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
-
口腔医疗机构建设指南员安阳,徐华 著本书结合目前口腔医疗机构建设的主要需求,以口腔行业与口腔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开篇,以创建口腔医疗机构流程为顺序,从口腔医疗机构设置规范、可行性研究、医疗工艺设计、工程设计要点以及工程管理等要点,包括机构建设中证照办理、设备采购等专业内容的指导,系统介绍口腔医疗机构创建的流程以及设计与建设。理论与实践结合,精选近年多种成功的口腔医疗机构建设案例进行解读。同时,特别邀请行业专家,为读者分享建设与未来发展趋势。
-
楼英中医药文化江凌圳, 丁立维主编楼英是元末明初萧山楼塔人,是中国医学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其耗时30年,作成《医学纲目》40卷。楼英医德高尚,“惠天下”是楼英行医济世的核心精神。除了行医,楼英还与当时善音律的文人墨客、富家贤士演奏各种古典曲目,诞生了经久不衰的“细十番”雅乐。楼塔作为楼英的家乡,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非遗”金名片。全书共五章,200多张照片及释文,全面论述楼英文化学派的发展史迹,向世人展示“浙派中医”名店名厂名牌的绚烂历程。该专著的出版,将产生极好的社会效应、经济效益和学术反响。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清)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是清朝徐大椿编撰的药学著作,共一卷。该书刊于1736年,选辑《神农本草经》中主要药物100种,结合临床加以简要的注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里历代《本经》注疏中偏重阐发古本草药性机理与用药规律的临床指导著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从临床药用实效出发,推原古本草学用药物偏性纠正人体阴阳气血之偏,使其返平的用药思路,本着阴阳五行、取象比类的象数思维,阐注《本经》药物四气五味、主治功效,并融会《内经》《伤寒》《金匮》之精义于《本经》注解、发凡之中,昭示《本经》常用药物药性机理与用药规律。同时,本书配有原文诵读音频二维码,便于读者随时随地阅读学习。本书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从业者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
-
玄府理论研究与应用方朝义, 马凯主编玄府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提出于《黄帝内经》,刘完素在《内经》的“玄府”论述基础上吸纳了道学、儒学等相关内容,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特别是对人体的视、听、嗅、味觉以及大脑所表现的思维、意识、神志、精神等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重要性的探索研究,对玄府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和发展,得到了发扬;明清医家更是在刘完素的玄府气液学说基础上有所发展。但玄府的概念经过通过两千多年的演变,观察发现因为玄府概念抽象、形态结构不明、功能作用阐发不一等因素,导致医家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将玄府理论更好的付诸于中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本书深入探讨了玄府定义、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治疗等,认为玄府是遍布全身、无物不有的至微至细的结构,是人体组织中气血津液运行与交换的通道,物质与信息交流的场所,具有畅达气机、输布津液、渗灌气血、运转神机等功能。玄府空虚为玄府病变发病的根本,从而导致气液郁滞,贯穿疾病始终,致病多样,治法上以扶正祛邪、开通玄府为主。玄府理论广泛用于指导内科、外科、五官科等疾病的诊疗,并获得一定的疗效。
-
中医多学科研究雷顺群, 司银楚, 黄金刚主编暂缺简介...
-
寒温融新宁为民岭南中医学研究有着丰富的内容,一方面继承中医药学的理论和经验,同时也结合岭南地区的特点,为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特点深值研究,广东医家尤应不断深入挖掘岭南医学和岭南医家之特点,研究其历史渊源、学术思想等等,为发展岭南中医学而努力。何老为岭南著名中医药名家,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中医药专家”,有生之年来为岭南中医学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然而何老大部分未刊手稿仅能内部保存于东莞市档案馆内,未能让后人从中汲取其学术精髓。本书兹取何老未刊手稿中与临床密切的伤寒温病学部分进行整理,学习何老“寒温融新”思想下处方用药和疾病辨治的经验,以期更好让经典灵活运用于临床。 本书是何老关于伤寒、温病学未出版过的讲义、著作,同时汇集了何老对伤寒温病学运用的学术思想、临证效方及临床验案,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何老在伤寒温病经典运用中形成自身独特的学术思想的医术造诣。本书共分上、中、下、附四篇。上篇“医著医论”,为搜集整理何老在20世纪70至80年代从事中医教育时,留下关于伤寒、温病的讲义、著作;中篇“临证效方”,以《何炎燊临证试效方增补修订本》2010年版,《何炎燊临证试效方》1995年版两书中的“外感热性病篇(伤寒温病)”为主,旁参《常用方歌阐释》中相关方剂解释;下篇“临床验案”,选取《竹头木屑集》《双乐室医集》等已著书刊关于伤寒温病的医案;附篇为何老整理东莞名医钱颖根先生的著作,其按语部分体现何老暑热病辨治思想。
-
中国肾茶李光, 王金辉主编肾茶为特色傣药品种,为唇形科肾茶属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Thunb.) C. Y. Wu)全草,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福建等热区,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应用历史悠久,澜湄流域也有食用记录。肾茶在傣医中应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傣医书“档哈雅”、“贝叶经”中记载其用以治疗小便热、涩、疼痛等泌尿系统疾病,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肾炎、泌尿系感染具有特殊疗效。民间常以其入药或代茶饮,具有清火解毒,利尿排石,凉血止血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肾茶的主要活性成分有迷迭香酸、熊果酸、黄酮类及肌醇等成分,具有消炎、抗菌、排石利尿、抗氧化、免疫调节、健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降糖等药理作用。随着对肾茶的不断深入研究,其产品开发亦愈来愈收到人们的关注,我单位做为技术依托单位也申报了“西双版纳肾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但由于对肾茶宣传不到位,并不能让人们所熟知。本书书基于多年从事肾茶研究的成果积累和文献资料分析,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编著,拟包括肾茶品种选育、种苗繁育规程、规范化栽培规程、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开发前景、傣医选方等方面内容。面向的读者包括相关研究人员、肾茶企业种植户、政府人员及普通群众,即可作为相关研究及技术推广参考书,又可作为科普读物及政府政策制定参考书籍,受众面较广。本著作可对肾茶深入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撑,能够促进肾茶产业发展,同时由于肾茶栽培技术相对成熟,适宜种植区域较广,通过产业发展能够为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
画说中医系列张相勇,张一楠本系列丛书作为中医科普读物,通俗性和专业性并重,可读性和知识性并重,希望为读者全面认识中医提供一个初步的框架。以普及中医理念为己任,以弘扬中医文化为目标,用鲜活生动的漫画故事阐述中医养生的奥秘,满足读者趣味阅读的同时,又能正确体现中医的旨趣。书中介绍中医药方法简单有效,加深了人们对于中医治疗的认识,起到了普及中医的作用。同时大量的引用古代医学文献资料,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
中医进阶高飞该书分为脉诊、方剂和杂说三个部分,主要依据古书记载和临床经验总结而来。本书推崇脉诊,认为方证对应的更进一步是方脉对应,不辨脉,何以明证,又谈何用药,治病归根到底都是在调脉。文中大量借鉴古今名家的成熟理论,对诊脉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对应疾病,以及五脏本脉、四时平脉、人迎气口脉、六经脉等进行梳理阐释,主张以“虚实”二字作为病机核心,并特别强调医生对胃气脉、有神脉的掌握,贴合临床,非常实用。该书非常重视人体脾肾二脏,认为医师无论是辨证还是用药,都一定要始终关注着脾胃的走向,不可滥投苦寒,损伤人体冲和之气,同时也要兼顾人体下焦精血的情况。另外,作者还对一些医家的经验进行阐释,比如景岳十问歌,黄元御治疗咳嗽经验,俞根初伤寒发汗法等,这些诊疗技能的掌握,对临床水平的提升也都大有裨益。
-
以古通今学方剂白景?u,马楚璇编著本书围绕脉景智能系统在实际应用场景下所收集的临床高频使用方剂三百余首,包含经方、时方、名家经验方。通过直观简洁的结构图展示方剂内在逻辑,围绕总病机拆解内在分病机,指出相应的用药指征,并借助数据挖掘得出方剂-症状“关键指数”。以中医方剂病机拆解为主题,图文并用,将中医方剂高维数据的关系信息变换到适合人类视觉认知的低维空间里,并结合数据挖掘,深入探讨方剂病机与症状间隐含的关联关系。帮助读者深度理解中医方剂的主要病机、核心药对及其对应分病机。适合广泛爱好者一图读懂用方奥义,夯实中医基础,提高临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