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
-
中医癥结论治葛建立, 宋易华, 范焕芳主编本书是葛建立的教授关于中医外科癥结论治学术论著,主要论述了中医外科癥结的理论及治疗。本书分上篇癥结理论概说和下篇癥结临床论治两个部分。上篇主要论述了?Y结的理论溯源、形成、致病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和用药。下篇论述了动脉硬化性疾病、增生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结节性疾病、纤维硬化性疾病、结石性疾病的临床论治。有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刘力红著本书是刘力红教授继《思考中医》之后的另一部个人著作。近年来,刘力红教授从不同角度倡导“做好健康责任人”,并介绍了诸多具体践行方法。本书将刘力红教授的微博、微信及一些演讲,以《大学》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次第纲领各文。希望大众能透过对生命的如实认知,通过内 (性、心、身)外(天、地、人)“三和”的调适与养护,使生命处于良好的状态。作者因著作《思考中医》、主编《中医名家绝学真传》、整理出版《黄帝内针》及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挖掘民间优秀中医流派、弘扬播传统文化及中医理念而蜚声海内外。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高度评价刘力红博士对中医的贡献,赞曰:“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矣。”
-
共和国军垦第一城医论集袁今奇主编袁今奇教授系全国首届名中医,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管局重点研究室、重点学科、新疆兵团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从事中医药工作58年,学术影响力较高。整理总结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为广大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为传承发展中医药起到积极效果和影响。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医者见微、基础研习、临证应用、薪火传承、经典医案章节附:评析报道;力求充分反映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同时对新疆地产特色道地药组方临床研究应用为其特色。
-
六经辨证医案医话谢永新编著 ; 王敬整理作者是《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的第一执笔人,传承范中林六经辨证学术体系。本书从六经辨证、反复辨析、越变越明的角度,阐释了六经辨证的界定、用法及案例分析,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范中林是蜀中现代名医,善用经方,尤以舌诊见长,深受火神郑钦安思想影响。在掌握六经辩证规律治疗若干外感和内伤杂病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特别是对于许多虚寒证,疑难病的疗效尤为显著。70年代末由范中林医案整理小组编写了《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选》,部分医案曾以《范中林老中医六经辩证医案选》在1979年第十期的p25:30上发表,后来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发行,选编了范氏应用六经辩证诊疗的69个病例,其中有以麻黄汤治愈三年低热的太阳证发热案,有以四逆汤治愈严重前列腺炎的少阴证淋病案,还有以理中汤辈治愈功能性子宫出血并发失血性贫血案。
-
针灸临证随笔彭荣琛,万文蓉本书以针灸临床为立足点,阐述与针灸(经络、腧穴、手法等)临床直接相关的理论、技巧为主题,结合自身的临床案例,或探究疾病根源,或深刻分析病情之机转,或重点阐述经典理论依据,体现理、法、方、穴丝丝入扣的完美结合,重在强调针灸临床的思路。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针灸临床基础,讲述作者从临证出发,对经络系统、腧穴的体悟心得;中篇为针灸临床技术,阐述作者从临证中体悟出的针灸临床技术之要义;下篇为针灸临床思与辨,详述作者临证运用针灸处方的经验,以及十九则典型验案。
-
虞医别录马俊杰虞山医派,其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层出不穷,如缪希雍、柯韵伯、钱天来、余听鸿及陶君仁等,其传承仲景之说而知常达变,启创温病之先河,对江南乃至祖国医学发展具深远影响。本书反映了关于中医地方流派——虞山医派研究的系列成果,对流派的学术理论和方药特色作了深入阐述,有一定的创新性。本书主要介绍虞山医派及其代表性医家的主要观点、诊疗特色及影响,系统梳理虞山医者的学术思想,突出虞山医派对温病学派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张仲景学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
经方新解宋永刚著就中医临床的指导作用而言,在众多的中医古籍中《伤寒杂病论》无出其右,所载方剂称之为经方。研究经方有两大途径,即传统与现代。是书从中医经典如《本经》、《名医别录》等本草古籍中查找药物的作用,结合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从这两方面加以论证经方的作用与临床应用,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金伯华针药并治临证精粹金伯华主编本书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金氏针灸临床精粹》(该出版社建议第3次印刷)为基础,重新修订、编排。突出金伯华老中医德学双馨、治病求源、针药并用、重调心肾等学术特点,以及其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和各代针灸技法,兼取临床各家之长,独具特色的学术体系、针(灸)药并用的临床诊疗特色与思辨思路、方法和金氏针刺手法。配合历年对金老的专题访谈,临床疑难病症诊治及针灸治疗方法,以及金老各种特色针刺手法(金氏烧山火手法、金氏手针等)的视频资料,供读者扫码观看。
-
医林改错(清) 王清任撰《医林改错》,清.王清任(勋臣)著。全书二卷。作者从访验尸体后所见,提出对于脏腑解剖的己见。并载自定义方剂、及附方论。王清任对于血瘀证、半身不遂等病证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所载活血化瘀等方剂至今仍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本书称得上是理论结合临床的典范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适合中医药从业人员及爱好者阅读参考。
-
轻松学歌赋用药传心赋曾培杰在草医节期间,宏姐翻开她的手机相册说:“我这里有三千多张照片,都是吃药前后的对比图,基本就像换了一个人,脸色变好看,眼睛变有神,精神状态变好等等,这都是中医治疗的实相。”宏姐也自己开方给自己吃,她说:“行中医首先要自治,自己身上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帮人看病!”所以,中医人行医要关注病人前后的变化,比如舌苔、脸部、声音、症状、脉象、心情等,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辨别出治疗是否有效果,哪些有变化哪些没变化,最后再做调整,让病人的身心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