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
-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刘宾 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强化监督执法的技术前置,做好农产品监测工作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三农发展。本书以山东省农业厅开展的蔬菜、水果、食用菌、粮油、中草药等农产品为重点对象,针对当前农产品中备受关注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等参数,对方案制定、抽样、样品制备、保存、换样、检测技术、结果汇总、分析报告、后续处理等监测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系统论述。供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主管部门、检测机构等参考使用。
-
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夏莉,马兰,李宝伟 著本书内容包括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和外延、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绿色生态品牌建设行动、减量化生产资料的农业循环技术、再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与实用技术、作物的间作套种技术、农田残膜污染治理行动、自然资源保护、固态环境污染的防治等内容。本书符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对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积极作用。本书语言精练朴实,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适宜于农民培训、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和农业生产者阅读。
-
农史研究一百年王思明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又名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是一个以研究、传承中国农业历史文化为宗旨的专业学术机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20年创建的金陵大学农业史资料组。1955年7月,经农业部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后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学院共同领导。 2020年是中华农业文明院建院100周年。 本书通过回顾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的百年发展历程,对史实和影像进行梳理,展示了百年农史研究的发展历程。既有农史研究的专家介绍、也有农史研究的成果梳理,还有逐渐形成的农史研究体系和经典文献典藏。是首部农史研究史,也是农史研究史的开端,有重要的史实价值和学术价值。
-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农业大学本书从国内外有机产业发展新形势、我国有机产品生产概况、分布区域及发展趋势、国内与国际有机产品产值与贸易、有机产品质量监控状况、中国有机产品潜力分析六个方面,详细地总结和分析了2017年度中国有机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对我国有机产业整体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本书适合有机农业研究单位、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企业等相关单位的人员阅读。本书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编写,数据准确,内容权威,是中国有机农业领域的年度产业报告。
-
农用地膜应用与污染防治技术张宪光,徐青蓉,段奕 著农用地膜是指直接覆盖于栽培畦或近地面的薄型农膜。它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具有增温、保墒等功能,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重使用、轻回收,残留地膜不容易分解,对土壤和环境污染严重,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此,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推进地膜污染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本书首先对农用地膜进行了概述,包括农用地膜的种类、农用地膜覆盖的作用、农用地膜的发展与应用等内容;其次分别介绍了东北、西北、华北、西南的农用地膜主要农作物的应用技术;接着介绍了农用地膜污染的影响及成因;最后阐述了农用地膜污染防治途径。内容丰富、语言通俗、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农业农村部兰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长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董鹏程,李润林 著全书内容共包括6章。第一章介绍了观测站的基本情况,观测任务,研究方向、观测研究和数据共享;第二章介绍了地面观测场的设施的布置,观测场内仪器设施基本情况、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软硬件、日常工作和维护、数据采样和算法以及收集整理的部分气象观测数据;第三章介绍了植被演替概念、植被演替观测场开展的工作、植被演替研究方法、生态学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数据的表示和数据的检验。第四章介绍了生物观测场中采集的土壤养分监测数据和生物监测数据以及收集整理的部分土壤盐分和水分数据;第五章介绍了水土流失观测场基本情况、径流场管理维护和数据采集。第六章介绍了空气质量监测的方法和总结整理了(2014-2018年)的空气质量指数数据。
-
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疾病防治手册侯杰,黄慧光,邱洪英 著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而给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后果的祸害。农业自然灾害就是指影响农业生产正常进行和对农作物收成起破坏作用的自然灾害。现在农民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也有一些家庭的经济基础还是比较薄弱,很难经得起比较大的打击,尤其是重大的疾病方面要及早发现治疗。本书介绍了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疾病防治方面的知识,内容包括:旱灾的防御与补救措施、风灾的防御与补救措施、雪灾的防御与补救措施、洪涝灾害的防御与补救措施、地震灾害的防御与补救措施、森林自然灾害的防御与补救措施、内科疾病、外科疾病、中毒性疾病、皮肤病等。
-
作物长势与土壤养分遥感定量监测及应用叶回春,黄文江,孔维平,黄珊瑜 著农田作物长势与土壤养分信息获取、解析是精准农业实施的前提与基础,是突破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应用发展瓶颈的关键。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GNSS)组成的“3S”技术、地统计学技术等地学空间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农田信息的快速获取与解析提供了有效手段。本书从农田作物长势与土壤养分主要参数监测及应用的实际需求出发,系统阐述了农田信息获取和精准施肥理论与方法、农田作物长势参数遥感监测模型、农田土壤养分参数遥感监测模型、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空间预测方法及农田养分资源变量管理等关键技术。本书共分为9章。第1章农田信息获取及精准施肥理论与方法、第2章作物叶面积指数遥感监测研究、第3章作物叶绿素含量遥感监测研究、第4章作物类胡萝卜素含量遥感监测研究、第5章作物氮素含量遥感监测研究、第6章农田土壤养分参数遥感监测研究、第7章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空间预测方法研究、第8章农田养分参数资源变量管理技术研究、第9章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田信息获取与精准施肥研究展望。
-
河北省石家庄市耕地质量评价与改良利用张瑞芳,李娟茹,王红,李旭光 著《河北省石家庄市耕地质量评价与改良利用》是基于石家庄市17个参评县(市)区的耕地立地条件,土壤类型和理化性状,土壤养分状况等,严格按照《耕地质量划分规范》(NYT2872-2015)和《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1634-2008)要求,结合河北省统一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方案》、《耕地质量技术规范》和耕地综合指数划分标准的要求等对石家庄市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良利用措施。《河北省石家庄市耕地质量评价与改良利用》共6章,主要包括石家庄市17个参评县(市)区耕地立地条件、土壤类型和属性、耕地质量评价、中低产田改造、耕地资源合理利用等内容。书中系统的反映了石家庄市耕地质量等级分布、耕地空间和属性特征、耕地质量状况水平,为全市耕地规划利用、农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海河流域农田增效减负与清洁生产技术研发与示范张爱平,张晴雯,潘英华本书主要针对海河流域粮食增产稳产需求压力下带来的水环境问题,围绕海河南系平原河网区典型农田开展增效减负与清洁生产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本书在分析海河南系典型农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氮磷迁移转化特征和典型作物需肥规律的基础上,以精减肥料用量、丰富肥料类型、优化肥料结构及改进施肥方法为核心,对传统施肥模式进行改进;同时,以土壤碳氮关系为理论依据,以农业有机废弃物还田促进农田地力提升以及微生物氮磷活化为技术核心,通过秸秆还田,添加生物炭、有机肥以及微生物菌剂,扩大土壤库容,提升土壤缓冲性能,实现以碳调氮、培肥土壤、用养地相结合的目的;另外,综合考虑海河南系平原河网区土地盐碱化的地域特征,选择灌溉水源、灌溉方式,同时结合肥料运筹技术和土壤调理剂,辅以物理手段,实现水肥盐协同增效,节水保墒、抑盐增肥,促进农田提质增效,形成了基于氮磷盈余基准的肥料运筹技术、以碳调氮为核心的土壤库容扩增技术,以及水肥盐协同高效的农田增效减负技术等关键技术。本书适合从事农田水利灌溉、农作物研究、农业工程领域的管理、科研、技术人员参考,也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