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超快激光原理与技术魏志义,韩海年本书系统介绍了超快激光的相关原理与技术、常用器件及典型应用。全书共12章,第1和第2章概述了超快激光的发展与特性,使读者能够快速地对超快激光有大致了解;第3章叙述了测量飞秒激光脉冲的主要方法;第4和第5章讲述了激光锁模的原理与技术及典型的超快激光光源,通过该内容读者可进一步增强对超快激光的认识;第6和第7章介绍超快激光的频率变换与展宽,通过该技术不仅可极大地丰富超快激光可覆盖的波段,也能有效地扩宽光谱宽度;第8和第9章是有关飞秒激光的非线性脉宽压缩、相位锁定、同步及相干控制与合成的内容,是实现少周期及光波电场可控极端脉冲的重要技术;第10章介绍了基于啁啾脉冲放大原理的飞秒超强激光技术与装置;第11章是目前超快科学的最前沿——阿秒脉冲的原理与技术;最后一章结合典型案例介绍了超快激光的多学科应用。
-
5G系统观张晨璐 vivo通信研究院本书以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的驱动力为贯穿全书的线索,通过对移动通信从0G到6G的发展历史、协议细节和未来方向的介绍,梳理和论证了移动通信演进的趋势和未来。本书还对5G R16、R17的24个重点技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以帮助读者理解5G的演进趋势。为了让读者有系统观概念,本书对技术的描述不单单包含了“是什么”,还说明了“为什么”“会怎样”。通过技术间、系统间和协议层间的“贯通性”介绍,将单点技术放在系统中进行端到端的打通,并结合“驱动力”线索,使读者可以理解和系统性地思考,帮助读者拓宽视野。
-
高速光互连和宽带光接入技术余建军 张教 李凡高速中短距离光传输与光接入系统目前正处于升级换代、速率提升的阶段,传统光纤传输技术受到了的挑战。本书主要总结了高速光互连和宽带光接入系统中一系列前沿性、开拓性和有深度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高速短距离光纤传输系统基础及其关键问题、器件的发展、新型调制格式和编码以及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本书紧跟当前研究热点和业界标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并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书适合通信领域从事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教师阅读。
-
新媒体与互联网研究谢新洲 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媒体和互联网研究及其应用普及。《新媒体与互联网研究(2022)》旨 在跟进新媒体与互联网的发展动向及其社会影响,关注党和国家及其社会各界所关心的重要问 题。本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既有对学术基础问题、前沿问题、关键问题的关注和研 究,也有对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及时回应与研判,兼具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本书收录的是 北京大学新媒体学院对新媒体与互联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从媒体融合与舆论引导、国际传播 与网络空间战略、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沿、网络内容治理与数据治理、年度网络舆情盘点五个专 题分别切入,为推动我国新媒体与互联网发展和治理提供参考。
-
PID控制器解析设计[美] vánD.Díaz-Rodríguez 著本书介绍了基于稳定集的PID控制器的分解设计方法,分为PID稳定集计算方法、基于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的鲁棒设计方法、H∞优化PID控制方法三个部分,对典型的连续时间系统、离散时间系统以及其带时间延迟的系统等分别阐述了设计过程,以及保证闭环稳定的PI控制器和PID控制器参数确定方法。 本书适用于从事飞机、导弹、卫星、舰船等控制系统设计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控制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学习的高校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以及从事PID控制器参数设计与稳定机制研究的其他相关科研工作者。
-
新型微纳光学传感技术唐婷婷,李朝阳本书以微纳光学传感机理与技术为基础,系统总结了作者十余年来在微纳光学传感领域的研究成果。内容涵盖各类基于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波导、定向耦合器、马赫-泽德干涉仪(MZI)与光子晶体的新型传感器件及技术的仿真、设计和应用方案。这些微纳光学传感机理的提出拓展了一些崭新物理现象的应用领域。同时,这类具有新型物理机理的微纳光学传感技术能够实现传统光学传感器件无法达到的高灵敏度、高灵活性、低成本和小型化。
-
卫星通信干扰感知及智能抗干扰技术朱立东 李成杰 刘轶伦 杨颖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容量大、传输速率高等优点,不仅在海事、航空、高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而且是发展卫星互联网的核心要素,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技术领域之一。但受限于卫星自身特点及所处环境的影响,卫星通信容易被地面各种各样、无意或有意的射频信号所干扰。本书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根据星地融合网络特点介绍卫星通信干扰感知和抗干扰技术。全书共 7 章,内容包括:概述、卫星通信干扰分析与仿真、卫星通信系统自适应功率控制、卫星通信干扰感知与识别、卫星通信干扰源定位及干扰抑制、基于盲源信号分离的卫星通信强干扰消 除技术、卫星通信抗干扰智能决策技术。本书可供通信信号处理、通信干扰消 除技术及卫星通信等领域的广大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等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用书。
-
电气类专业实践课程建设指南宋晓通本书第1章介绍了工程教育认证及其基本理念,论述了工科教育的国际多边互认原则、工程教育认证实践,并阐述了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理念和质量评价机制;第2章结合编者近年来在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践课程建设中的成果,论述了评价—反馈—改进闭环机制、实习实践课程规划与建设和实习实践课程设计;第3 ~ 5章分别介绍了电气类专业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及毕业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评学机制,重点对能力培养要求与课程目标、课程考核方案和依据、授课过程的注意事项及课程文档的规范性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本书可供从事电气类专业实习实践课程教学、工程教育认证的高校专业教师参考,也可供电气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阅读使用。
-
微波光子多学科协同设计与建模仿真周涛,潘时龙,瞿鹏飞,钟欣本书提出微波光子多学科协同设计思想与方法,首先从微波光子的跨域交叉融合出发,分析了其多学科特点,探讨了微波光子多学科协同设计的技术挑战;接着,基于微波光子多学科设计的内涵,将需求-功能-逻辑-物理(RFLP)系统工程论方法引入微波光子系统的设计中,形成了基于RFLP的微波光子系统仿真设计的一般方法。同时,深入研究了微波光子器件、处理单元和系统的建模方法,阐明了微波光子跨域特点和时空频多维映射原理,并以微波光子干涉仪系统模型为例,详细阐述了多学科协同设计和建模仿真的思路及方法;最后,本书探讨了不同专业工具所建立的异构模型的统一封装方法,并针对微波光子跨域带来的海量数据处理问题,探讨了多核心、多进程分布式并行计算方法对仿真效率提升的有效性。
-
集成式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方法李新宇,高亮本书总结了作者在集成式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共包含5个部分:部分重点对工艺规划、车间调度、柔性作业车间调度以及集成式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等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综述;第二部分重点针对单目标的集成式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问题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介绍,提出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及高效优化方法;第三部分重点针对多目标的集成式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问题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介绍,提出了该问题的多目标数学模型以及高效优化及决策方法;第四部分重点针对不确定及动态环境下的集成式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问题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介绍,提出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处理策略以及高效优化方法;第五部分重点针对集成式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问题研究成果的应用进行系统介绍,设计并开发了针对该问题的软件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在相关生产车间的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