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农艺学)
-
实用农产品和食品保鲜技术手册孙企达等编著本书共分十二章,前九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果蔬、切花、肉类、水产品、禽肉、蛋和乳等农产品和食品的低温保鲜、速冻保鲜、真空冷却保鲜、气调储藏与气调包装等各种保鲜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用技术、工艺以及应用实例;后三章主要介绍小型冷库、真空冷却装置、气调包装机和食品真空冷冻干燥装置等主要保鲜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指标、具体实例和实际应用。本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可供从事农产品和食品生产、储运和保鲜加工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及有关的大专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师生阅读参考。
-
农业推广学汤锦如暂缺简介...
-
2005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本书收录了2005年50个主导品种和20项主推技术。希望能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
-
高原干旱气候作物生态适应性研究邓振镛编著本书较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高原干旱气候作物生态适应性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了6种粮食作物、5种经济作物、6种特色作物、4种中药材和5种瓜果作物的高原干旱气候生态适应性,探讨和研究了现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农业种植结构性调整、作物干旱气候生态适生种植区划服务系统和防旱减灾技术,是一本资料翔实、内容完整、针对性强、实用性好、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生产实践意义的专著。可供农业,林业,畜牧业、园艺、经济、国土、气象等方面工作的各级领导、管理人员、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学科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
粮食储运安全与技术管理王若兰主编;王焰等编写简介 本书共分为八章,全书系统论述了粮食在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并分章节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粮食的物理、生理、生态及储藏等特性;目前我国常用的粮食仓库的类型特点和围护结构及组成形式;粮食储运过程中重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和措施;与粮食储运安全相关的主要微生物类群、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粮食储运防霉技术;目前在粮食储运中常用的干燥、通风、气调和温控等技术;粮食储运中的检测技术,包括温度、水分、湿度、气体成分、害虫、粮食质量及品质等方面的检测技术;粮食运输的方式、粮食运输管理及粮食物流系统;粮食储运中的直接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与预防、防护措施。本书是从事粮食、食品储运技术人员的专业用书,并可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粮食、物流、农业、工商管理等专业方向大、中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以及相关专业科技及管理人员的重要参考用书。 目录目录 第一章 粮食特性1第一节 粮食的物理特性1 一、粮堆的散落性1 二、粮食的自动分级3 三、粮食的孔隙度5 四、粮食的热特性7 五、粮食的吸附性和吸湿性9第二节 粮食的生理特性12 一、粮食呼吸作用12 二、粮食的生活力和休眠14 三、粮食的后熟作用15 四、粮食的发芽率和寿命15第三节 粮食储藏生态特性16 一、生态系统16 二、三温和三湿18 三、粮堆发热18 四、粮食储藏中的结露19第四节 粮食的储藏特性20第二章 粮食储藏的仓型与围护结构22第一节 粮食储藏的常见仓型22 一、不同储粮生态地域适宜仓型22 二、我国的主要仓型及特点24第二节 粮仓的围护结构37 一、储粮围护结构的类型及组成37 二、各种围护结构的特点及技术参数43第三章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46第一节 重要储粮害虫及其生物学46 一、危险性害虫46 二、蛀食性害虫51 三、其他重要害虫59第二节 储粮害虫的预防措施68 一、改变储粮环境清除害虫感染源69 二、利用杀虫剂清除空仓和器材中的害虫69第三节 储粮害虫的非化学防治70 一、温控防治技术70 二、气调防治技术74 三、电离辐射防治技术77 四、生物防治技术79第四节 储粮害虫的化学防治87 一、储粮保护剂及应用技术87 二、储粮熏蒸剂及应用技术93第四章 粮食储运的防霉技术106第一节 粮食储运安全相关的主要微生物类群106 一、曲霉类霉菌108 二、青霉类霉菌112 三、其他霉菌113第二节 粮食微生物活动的一般规律116 一、粮食储运期间霉菌含量变化的一般规律117 二、储粮霉变发生的一般规律118 三、主要粮食品种的微生物学特点119 四、微生物对储粮品质的影响121第三节 粮食储运防霉技术124 一、粮食储运防霉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124 二、粮食防霉的早期预测127 三、常用的粮食储运防霉技术128第五章 粮食安全储藏技术134第一节 粮食干燥技术134 一、粮食干燥的意义134 二、国内外粮食干燥机现状135 三、粮食的湿(热)物理性质137 四、湿气体的基本知识139 五、湿气体的I-d图142 六、粮食干燥机理143 七、影响干燥粮食品质因素的分析146 八、传热的基本方式150 九、粮食干燥机分类150 十、粮食干燥系统主要组成151 十一、粮食干燥机主要组成152 十二、干燥介质在系统中的流动顺序158 十三、供热系统158 十四、粮食干燥机生产管理160第二节 储粮通风技术165 一、粮堆机械通风的概念165 二、粮堆通风目的165 三、粮堆机械通风的分类166 四、粮堆机械通风系统169 五、通风方法169 六、粮堆通风系统的主要参数171第三节 气调储粮技术174 一、自然密闭缺氧储藏175 二、“双低”和“三低”储藏175第四节 温控储粮技术177 一、高温储藏177 二、低温储藏178 三、准低温储藏179 四、谷冷机低温储粮179 五、地下储粮及地下粮仓180第六章 储粮安全检测技术182第一节 粮食温度检测技术182 一、粮食温度的变化规律182 二、粮温检测的意义183 三、粮食温度计检测183 四、数字式电子测温仪检测183 五、微机巡回测温仪检测184第二节 粮食水分检测技术186 一、粮食水分的变化规律186 二、粮食水分检测的意义186 三、粮食水分的测定技术187第三节 湿度检测技术191 一、湿度检测的意义191 二、湿度检测技术191第四节 气体成分检测193 一、粮堆中的气体成分检测的意义193 二、气体成分检测技术194第五节 储粮害虫检测195 一、直观检查法195 二、取样检查法195 三、诱集检查法198 四、其他检查方法200第六节 粮食质量和品质的检测202 一、样品的抽取、制备和保存202 二、粮食质量和品质的检测指标207 三、粮食质量和品质检测方法213第七章 粮食运输安全与管理技术237第一节 我国交通运输业及粮食运输发展概述237 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37 二、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与建立237 三、我国粮食运输的发展237第二节 粮食运输方式241 一、粮食包装运输241 二、粮食散装运输244 三、粮食集装箱运输249第三节 粮食运输管理252 一、粮食运输的基本原则252 二、粮食运输计划252 三、粮食包装物及铺垫物252 四、粮食发运254 五、粮食接收256 六、粮食中转258 七、粮食运输责任划分259 八、粮食运输定额损耗263 九、粮食运输事故及处理265第四节 粮食物流系统及其合理化268 一、物流产业与现代物流268 二、粮食物流及其合理化269 三、发展粮食物流的意义271 四、影响粮食物流发展的因素272 五、粮食运输合理化274 六、粮食物流系统的规划277第八章 储粮安全生产284第一节 粉尘爆炸及其预防284 一、粉尘爆炸的条件284 二、粉尘爆炸的预防285第二节 储粮化学药剂的安全使用287 一、储粮化学药剂的安全管理287 二、储粮保护剂的安全使用288 三、储粮熏蒸剂的安全使用289第三节 气调储藏的安全防护292 一、供气装置的安全管理292 二、气调储藏装置的使用安全292 三、气调储藏的安全防护293第四节 仓储作业的事故预防293 一、消防293 二、灾害天气的防范294 三、机械作业的安全294 四、仓房进、出粮的安全294主要参考文献296
-
绿色农副产品生产、流通、消费指南徐柏园,李江华编著本书是《全国城市农贸中心(批发市场)联合会农产品批发市场理论丛书》之一。本书共分中国的食物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绿色农产品市场培育、“农改超”与农贸市场升级换代、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三绿工程”与科学膳食七章,主要介绍21世纪食物安全的绿色农产品市场(批发和零售)培育和认证、涉及城乡居民千家万户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以及“从农田到餐桌”的绿色安全生产、绿色流通和绿色消费三方面的内容,书后还附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最新政策、法规和标准。本书可供农产品市场(批发和零售)提档升级、绿色市场(批发和零售)培育以及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培训教材之用,尤其适合作为各级政府在制定食品安全生产、流通、消费宏观决策、制定方针参考、亦可供科研单位、中高等院校食品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本书也可作为关注绿色消费、健康和科学膳食的城乡居民家庭提高健康知识水平的科普书籍。
-
农作物生产技术与实训赵凤艳本书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推荐的高职高专农林业技术类专业教材,供各类高职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技师学院等相关专业使用。本书共分8个模块49个课题,内容主要涉及:农田耕作、土壤障碍诊断与肥水管理、农作物田间诊断与管理、农作物产品的品质鉴定、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技能等。本书也可作为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
-
江苏省农产品清洁生产创新研究与实施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农产品清洁生产是建立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基础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产方式。江苏是我国经济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压力日益加大,与此同时,江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形势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对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既受到国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压力,又遭遇国外"绿色"壁垒的限制,在出口贸易中面临着更高的准入要求。这就迫切要求农业生产对原来非清洁的生产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推进农产品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因此,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在农业领域开展清洁生产,既是新形势下江苏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农产品清洁生产,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工作。2002年,我省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农产品清洁生产开展攻关研究,着力探索和完善农产品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经百余名科技人员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设及产品认定认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的编制和审定、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建立,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基本完成了预定目标和任务。在研究成果中,既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又有对现有技术的整合,形成新的技术体系;既有对现有工作的成熟经验总结,又有创新思路的探索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这为提高江苏农产品质量水平,加快江苏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新无止境。愿通过本书的编辑出版,为省内外开展农产品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交流经验提供渠道。同时,也希望江苏农业战线广大科技人员,对此项工作继续深化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全省进一步推广应用,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作出应有的贡献。
-
应用动物营养学伍喜林,陈贵才 著动物营养学对于饲料工业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二者的结合点即为应用动物营养学。本书是国内外动物营养领域的资深专家就饲料工业与动物营养领域结合较为紧密的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力求做到研究前沿和实际应用的结合。动物营养和实际生产应用结合点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本书对这些结合加以剖析,对于加快动物营养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提供平台,力争突破科技和应用可行性之间的障碍,有效地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中国耕作制度70年王宏广等著详细说明:本书回顾了1961—2003年世界农业发展和耕作制度演变的过程,以及1949—2003年中国农业的发展过程;通过大量数据资料、典型调研、专家走访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系统总结了1949—2003年中国耕作制度的演变过程和演变规律,预测了未来15年中国耕作制度的发展趋势。本书可作为从事宏观农业研究、教学、管理和决策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对基层农业图书目录序前言第一篇 世界与中国农业发展第一章 世界农业发展第二章 世界耕作制度发展第三章 中国农业发展第二篇 耕作制度历史演变规律第四章 中国耕作制度现状和演变过程第五章 中国耕作制度演变规律第六章 一熟耕作区耕作制度演变规律第七章 二熟耕作区耕作制度演变规律第八章 三熟耕作区耕作制度演变规律第九章 黑龙江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第十章 天津市耕作制度演变规律第十一章 河南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第十二章 湖南省耕作制度演变规律第三篇 耕作制度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三章 中国耕作制度未来发展趋势第十四章 黑龙江省耕作制度发展趋势第十五章 天津市耕作制度发展趋势第十六章 河南省耕作制度发展趋势第十七章 湖南省耕作制度发展趋势第四篇 耕作制度理论、实践与发展对策第十八章 超高产理论研究与技术探索第十九章 高产高效耕作制度典型模式第二十章 耕作制度发展战略对策附录1 世界农业发展数据汇编(1961—2003年)附录2 中国农业发展数据汇编(1949—2003年)附录3 中国耕作制度区划县(市)名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科技工作者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