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业技术
-
二维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综合张光晨本书在1-D系统中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针对2-D离散系统适用的暂态性能分析方法和控制理论。针对离散第二类2-D Fornasini-Marchesini(2-D FMII)模型,提出有限区域稳定性和有限区域有界性的概念,建立了该系统有限区域稳定性和有限区域有界性的充分性判别准则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条件。考虑了离散2-D Roesser模型的有限区域稳定性和有限区域有界性问题,通过利用交替数学归纳法,建立了特殊的迭代公式,进而得到系统有限区域稳定性和有限区域有界性的可解的LMIs判别条件。进一步地,分析了系统的有限区域镇定性问题,并且得到了相应的判别条件。针对离散2-D FMII模型,提出输入-输出有限区域稳定性的概念,研究了系统输入-输出有限区域稳定性的充分性判别条件和LMIs条件。在离散2-D Roesser模型中引入了输入-输岀有限区域稳定性概念,硏究了系统输入-输出有限区域稳定性的判别准则,建立了易于求解的LMIs条件。通过设计合适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实现了闭环系统的输入-输岀有限区域镇定性,并且得到了相应的充分性条件。
-
智能数字技术及其应用陈进,鞠琳娜暂缺简介...
-
自动控制原理曹政才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工程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内容涵盖了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本书共分为8章,主要包括自动控制的概述、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根轨迹分析法、频率特性分析法、状态空间分析设计方法、离散控制系统、非线性系统分析等内容。本书包含各章部分例题的仿真程序和其他类型的丰富的数字化资源,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实现在线学习。本书注重塑造读者的工程应用思维,将控制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采用塔吊系统作为工程实例,将其控制问题贯穿到每一章中。全书着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格局,在每章开头引入与本章知识点相关的名言警句,具有点题与发人深思的意义;每章结尾处通过二维码数字化资源引入与本章知识点密切关联的科学家生平介绍,同时回顾相关控制学科技术的发展历程,达到激发和塑造读者科学智慧与人文精神的目的。本书既可以作为高校“自动控制原理”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控制工程相关方向的研究人员及工程师参考。
-
控制工程基础董景新,赵长德,郭美凤,陈志勇,刘云峰 等该教材是在董景新等编著的《控制工程基础(第4版)》的基础上,适应 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而编写的。该教材是采用纸质教材和数字化资源结合的新形态教材,既能保持纸质教材的结构逻辑严谨,又能发挥数字化资源的丰富直观。教材主要面向机械类、仪器类及其他非控制专业本科生。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时域瞬态响应分析、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和计算、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根轨迹法、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非线性问题,以及MATLAB软件工具在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中的应用、LabVIEW工具在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中的应用。该教材突出机械运动作为主要控制对象,并对其数学模型和分析综合重点做了介绍;着重基本概念的建立和解决机电控制问题的基本方法的阐明,并简化或略去与机电工程距离较远、较艰深的严格数学推导内容;引入和编写了较多的例题与习题,便于自学;该教材融入了有关的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和新分析方法,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同时,为了配合该教材的使用,还编写了《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和《控制工程基础习题解》以供选用。
-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尚文倩本书从两大部分阐述了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的基本理论:一是神经网络;二是深度学习。系统地整理了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地进行了详细讲解。全书共13章,第1章介绍神经网络的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应用领域以及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的关系。其后12章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部分(第2~7章)阐述了6种典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即M-P模型、感知机模型、BP神经网络、Hopfield神经网络、玻耳兹曼机、自组织神经网络等。第二部分(第8~13章)阐述了深度学习的6种经典模型,即深度神经网络、深度置信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生成式对抗网络、图神经网络等。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网络结构、学习算法、工作原理、应用实例及操作实践,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并提高应用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章后面附有习题,以供读者练习。本书还增加了课程思政的内容,在介绍各种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模型的基本原理、具体应用场景以及实践运用的同时,引导学生明晰技术前沿发展,明确领域社会价值,树立远大职业理想,深刻认识个人专业对 发展和社会建设以及历史进程的推动影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的共赢精神,永不停顿地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究,不仅有助于促进个人发展 有助于推动社会形成强大而持久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过程自动化控制装置与系统王建林本书围绕自动化装置的原理、结构、设计与组态、调试等介绍过程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装置,如模拟调节器、数字调节器、执行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等,每章的 都有思考题和习题,方便学生练习和复习。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供从事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自动控制原理于建均本书是北京市精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的建设成果,第2版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第3版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教材。本次修订不改变主要章节的基本内容,同时,在教材中融入了思政元素,使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本书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自动控制原理的形成与发展,突出了自动控制原理的悠久历史以及持续的发展;增加了自动控制系统示例,以充分展示自动控制理论广泛的应用;增加了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实例,以 好地体现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紧密衔接。本书主要讲述经典控制理论,全书共8章,分别是:自动控制系统概述,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根轨迹法,频率分析法,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法,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采样控制系统分析基础,书后附有部分习题参考答案。本书为新形态教材,全书一体化设计,重要知识点、例题配有视频讲解,部分例题配有MATLAB仿真程序,并引入典型案例演示视频,以利于读者对本书内容的学习与理解,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同步在线学习。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专业及其他工科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机器人控制工程基础王海英,姜金刚,杨柳本书以MATLAB语言为仿真平台,系统地介绍了控制系统建模、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与仿真,根轨迹法,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与仿真,控制系统的校正与仿真,数字控制系统等。为了帮助读者进一步掌握本书内容,以实际机器人案例为引导,详细阐述机器人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及仿真的方法。同时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习题,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本书可作为机器人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本科专业“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高年级学生“控制系统CAD与仿真”专业课程使用教材。还适用于机械控制工程、机器人控制等相关课程的辅助教材,并适用于现代产业学院授课,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机器人运动控制熊小刚,靳越,柳薇本书围绕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 智能人形机器人Roban展开对智能机器人运动控制的讲解,从机器人运动的数学基础到机器人舵机扭矩控制,由浅入深地引导读者逐步掌握机器人的编程方法, 终达到让读者基于该机器人平台可以独立完成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二次开发的目的。
-
自动控制原理王燕舞本书围绕自动控制原理的经典控制理论进行讨论。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原理概论;自动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传递函数、结构图和信号流图;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分析,基于时域分析的控制系统设计、基于时域分析的系统辨识;根轨迹的绘制、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相对稳定性、闭环频率特性的绘制、频域响应分析、基于频率特性的系统辨识;线性系统的校正思路与常用的校正装置、串联校正、反馈校正、PID控制器及其校正等。本书系统深入地引导读者探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内在机理,旨在培养读者的辩证思维能力、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本书编者参与建设的“自动控制原理”MOOC于2017年入选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于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 本科课程 线下混合式 课程。本书配套建设了系列二维码电子资源,课程重点内容、重点例题、拓展阅读资料、MATLAB仿真设计等均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线同步学习。此外,读者也可以登录“中国大学MOOC”网站或“爱课程”网站,自主学习华中科技大学开设的“自动控制原理”MOOC。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船舶与海洋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科书,亦可作为从事自动控制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