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
-
大型医院建设管理实操指南郑军《大型医院建设管理实操指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建设管理实务》一书的编写,旨在梳理问题、总结经验、助力可持续发展。本书从项目策划、工程报审、勘察设计、项目管理、监理管理、招标采购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施工进度管控、工程投资管理、竣工验收、基于BIM的运维管理、廉政风险防控多个角度,对各阶段管理的重点难点进行罗列、分析与探讨,力求为医院建设项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高质量管理、高效率协同提供思路与解决方案。
-
北京寺院建筑陈未 著本书以传统的建筑史研究方法为基础,采用大量的历史和碑刻文献作为研究依据,并辅以建筑结构和特征的分析,厘清北京地区寺院建筑的发展脉络、布局特点和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艺术史、历史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手法,对于寺院建筑的形成原因、形象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力图在融合建筑史和艺术史学手法后进行更深刻的分析。在研究对象上,本书以北京寺院建筑及遗址为主要分析样本,通过分析各个时期寺院的布局形态和建筑形制,挖掘佛教建筑在北京乃至华北地区的演化规律。本书章节以时间为顺序,解析北京现存寺院的重点实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对寺院的布局以及佛殿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归纳。
-
公路建设管理法规文件选编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本书由交通运输部公路局从众多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精选出与公路建设相关度高、实用性强的法规文件,共收录文件188篇,时间跨度为1992年~2023年。书中文件分为五大类,即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市场管理、招标投标管理、项目管理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文件均为现行有效。本书可供公路建设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查阅参考。
-
动力分布式通风技术与应用居发礼本书紧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健康空气、节能降碳和防疫需求的通风技术研究新成果,结合室内环境控制“通风优先”的新理念,提出了通风技术领域的新技术——动力分布式通风技术,采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配以大量的工程应用案例,阐释了动力分布式通风技术的性能、设计和发展,最后附以平疫结合型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设计与调适指南,内容具有原创性、先进性和落地的实践性。本书适合于建筑环境与通风空调技术研究人员、工程师、产品研究开发人员等参考和学习使用。
-
情景式康复景观设计谭晖情景式康复景观设计是一种把自然环境和人工材料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舒适、愉悦的治疗和康复环境的设计方法。本书采用心理学、社会学和设计学跨学科研究视角,结合心理学和康复设计的理论研究,以设计实践为例,针对精神疾病患者这一弱势群体,探索实施康复设计缓解患者压力的设计策略和具体方法;采用心理学和设计学的跨学科研究视角,将行为需求转换为设计策略,提出情景式模拟康复社区创新理念;进而针对精神病患的方法进行分解,提炼为适用于一般人群的情景式叙事空间的设计模型,用于室内、室外设计实践并分析案例。本书适用于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相关专业的从业者及在校师生参考使用。
-
运河城市聊城文脉保护传承研究程兴国大运河沿线历史城市(简称运河城市)的产生、发展和大运河的兴衰密切相关,运河城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凝聚了大运河世界遗产的核心价值。当前,运河城市面临新型城镇化文化传承、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多重机遇,文脉传承价值凸显,而长期忽视文化本体生成环境的建设性破坏,致使运河城市面临文脉断裂危机。本书立足中国历史城市文脉演化的区域性规律,归纳凝练山东运河城市文脉载体生成特征,以典型运河城市聊城为例,分析揭示运河城市文脉演化的动力机制和表现法则,探求指导运河城市文脉传承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并对运河城市文脉传承的适宜性策略进行探索。
-
数智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的创新设计实践与未来探索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云边端协同技术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编数智城市是新型智慧城市形态,代表了城市发展的新方向。本书介绍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技术应用,提出智慧城市的共性技术与工程应用创新理念,并结合 实践案例分析智慧城市落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一步探讨了智慧城市具体场景的未来发展趋势,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程。
-
传统民居建筑环境生态营造的量化实证农丽媚,周浩明本书是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关于中国传统环境营造技艺的研究子课题之一,从量化实证角度对传统民居建筑环境进行生态营造智慧的实证分析,对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环境的生态营造经验如何在当代环境设计中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进行探索。“生态”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环境艺术设计能否达到生态要求,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而不是艺术表达来衡量的。因此,如何将偏重技术的生态手段与偏重艺术的视觉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一个创新性的研究特点。全书主要探讨两个部分的议题。第一部分是证明“是什么(what)”的问题,即传统生态经验都包括了哪些具体的做法,这些做法对于满足人们生存生活需求、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都有哪些表征。从控制论角度将传统民居建筑环境营造系统的生态控制原则归结为竞争胜汰、适应共生、循环再生三方面主要原则,以及适应自然、巧借自然、节制简省、节能降耗、循环再用、符合伦理和文脉等若干项具体的生态适应策略,促进传统民居建筑环境生态系统的发展从“外部最优控制”转向“内部适应性调节”,引导其在现代可持续传承与发展中从优化走向进化的适宜策略。传统人居环境聚落不仅善于学习、富于创造,在其营建变迁过程中也逐渐积累了顽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在与自然对抗中学会与自然对话,产生能量、物质、信息的持续正交换,呈现出熵减形态的耗散结构,正是这种传统低熵组织的不断演化、变迁、优化才凸显了生命的无限张力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第二部分是探讨“怎样(how)”的问题。首先以意大利南部两个世界文化遗产传统聚落——阿尔贝罗贝洛特鲁利和马泰拉石窟为例,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环境生态系统在时空序列中的演进变迁规律。其次,以北京西部爨底下传统山地合院聚落为例阐述地理、气候、用材、技艺等方面的生态营造要素—结构—功能体系,并对爨底下典型合院民居包括热、光、风等方面的物理环境进行量化实测和模拟,来阐述与其生态要素结构相对应的具体功能表征。这些聚落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虽然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但其要素表征属性及演化变迁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的总体相似性。本书着重通过量化实测方法实证检验了传统民居建筑环境生态系统的环境舒适度效率优势及其走向生态可持续设计的高级优化趋势等问题。本书目标不仅在于认识和剖析传统人居聚落建筑环境系统各具体结构要素的特点和规律,通过量化手段分析这些生态营建要素影响下传统建筑物理环境的舒适度表征,更主要的是分析和调整这些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并提取相应的生态功能策略。最终目的是希望发掘传统民居建筑环境中的生态营造经验,量化实证其当代生态效用,并探寻其在当代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传承复兴再利用的可能路径。相对于已有研究,本书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如下:(1)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采用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和技术手段,以直观量化的数据分析技术和遗传算法来构建研究的模型框架,针对性强,操作可验证,不仅有助于构建更具逻辑科学性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还可为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及其当代生命力的综合价值认知找到更具解释力的理论依据,为赓续乡村营建的文化多样性提供有力支撑。(2)回应国家现实重大关切,力求实现基础理论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有效衔接。结合当代乡村人居环境更新发展的实际需求,挖掘传统营造技艺当代再利用的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潜力,来解决乡村传统营造技艺当代发展技术瓶颈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并通过系统性的多目标优化研究来进一步拓展乡村生态绿色建筑和宜居环境构建的理论方法。
-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基础孙海兵本书以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编制全过程为主线,根据“营改增”后水利水电工程计价的新动态,吸收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系统地介绍基本建设程序与工程造价、工程项目划分、项目费用构成、工程定额、基础单价编制、建筑安装工程单价编制、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编制、设计概算编制、投资估算编制、施工图预算编制、施工预算编制、标底编制、投标价编制、竣工结算编制、竣工决算编制、工程经济评价等内容,既注重基础知识,也重视实践应用。本书在知识结构方面细分了水利工程造价与水电工程造价,且融入思政元素与典型案例,还与财务管理交叉,尽可能满足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本书配有教学用课件(PPT)与各章思考题,可通过发送邮件至邮箱ycshb2012@163.com获取。
-
房屋建筑与市政设施普查技术与实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于静《房屋建筑与市政设施普查技术与实践》分析了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普查的背景、政策和标准,梳理了房屋、道路、桥梁和供水现状,总结了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底图制备关键技术,重点描述了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调查技术,以及在调查基础上进行的数据应用平台建设,展望了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应用发展,为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成果在全国的应用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