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
-
新时代乡村旅游地流动空间特征与机理刘传喜 著本书依托以浙江为主的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实践与经验,从新农人这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流动空间理论工具重新审视乡村地旅游空间,探索乡村旅游地流动空间的构成要素、空间形态以及其形成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并从社会学、地理学、农村经济学等多学科交融角度阐释乡村旅游地的社会行动者——新农人通过巢状市场形式动态构造空间过程的内在逻辑及其社会建构,分析流动空间对乡村旅游地物质空间、文化空间和社会空间产生的影响,从而构建一个有效揭示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及文化互动规律的乡村旅游地流动空间理论框架。本书系江西科技示范大学著作出版资助基金项目。
-
砌筑工李兵,胡儒栋 著砌筑工程作为建筑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高层建筑工程当中也占据着举重若轻的地位。优秀的砌筑工程对于整个高层建筑来说,都是能够极大程度提升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质量的关键步骤。本书结合农民工实际情况,系统地介绍了砌筑工的基础知识,以及工作中常用材料、机具设备、基本施工工艺、操作技术要点、施工质量验收要求等,主要内容包括砌筑工的执业基础、砌筑材料、砌筑入门与基本功、砌砖工程、砌石工程、小型砌块砌筑工程、屋面瓦铺挂、地下管道排水工程的施工、地面砖铺砌和乱石路面铺筑等。本书注重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为建筑行业注入活力,提高人员操作水平,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使其从建筑行业的从业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技术高手。
-
现代农业水肥一体化新型实用技术研究曹慧,赵静 著目前,水肥资源约束已经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水肥一体化发展是实现节水、减肥、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资源消耗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本书系统地叙述了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的理论、灌溉设施、各种设施施肥方法,详细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体列举了在蔬菜、果树等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和科学管理。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科学实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反映了当今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新型研究成果、技术水平和先进经验,适合农技推广技术人员、蔬菜企业技术人员、专业菜农、肥料企业和灌溉企业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
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间套作种植技术李隆 编间作套种我国传统农业的精髓之一,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种植技术,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措施。间套作能够高效利用土地,提高光、热、水、肥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化肥施用量和化学农药使用等。该技术在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大面积推广,为该地区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间套作种植技术/农业生态实用技术丛书》对河西走廊灌区和甘肃宁夏沿黄灌区生产中常见的间套作模式(如大豆/玉米间作模式、小麦/大豆间套作模式等)进行了总结,阐述从种到收的关键种植技术及其经济效益。《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间套作种植技术/农业生态实用技术丛书》为实用技术类图书,可操作性强,图文并茂,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户及农民实用的指导书,可供广大农民和农村技术推广人员学习使用。
-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发展报告池敏青 著《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发展报告(2019)》,对2018年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映与分析。本书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内容翔实,旨在为领导和社会各界全面了解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发展情况和进行决策分析提供参考。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是以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技术和公益服务为主要任务的科研机构,是政府协调社会科技发展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是社会科技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有着不可代替的社会价值。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公益类科研院所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对象之一。近年来,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科技队伍建设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公益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为推进福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上述背景,为了及时、全面、客观地反映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和重要科研成果进展情况,形成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宣传、交流窗口,树立科研院所品牌形象,作者组织编制《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发展报告(2019)》,对2018年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映与分析。本报告力求做到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内容翔实,力求为领导和社会各界全面了解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发展情况和进行决策分析提供参考。
-
乡村景观评价及规划林方喜 著乡村景观形态丰富,尺度多样,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乡村景观规划不仅要关注乡村建筑,还应该关注农田、林地等景观要素,它涉及美学,产业和生态等方面,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集成多学科知识与技术,才能营造出诗意的乡村,从而推动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福建位于中国东南部,既有绿水青山,又有碧海蓝天,是中国景观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山海川岛的地形造就了多变的空间,温暖湿润的气候孕育了葱郁的植被,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本书介绍了一些国外的乡村景观,希望能带来一些启示,主要内容则以福建省内的乡村景观为对象,分析了聚落景观、色彩景观和农业景观,并选入了一些乡村景观评价和规划案例,希望能对乡村景观规划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士有所参考。
-
山区生态循环农业与乡村扶贫联动发展探索陈华,刘朋虎,罗旭辉,林怡,詹杰 ... 著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除了本书前言之外,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篇,包括一章内容,主要阐述宁德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以及本书编制的主要目标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理论篇,包括二章内容。一是在对脱贫乡村成功的特色产业案例调研基础上,研究产业开发和乡村建设融合的内在机制,从农村农业改革、“三链”重构、技术创新及运用、政府引导与市场开发、政策支持等方面探索特色产业开发与乡村扶贫联动发展的路径。二是深入分析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山区乡村科技扶贫的理论基础、模式构建和技术对策,分别从整体发展思路、重点建设工程、具体技术对接3个角度提出6大耦合环节、6大攻关方向、6项研发重点的协同创新要求与对策。第三部分是技术篇,包括四章内容。每一章为一个技术专题,总结技术攻关进展与应用成效。通过技术协同攻关与集成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与资源特色,形成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格局,包括农菌有效结合与菌渣循环利用技术体系的构建与示范、山地果园生态种植与高值技术体系的构建与示范、高效设施农业系列装备研发与蔬菜标准化生产集成示范及农业废弃物加工与高值开发技术集成示范等。第四部分是总结篇,包括二章内容。从宁德地区山区乡村农业生产变化、农业科技需求、农技供需主要矛盾方面进行山区乡村农业科技社会服务机制研究,以“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团”、“科技小院”“专家大院”模式,在宁德地区因地制宜,提供技术支持,扶持区域支柱产业,培育骨干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等多元化的科技扶贫主体,完善符合地区实际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并阐述推广生态循环农业与助力乡村科技扶贫的经验与启示,以点带面地总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与实施科技扶贫的经验,从而提出联动发展的整体思路与具体对策。
-
柬埔寨农业调研报告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著为落实国家领导人对外承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切实落实,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等主管部门的领导、指导与大力支持下,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承担了援柬埔寨高级农业专家顾问项目,分别于2016年、2018年和2019年选派三批12名农业专家赴柬开展援助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的任务部署,三批专家在外期间对柬农业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编写了《柬埔寨农业调研报告》。《报告》介绍了柬埔寨农业发展概况、中央与地方农业部门机构职能,描述了柬埔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橡胶产业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发展现状、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挑战、提出了对策建议,并对加强中柬农业产业合作提出意见建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调研报告涉及的看法不代表政府部门,是专家从专业角度和工作实践得出的体会。《报告》在一定范围内填补了国内关于柬埔寨农业数据和信息的空白,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实用性,对今后援柬农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并将为中柬农业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一定的基础。
-
木霉菌调控玉米耐盐碱机理与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付健 著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中大量增施化肥及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导致农田土壤盐碱化程度日益加剧,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而松嫩平原作为我国主要的玉米产区,同时也是全球三大盐碱土壤集中区域,盐碱土壤正在严重威胁该地区的玉米生产,威胁粮食安全。因此,本书稿以寒地盐碱土壤为例,利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及植物促生领域的生防微生物—木霉菌,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两种方法分别介绍了木霉菌对寒地盐碱玉米促生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其中盆栽方法从玉米生长发育、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离子平衡、光合荧光特性及氮代谢等角度分析了寒地盐碱土壤胁迫下,不同浓度棘孢木霉调控玉米耐盐碱机理;进一步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寒地盐碱土壤条件下不同浓度棘孢木霉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养分活化的影响,并明确动态变化规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初探。该书稿内容为研究寒地盐碱玉米根际土壤微生态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挖掘棘孢木霉调控下寒地盐碱玉米地下部生物学潜力、盐碱土壤资源高效利用、发展环境友好型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天然橡胶资源供给安全研究江军,张慧坚,王俊峰 著本书是一部深入探讨天然橡胶信息资源管理与决策的著作。全书首先界定了天然橡胶信息资源的含义、信息的组成、信息的分类以及信息资源特征;然后,从决策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天然橡胶信息资源采集、组织、处理、检索、转换、信息资源框架与标准,从而保证有关人员在决策过程中,充分、科学、有效、合理地使用天然橡胶信息。本书可供天然橡胶产业研究者和信息资源管理学者的理论参考,天然橡胶信息技术实践人员和广大信息资源用户的工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