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
-
樱桃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燕继晔,张玮,王山宁 编本书年来国内樱桃病虫害研究取得的展为主,结合了国外相关报道,提供了我国樱桃上的48种病虫害典型特点、发生规律和技术,为读者准确识别病虫害种类行防控提供了便利。
-
海南红树林修复手册许玮,刘家玲 著海南是我国主要的红树林分布区之一。海南红树林由于历史上围海造田、挖塘养殖、水体污染等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人为破坏,导致红树林面积减少、林分质量下降,亟需修复。本书介绍了海南省红树林湿地现状、红树林修复的主要目的及原则,在多年野外调查与研究基础上,结合红树林育苗、造林修复等经验,总结了红树林造林树种选择与育苗技术、红树林种植技术、滩涂造林整地与防护措施、退塘还林与退化红树林的修复技术、红树林生态修复的监测方法与评价指标。
-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刘晓娟 编基于在该地区多年的实地调查积累,经鉴定、整理和编辑,《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保护区境内分布的主要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呈现给读者,旨在激发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并为保护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简便实用的工具书。书中共收录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科47属78种2变种。
-
水生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手册谢贻格 著水生蔬菜是蔬菜中的一个分支,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水生蔬菜栽培历史悠久,不仅易于种植、运输和贮藏,而且大部分品种可以用来填补旱生蔬菜淡季供应缺口,丰富蔬菜品种。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工作,作者对“苏州水八仙”等八种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防治理深入研究,基本摸清了“苏州水八仙”主要病虫害田间消长规律,并确定了防治对策,制定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高效低残留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控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本书为以上内容的技术总结,希望本书能对水生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与深化起到一定作用,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做出贡献。
-
杜鹃花贾麦娥本论文集中国花卉协会杜鹃花分会主编,将收集改革开放至今的40余年间已发表的杜鹃花科研成果与发展历程论文40余篇,同时征集近年来杜鹃花**科研论文20篇及杜鹃花新品种介绍40个,将两者汇编成集,于2021年4月扬州世园会杜鹃花展期间出版发行。有处于杜鹃花养护一线的人员写成的极接地气的实用论文,也有科研院所及高校研究人员所做的科研论文,对于总结与梳理我国40多年来杜鹃花的发展具体积极意义,并可由此展望杜鹃花未来的发展趋势。
-
农药的前世今生周普国,胡义萍 编农药在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保障着粮食和农业生产安全。本书为全彩图书,卡通连环画的形式,把农药以拟人的方式,从其诞生到其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出来。本书图文并茂地将农药的前世与今生浓缩为一部极简史,供大家阅读参考。
-
现代甘蔗病害抗病性精准鉴定与防控技术黄应昆,单红丽 编本书以科学准确的文字说明,对甘蔗生产中普遍发生的10种主要病害,提供了系统的精准识别、抗病性精准鉴定和经济有效的精准防控技术,有利于甘蔗技术员和蔗农指导生产实践,提高病害精准识别、抗病性精准鉴定水平及抗病育种效率,科学推广应用经济有效的精准防控技术,有效控制病害传播蔓延和大发生流行,确保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
-
延庆保护及入侵植物李凤华,史常栋,陈春杰,崔少怀,吴广庆 著本书共收录***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北京市一级保护植物4种,北京市二级保护植物76种,延庆区重点关注植物13种,延庆区入侵植物4种。本书详细介绍了分布于延庆区境域内保护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境分布特点,并配有物种的个体、局部和生境照片,为读者鉴别保护植物提供了便利,分析了每个物种的致危原因,并提出了保护意见和保护措施。本书还收录了延庆区境域内常见的4种入侵植物,分别是黄花刺茄、刺果瓜、意大利苍耳、少花蒺藜草,详细介绍了其形态特征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
原色马铃薯病虫害与失调症诊断与防控手册[英] 斯图尔特·威尔 等编,刘孟君 译本书内容涉及常见于马铃薯的重要病虫害与失调症,不仅对其症状、世代循环、分布以及危害性进行了简洁明晰地阐述,而且还提供了防控建议。书中235幅高清照片,有助于读者快速确诊各种病虫危害和失调症危害,可供世界各地马铃薯生产、拉运与贮藏等行业的专业人士和相关专业科研人员、管理者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
植物诗歌图鉴图集陈明林 著“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指的是山茱萸还是吴茱萸?“青青园中葵”中的葵指的是什么?今兰和古兰是否一样?田氏分家、画荻教子、羯鼓催花的典故与植物关系如何?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新。诗、词、歌、赋等古典文学作品,承载了千百年的文化积淀,记录了古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时至今日,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阅读古典诗词,常常能带给我们沁人心脾的美感享受及情感触动。中央电视台于2016年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引起了热烈反响,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此背景下,许多大中专院校、中学及小学也积极开展了学诗词、背诗词、赏诗词的学习活动,营造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在浩瀚的诗词海洋中,写景的诗词占有极大的比例,古代诗人常常借景烘托气氛、营造意境或抒发感情。其中,常入景的便是各种植物。有直接描写植物特征的,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或“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有描写植物物候的,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也有借植物表达情感的,如“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或“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然而,古时的文人墨客并没有植物分类的概念,描述人诗的植物多数时候都是泛指,概括起来无非是“花花草草”。为了更好地讲解诗词的内容,理解诗词的意境,将古诗词中描述的植物与我们日常所能见到的植物有机地对应起来,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领域。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明林教授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尝试。陈明林教授作为一名植物学工作者,常常为广大师生解答关于古诗词中的植物名实问题,在此过程中,澄清了许多关于植物身份的误读,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结合自己的植物分类学知识及文学修养的基础上,进而编纂了《植物诗歌图鉴图集 花香四野,诗竞芳华:诗歌植物图鉴》一书。在《植物诗歌图鉴图集 花香四野,诗竞芳华:诗歌植物图鉴》中,作者对三百余首古诗词中的植物文学意境进行了赏析,对其中的植物名称进行了辨识,并分门别类进行了总结,为学习和赏析关于植物的古诗词提供了一本难得的工具书。全书共计122篇,涉及相关植物三百余种,作者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对许多近缘种或相似种进行了形态学的比较,着重澄清了易于混淆的植物种类,因此该书也可作为常见植物分类的一部工具书。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有很多精美的植物图片,绝大多数都是作者积二十年之功亲自拍摄而来,直观而形象,因此该书也是一本优秀的植物摄影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