的历史与现代研究资料汇集成册,全面挖掘和整理本草医籍,除收集现代医药工作者对牛大力进行研究和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外,本书还融入了作者团队对牛大力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国内第一本全面系统总结牛大力的专著,内容包括牛大力的药用历史、生药研究、高产栽培技术、化学成分研究、药理作用及安全性研究、临床应用、药膳食谱。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未来牛大力的研究、应用与开发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白桦木材形成及分子调控王超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应用互补 DNA(cDNA)文库分析及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比较组学分析技术,从形成层相关基因的季节性表达,不同茎节木材形成相关基因表达,激素处理下木质部发育相关基因表达,以及应拉木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蛋白质及代谢水平的变化分析入手,建立系统的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木材形成的分子表达谱,揭示白桦木材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并从全基因组层面鉴定白桦木材形成相关基因,为白桦木材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数据基础,为白桦分子改良提供基因资源。
-
中国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固碳速率与潜力刘国彬 等本书介绍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背景、主要阶段、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并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了典型退耕树种的固碳特征与影响因子,阐明了退耕还林工程土壤固碳速率和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深层土壤固碳效应,进一步以甘肃、宁夏和河南三个地区为例分析了省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固碳效应,采用Meta分析揭示了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最后根据六个不同区域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固碳增汇技术途径与模式。
-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研究唐小平全书主体内容除绪论外,分为理论篇、布局篇、体制篇和案例篇,共计4篇18章。其中理论篇包括概念与内涵、自然保护地理论基础与构建中国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布局篇包括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自然生态地理区划、自然保护关键区识别、国家公园空间布局与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体制篇包括创建设立与规划设计制度、生态系统管理与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全民共享机制与特许经营制度、公众参与机制与社区协调制度、监测评估与投入保障制度,案例篇包括我国第一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建设的实践案例介绍。
-
防护林生态学朱教君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防护林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基于防护林生态学必须依托防护林工程而发展的特点,在明确防护林生态学基本内涵与范畴基础上,确定了防护林生态系统区划 /构建理论与技术、经营理论与技术、效应(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理论与技术等为本书的核心研究内容。全书共 5篇 11章,包括绪论篇(第 1章~第 3章)、防护林区划 /构建篇(第 4章~第 6章)、防护林经营篇(第 7章~第 8章)、防护林效应评估篇(第 9章~第 10章)和未来展望篇(第 11章)。《防护林生态学》属于应用生态学范畴,既是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基础理论与方法的创新、防护林学与生态学的学科交叉与融合、技术集成和应用系统的总结,也是新时代对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全面思考和凝练,更是自 20世纪 60年代以来,三代防护林人精神的传承和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