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
-
蔬菜生产崔兰舫,张桂丹 编《蔬菜生产》是园艺技术专业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成果教材。我们在编写过程中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目标,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中层和优秀的就业学生在学院召开“园艺技术专业教学研讨会”,通过研讨论证,确定学生一次就业岗位和未来发展岗位群,针对就业岗位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求,确定教材的学习目标。蔬菜生产是高职园艺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全书划分为蔬菜生产基础理论、蔬菜生产技能、蔬菜生产专题和蔬菜生产项目四个单元。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规律,在强化生产实践的同时,补充足够的理论知识,并体现分层教学理念,将蔬菜生产技能划分为蔬菜生产基本技能、蔬菜生产核心技能和蔬菜生产创新技能三个模块。匹配高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需要,设置更加合理的蔬菜生产项目。为适应企业要求学生具备“能吃苦、会管理、懂礼仪”的职业素养的需求,教材中融入了“思政园地”内容。《蔬菜生产》收集大量新品种、新技术,还可为广大农技人员和菜农提供参考。
-
华南地区常见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吴欣,袁月芳,李鹏初,金海湘,黄颂谊 编《华南地区常见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灌木与藤本卷)(精)》收录华南地区常用的园林灌木与藤本植物,包括乡土植物和引进国外的园林应用效果良好的植物,共61科140属213种。其中,灌木植物54科113属167种,藤本植物19科33属46种。《华南地区常见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灌木与藤本卷)(精)》科的排列,裸子植物按郑万钧(1978)系统排列,被子植物按哈钦松第四版系统排列,科内属种则按拉丁名字母顺序排列。重点介绍了植物的形态、分布、生长习性、栽培、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等。《华南地区常见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灌木与藤本卷)(精)》分为灌木植物和藤本植物两部分,以园林应用用途划分灌木和藤本,原则上以种编排,部分植物栽培种与原种在形态、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上差别较大,且在园林上应用广泛的,也会一并介绍。个别植物的原种因为观赏特性问题,在园林中基本没有使用,而栽培种使用较多的,该书则略去其原种只介绍栽培种。
-
中国林业植物授权新品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 编我国于199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称《条例》),1999年4月23日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根据《条例》的规定,国家林业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林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的受理和审查,并对符合《条例》规定的植物新品种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国家林业局负责林木、竹、木质藤本、木本观赏植物(包括木本花卉)、果树(干果部分)及木本油料、饮料、调料、木本药材等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的受理、审查和授权工作。国家林业局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十分重视,早在1997年成立了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导小组及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2001年批准成立了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及5个分中心、2个分子测定实验室;2002年成立了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2005年以来,陆续建设了月季、一品红、牡丹、杏、竹子5个专业测试站,基本形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机构体系框架。我国加入WTO以后,对植物新品种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林业植物新品种宣传,不断增强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并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扶持政策,推动了林业植物新品种权总量的快速增长。2019年林业植物新品种的年度授权量再次突破400件。这充分表明,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大幅提升了社会对品种权的保护意识,同时带来了林业植物新品种的大量涌现,这些新品种已在我国林业生产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方便生产单位和广大林农获取信息,更好地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和美丽中国建设服务,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2019年授权的439个林业植物新品种汇编成书。希望该书的出版,能在生产单位、林农和品种权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生产者能够获得所需的新品种,推椎广和应用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使林业植物新品种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
蔬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郭丛阳 编《蔬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主要从目光温室建造、土壤改良、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方法及灾害性天气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内容简明扼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适合广大农民朋友学习使用。期望通过应用标准化技术走出节水高效农业的新路子,为蔬菜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和丰富群众“菜篮子”起到帮助作用。
-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张志强,查同刚,王盛萍 等 著举世瞩目的黄土高原,横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自治区),历史上曾分布着以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为主的原生植被,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然而,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土地利用甚至掠夺性开发,加上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质地貌和生物气候条件,导致其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形成了沟壑纵横、梁峁起伏的破碎景观,严重制约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并对黄河中下游生态水文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重点工程,同时也是国内外学者的科研关注点。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黄土高原地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实施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生态工程,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入黄径流泥沙大幅降低,区域生态和社会生产力显著提升。然而,大规模植被恢复导致的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变化,必将引起区域气候一土壤一生物等自然要素的正负向反馈,进而导致从林木个体、植被群落、小流域以及中尺度流域的生态水文过程的变化。作为一门新生的交叉学科,生态水文学主要研究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在水循环的过程机理、驱动机制以及模型耦合等方面显示出学科的前沿性和优越性,并且在水循环的实践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关注。生态水文过程涉及大气一土壤一生物等繁多的要素,除各要素之间存在多向反馈作用外,生态水文过程还受到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表现出复杂的时空异质性与非稳定性。随着学科交叉的发展,生态水文过程逐步向“双向耦合”的模式转变,同时融入了生态原理、生态模型与时空尺度。融合恢复生态学和生态水文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水文过程,对于深入认识该区域植被恢复的生态水文过程,评价其生态水文效益,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
承德古树名木王江,牟广泽 编《承德古树名木(精)》力求融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体,收录了古树名木的名称、中文名、拉丁名、保护等级、基本信息及彩色图片,以及部分古树名木的特征、史料、传说、荣誉,同时对涉及属特征进行了描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读可赏,可品可藏,以期广大读者从中增长科学知识,领略大自然的无穷奥秘,获得美的享受,激发起热爱树木、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热情。同时该书也为林业科研、教学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科普书,无论对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愿《承德古树名木》能在管理保护、研究利用古树名木资源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
工业杀菌剂应用技术顾学斌,谢小保 等 著本书在简述工业杀菌剂定义、分类、霉腐微生物特性以及工业有机杀菌剂作用机理、适用法规、适用抗菌标准等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工业冷却水、油田回注水以及造纸、金属加工液、水性涂料、纺织、皮革、抗菌塑料、木材、海洋防污以及家化日化、消毒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各行业概况及生物腐败原因、途径和相应的微生物控制技术、防腐防霉评价情况等。本书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可供工业杀菌剂领域及相关行业科研、教学、生产、应用、销售及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本书亦是工业杀菌剂领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工具书。
-
农药兽药污染与健康周宜开 著,荆涛,杨书剑 编本书分为“农药污染与健康”和“兽药污染与健康”两篇,全书在收集、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上,结合我国及各位编委的科研实践经验,对有机氯农药污染、有机磷农药污染、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污染、抗生素污染、合成抗菌药物的污染、激素类兽药污染、β-受体激动剂污染、镇静剂类药物污染、抗寄生虫药物污染与健康的影响作了较系统全面的介绍。希望让全社会对农药和兽药残留及所致健康影响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
耐旱植物300种刘东明,李新杰,王向平 编《耐旱植物300种(精)》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的技术人员在全国范围进行耐旱植物调查并在高速公路边坡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前人的研究资料编写而成。共收录耐旱植物300种,内容包括每种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分布、生态习性、栽培要点和景观应用等。该书鉴定力求准确,描述简明扼要,图片清晰,是一部集实用性、科学性与科普性于一体的著作。
-
广东惠东白盆珠保护区植物王远,肖静《广东惠东白盆珠保护区植物》收录了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野生维管植物共1293种(含种以下单位),隶属于195科635属。科的排列,蕨类植物按秦仁昌(1978年)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钓1975年系统,被子植物采用《Flora of China》处理的中文名及拉丁学名,并按哈钦松(1934年)系统排序,少数类群按新研究成果稍做调整;属、种按拉丁文字母顺序排列。科名前的数字为各系统科号。前面有*号的为栽培种。内容包括植物中文名、科名、拉丁学名、别名,主要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及地理分布,并附特征简介。书中配有大量彩色照片,均由编者及调查团队野外调查时所拍摄。为便于读者查对,书后附有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