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
-
空调病任道凤,马来记,金锡鹏编写暂缺简介...
-
实用老年疾病诊断与治疗李浩,高普主编本书是以临床实用为突出特色的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老年疾病的医学专著。分上中下三篇,以各科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阐述内容,涉及内、外、妇、眼、耳鼻及皮肤科近百种疾病。每种病均从临床实际出发,按病因病理、临床诊断、西医治疗、中医辨证论治、预防护理等项内容详加论述。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充分体现了西医诊治技术的新方法和新观点,同时全面论述了中医对老年疾病的各种独有的治疗方法。本书可供各层次从事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科研与教学的主要参考书。
-
实用理疗技术手册郭新娜,赵彼得编著本书共十二章,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物理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理疗基础知识,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磁场疗法、水疗法、传导热疗法、冷冻疗法,常用物理检查技术和常见病物理治疗技术,以及理疗仪器的命名用管理和理疗科的组织工作等。
-
科学补钙董政军,葛林阜主编;葛林玉[等]编著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钙与人体生理有关的基础知识,缺钙的原因、危害及临床表现,钙的补充及缺钙的预防。内容丰富,科学实用,通俗易憧。适合广大群众和基层医务人员阅读。
-
冠心病的现代防治成杞润主编本书是关于冠心病预防与治疗的普及读物。书中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与临床表现;二、诊断与治疗冠心病的现代医学手段;三、对冠心病患者的紧急救治方法;四、冠心病患者的调养与护理。书中采用通俗的语言,非专业化的方式进行叙述。目的在于向广大的非医务工作者介绍有关冠心病的基础知识,达到无病早预防,患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患者及亲属能主动有效地配合治疗进行护理调养,提高专业治疗的效果。本书适合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普通读者阅读。
-
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吴立玲主编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也居于首位。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和科技进步,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疾病的认识也从整体和组织水平不断向细胞和分子水平深入,出现了一些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在多年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为研究生开设心血管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基础上,西安医科大学、湖北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的教师共同编写了这本《心血管病理生理学》。本书介绍了近年来心血管系统的主要疾病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一些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特点、信号转导、基因表达和调控以及它们的改变所引起的细胞功能代谢紊乱,力图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上疾病的防治提出了新的方向与思路。本书是《心血管病理生理学》研究生课程的教材,也适合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继续教育使用,对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临床医生也具有参考价值。<
-
心脏起搏与埋植式转复除颤器指南吴永全 等编著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PTCA和其它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病病人存活下来。因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病人数目日益增多,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跨世纪挑战。无论何种病因的心血管疾病,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或CHF,预后急转直下。尽管不断出现CHF新的治疗手段,CHF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严重CHF的预后与恶性肿瘤相当。近20年来,CHF的治疗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是在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新模式下获取的。CHF治疗学的进展充分体现EBM的重要意义。80年代以前,在以经验和推理为基础的医学模式中,治疗的目标主要是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这些评价疗效的临床替代指标。这一时代治疗CHF的基本药物有两类,即洋地黄类和利尿剂。人们公认这两类药物可改善病人的症状,但无任何证据说明它们可以延长CHF病人的生存,改善病人的预后。80年代以后,EBM在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研究中日益取得主导地位。VH-eFT-Ⅰ试验的结果显示,在使用洋地黄与利尿剂的基础上,血管扩张药物肼苯哒嗪和消心痛联合使用,与安慰剂相比显著降低了心功能Ⅱ-Ⅲ级的轻-中度CHF病人的总死亡率,并显著增加了病人的运动耐量。接着VH-eFT试验证明在心功能Ⅱ-Ⅲ级的病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低总死亡率比上述两个血管扩张剂更为显著,但对运动耐量的改善不如后者。之后CONSUNSUS表明在心功能Ⅳ级的严重CHF病人,ACEI可显著降低CHF病人因心衰所致的死亡和总死亡率。SOLVD的预防部分揭示,在有左室收缩功能(LVEF)明显下降,而无临床CHF症状的病人及早使用ACEI可显著延迟CHF的发生和CHF的住院,并可减少冠心病病人冠心病事件的危险。这一系列设计严谨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充分证明,ACEI是90年代治疗的最重大进展,它使得CHF总死亡率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1998年夏秋先后公布的CIBIS-Ⅱ和MeRIT-HF两个重要的临床试验的结果令人信服地证明,在充分使用洋地黄、利尿剂和ACEI基础上,合理使用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可使得CHF总死亡率下降34%,猝死降低45%,因心衰死亡降低49%,因心衰恶化加重需住院明显减少。因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需停药的情况与安慰剂无差异,CIBIS-Ⅱ和MeRIT-HF确为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试验。它们结束了长达25年的有关使用β阻断剂治疗CHF的争议与徘徊,充分肯定了β受体阻断剂在CHF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成为90年代CHF治疗学中最重大的进展。90年代完成的DIG试验表明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对CHF病人的死亡率的影响为中性结果,既未降低,也未增高,但可明显改善CHF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强调的是,洋地黄类药物是唯一不增加病人死亡率的正性变力性药物,并且它是正性变力性药物中此作用最弱的药物,又是唯一不激活交感,反而兴奋迷走的药物。已有临床试验证据显示,非洋地黄类的正性变力性药物短期经静脉使用可暂时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临床症状,但可明显增加死亡风险,使预后恶化。可以认为,CHF的EMB临床试验做得非常系统化。在新旧世纪之交的1999年,我们可以认为CHF治疗有四种基本药物,即洋地黄类、利尿剂、ACEI和β阻断剂。前两类可改善病人的症状,后两类不但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改善病人的预后。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心功能不全与CHF的治疗原则为:1.无CHF症状而LWIF明显降低的病人应使用ACEI,可能应同时使用β阻断剂,无需使用洋地黄类和利尿剂。2.有临床症状的CHF病人均应使用足量(参靠临床试验剂量范围)的ACEI。如在合理使用ACEI后症状仍不能满意控制,依次加用利尿剂和洋地黄类。在症状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基础上开始使用β阻断剂,缓慢速增到病人可耐受的最大剂量、ACEI和β阻断剂应充分剂量,长期服用。利尿剂在症状充分控制后可减量维持。地高辛的维持量为0.125mg~0.25mg/d。3.非洋地黄类的正性变力性药物仅短期用于严重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稳定血液动力学的过渡。回顾治疗学的发展史,我们获得的最大启示是,单纯针对血液动力学开发的正性肌力药物(除洋地黄类之外)都增加了CHF病人的死亡风险,而针对CHF病人代偿过分的神经-体液因素的两大系统,即ACEI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β阻断剂针对交感神经系统,均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病人预后,同时明显改善病人的症状和血液动力学。β阻断剂虽有负性变力性作用,可能是部分病人在用药开始后的头一个月左右出现暂时一过性心衰症状恶化,但坚持用药之后明显提高病人的LVEF和其它血液动力学参数,并提高而不是降低生活质量。目前CHF治疗的研究热点包括:l.有血管扩张作用的非选择性β阻断剂如Carvidelol和Buncidlol对CHF的治疗作用及其与选择性β阻断剂的疗效比较。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单独使用或与ACEI联合应用在CHF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3.CHF的非药物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左室减切术对预后的影响与适应症有待研究。CHF的起搏治疗:无缓慢心律失常起搏适应症的CHF病人的DDD的右室起搏疗效不好,不宜滥用。双室起搏和左室起搏的作用正在临床研究之中。我们希望这本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的出版能对我国CHF的治疗的科学规范化起到推动作用一,、把CHF治疗学研究的重大成果转变为广大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的医疗实践,转化为广大病人的预后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提倡合理使用有效药物,清除疗效不可靠的"垃圾"药,为国家大量节省医疗费用。
-
实用传染病病理学徐在海主编《实用传染病病理学(附重要医学微生物电镜图谱)》60余万字,图片200幅,共10章。书中涵盖了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及寄生虫等所致重要传染病病理学;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防生物战军事病理概况;现代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电镜图谱介绍了重要医学微生物超微结构。《实用传染病病理学(附重要医学微生物电镜图谱)》内容丰富,系统全面;注重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实验相结合;全面反映了传染病病理学研究的新成就、新观点;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适用于科研、教学及临床;是一本基础应用科学价值较高的医学专业参考书。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病理学、传染病学、军事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及兽医学等领域的专业工作者,也是医学院校大学生、研究生及临床医师等进行学习的必备参考书。
-
运动心电图试验指南王吉云,胡大一 编著本书从运动生理、运动试验标准、运动试验临床应用等几方面作了较详尽的论述。为便于广大的基层医务人员对运动试验有较全面的了解,本书主要参考了1997年ACC/AJAGuidelinesforExerciseTesting及众多的中外文权威书刊,查阅了大量文献,以求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信息供读者参考。
-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徐凤芹,梁忠主编;王卓[等]编著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检查诊断、治疗预防、急救和日常饮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当前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现状和水平。内容翔实,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及中西医优势互补的特点,可供冠心病患者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