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
-
环境的空间连续变异与精准农业谢高地、陈沈斌环境因子在小的空间尺度上也具有普遍的连续变异性,认识这种变异性和发展与之相应的变量投入或精准管理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环境的空间连续变异与精准农业》在总结多年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空间尺度资源环境信息采集、各要素关系及变量精准管理作业图制作原理,空间信息采样设计及分析的数学原理、方法,精准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智能测产系统、空间信息处理集成系统和精准管理的环境与经济效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环境的空间连续变异与精准农业》是一本详细描述环境因子空间连续变异性和农业精准管理技术的专著,可为当前蓬勃发展的精准农业教学、科研及实践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
藻类名词及名称曾呈奎,毕列爵主编;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编本书由30余位藻类学家共同编纂而成。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名词部分以藻类学专用名词为主,约3800条;名称部分以常见种和特有种为主,约11000条。本书以藻类学工作者及涉及藻类学的环境、生态、农业、水产和相关产业的科技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亦可供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及有关学科的师生使用。
-
害虫管理学理论与方法丁岩钦、丁雷本书应用经济学与生态学的原理,对害虫管理提出了“害虫生态调控”的理论,又将系统科学与害虫管理相结合,创建了“害虫管理系统工程”作为害虫管理学的方法论;进而通过具体实例,对害虫经济危害特征、害虫栖境改造的生态工程设计、害虫田间数量信息的估计方法及害虫趋光特性的实验技术分别进行了阐述,进一步增加了本学科的完整性。本书可作为从事植物保护、环境保护、昆虫学、生态学、农业、林业、畜牧业、系统科学、有害生物控制和生物资源管理等学科的研究人员与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与参考书。
-
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温铁军著我国所面临的农民、农村和农业这“三农问题”,其中又主要是小农村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发展和农民就业问题。从20年改革的经验教训看,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促进“三农”发展。如果我们把农民问题、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微观研究,置于国家制度变迁和资源环境制约的前提之下,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高度看中国的问题,就可以形成一个研究农村制度问题的前提性的假设:中国的问题是“一个资源秉赋较差的、发展中的农民国家,通过内向型自我积累追求被西方主导的工业化的发展问题”。在这个前提下讨论中国的“三农”问题,除了按照宪法原则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需要借鉴和扬弃的理论主要是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
-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何平本专著主要是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保护生物学课题组近年来对缙云卫矛、缙云黄芩、长柄双花木、中华蚊母及疏花水柏枝等珍稀濒危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生殖生态和致濒机理以及中国西南部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第一章论述了中国西南部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地理。第二章报道了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成果,包括形态分化特征和等位酶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及其分化状况。第三章为珍稀濒危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成果,包括种群动态、生态位等方面的研究。第四章对开花物候、繁育系统以及生殖特性进行了研究。第五章对繁殖技术与对环境的生理适应进行了研究。第六章是中国西南部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研究成果,主要以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子信息系统为例展示了该系统的功能。
-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王书斌本书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三大部分,共二十三章。第一部分种植业,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莱、甘薯、马铃薯、棉花、果树、蔬菜、花卉、茶叶、中药材、食用菌和蚕桑等农作物;第二部分养殖业,包括猪、牛、羊、家禽、兔等畜牧业和水产业;第三部分林业,包括概述、生态工程林和商品林。分别概括介绍了国内外农、畜、林三业的生产、储藏、加工、消费、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生长发育及遗传基础;现代育种目标、育种技术和育种方法;现代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采收、包装、储运、加工、流通等产后现代商品化处理技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最后为全章小结。本书除了对党校大专班学员系统了解国内外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外,还可供农业院校师生、科技人员及农业行政部门领导等作为参考资料。本教材受四川省委党校的委托,由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组织我省有关农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人员共同参与编写。参加编写的单位有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参加编写的人员有20多人,他们中有许多是我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等科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书中反映了他们多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体会。
-
土壤学与农作学桑以琳暂缺简介...
-
中国东北农田土壤水分属性及调控韩晓增, 颜春起编著前言第一篇农田土壤水分属性第一章农田黑土水分属性及其成因分析第一节农田黑土水分属性第二节成因分析第二章农田黑钙土水分属性及其成因分析第一节农田黑钙土水分属性第二节成因分析第三章农田草甸土水分属性及其成因分析第一节农田草甸土水分属性第二节生产反应第三节成因分析第四章农田白浆土水分属性及其成因分析第一节农田白浆土水分属性第二节成因分析第五章农田暗棕壤水分属性及其成因分析第一节农田暗棕壤水分属性第二节成因分析第二篇土壤水分调控第六章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对小麦、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第一节农田黑土水分动态平衡特征第二节农田黑土不同水分状况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第三节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第四节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重迎茬大豆产量的影响第五节大豆重迎茬种植对土壤水分物理性状的影响第七章耕作水利及其应用第一节耕作水利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耕作水利的作用和应用第三节推广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数字农业基础苏中滨本书主要介绍当前数字农业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组成。全书共五章,系统地介绍数字农业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技术组成,精确农业技术,农业专家系统,虚拟农业技术以及农业信息化等内容。本书可以作为农业院校的本科生数字农业技术课程的教材,同时也可以提供给从事数字农业研究的人员参考使用。
-
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桂慕文本书是一部农业研究文集。主题是从微宏观、实践与理论、古往今来、理念与方式等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途径和规律。是主编及基身边的同事年四十年来的研究成果精粹,也是我国江南县域农技推广演变史的一个典型缩影。书中既有细微的作物学研究报告及论文,也有赴全国多处实地考察农业的真实记录,还有激情飞扬的建言献策文章;既有在基层蹲点试验示范实施生态农业模式的亲身体验,又有放眼全国展望未来的生态农业学术论文及宣讲稿,还有探古溯源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农史考究;且有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迫切需求的科技写作的农史考究,且有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迫切需求的科技写作技巧和经验趣谈。不仅是研究我国从“绿色革命”到“农业生态革命”的转折及相互重叠交叉时代的珍贵史料,而且是全国认识农业的特点和功能、协调多种农业体系的关系、用协同奋斗建设生态产业等科学方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并重振农技推广精神的“三农”问题专著。本书适合于各级行政领导、农业管理工作者、农业科技工作者、涉农工作者和环境保护工作者以及一切关心“三农”问题的读者阅读。尤其适宜于各大专院校从事农学、农业推广学、生态经济学、环境保护学、生态旅游学、农业经济管理学、农业考古学以及农业科技写作等多门学科研究的广大师生作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