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
-
川西北野生药用观赏植物图谱陈娟 张志强 王丽 编著.
-
生物学问题教学漫谈江建来《生物学问题教学漫谈》一书的内容,主要围绕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生物学问题教学而展开,包括“基础篇”、“方略篇”和“实践篇”三部分。“基础篇”概述了生物学问题教学的相关基础理论、教学艺术、好问题特质和问题创设误区:“方略篇”介绍了生物学问题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主要围绕认知心理、情景化、大概念和深度教学等四个方面做简述:“实践篇”依据生物学核心素养目标,围绕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进行多角度的问题微创设研究、呈现丰富的“题例赏析”,让读者领略到问题微创设的独到风格。《生物学问题教学漫谈》适用于中学生物学教师、生物学教研员、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以及生物学爱好者。
-
春风识晋草何鹏山西省林草局组织开展的“山西好看草原”微视频评选暨“山西十大好看草原”推选活动,历山舜王坪亚高山草甸、五台山高山草甸、灵丘空中草原、沁源花坡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等被评选为“山西省十大好看草原”。《魅力草原篇》展开的画卷立体而多维既是一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草原风光绮丽大片,更是一部汇集了山西草原民俗和风情文化的杰作。每一处草原都以精美的散文,隽永的诗歌咏叹赞赏。这是难得的一见的草原生态系统的全景大展。
-
生物活性骨再生材料常江、张兴栋、戴尅戎 主编本书以作者多年相关研究工作的成果积累为基础,系统阐述骨生物材料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包括三部分。部分介绍生物活性材料的成骨特性、表面/界面及生物活性特征;第二部分介绍骨再生过程中生物材料诱导的微环境及其宿主反应;第三部分介绍骨再生过程中生物材料诱导的微环境及免疫调控。 本书适合材料学、生物工程、医学等多领域的读者阅读,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教师选作教学参考,亦可供科研人员选作专业读物。
-
中国植物分类学者杜诚,马金双 编本书收录1916年钱崇澍发表中国分类学者第一篇物种命名文章以来,所有参与中国植物命名的约3000个学者的姓名、标准拼写形式以及其所属研究机构和相关的研究类群等内容。按照姓前名后的字母顺序进行排列,并给出汉字姓名索引。本书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作者们多年积累的中国植物分类学记事、标本馆索引和中国植物名称索引等第一手资料,经过详细考证以及整理汇集而成。通过本成果自主建立起中国植物分类学者姓名拼写的标准体系,解决上述拼写、重名及数量膨胀等问题。本成果一方面用于国际、国内各种数据库和植物志中对于中国学者的引证提供标准拼写建议;另一方面便于后来学者在使用自己姓名时,查阅是否有重名现象的存在,从源头上避免重名。
-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图鉴刘宝权 著《浙江乌岩岭***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图鉴》收录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指在乌岩岭保护区内原生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收录的物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估为近危(NT)及以上的物种、分布区狭窄且资源稀少的珍稀濒危植物。
-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动物图鉴刘宝权 著《浙江乌岩岭***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动物图鉴》收录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指在乌岩岭保护区内原生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为近危(NT)及以上的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0)评估为近危(NT)及以上的物种。
-
浙江海洋鱼类图鉴及其DNA条形码朱文斌,高天翔,王业辉,赵宸枫,陈健本书依据浙江沿海采集的鱼类标本编撰而成,记述了浙江海洋鱼类139种,隶属19目、63科、107属。采用**分类系统,记述每种鱼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并配有彩色实拍照片和DNA条形码。为方便广大读者使用和检索,还附有中文学名索引和拉丁学名索引。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供国内外从事鱼类学、海洋生态学和水产科学等领域研究的教学、科研人员使用。
-
2020-202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发展报告中国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本报告包括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综合报告分析总结了近年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进展,重点聚焦表观遗传与基因表达调控、核糖核酸、蛋白质科学、糖缀合物、脂质与脂蛋白、系统生物学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学术建制、人才培养、研究平台和重要研究团队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力求多方位反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近年来的重大进展。专题报告主要回顾和评述了近5年来国内在该学科(或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涵盖该学科(或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并进行国内外比较分析,解析了战略需求、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等。
-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0的精细定位及抗病应答机制分析刘冠 著番茄叶霉病(Tomato Leaf Mold)是由番茄叶霉菌(Cladoporium fulvum)引起的真菌病害,该病害是保护地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对番茄的产量、品质、经济效益都产生了严重影响。通过育种获得含有抗病基因的抗性品种可以有效地控制叶霉病的发生,但是同时也加速了叶霉菌生理小种的分化。挖掘新的抗病基因,并通过分子生物学的一些手段,把抗病基因应用于新品种选育中,对番茄的抗病育种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期的田间调查和性状鉴定,含有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0的抗病材料Ontario 792,对多数的生理小种表现出有效抗性。Cf-10基因最初被Kanwar在1980年运用经典遗传学的分析方法定位在8号染色体的长臂上,而后的研究较少,影响了Cf-10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本项目初步完成了以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0的抗生理小种范围、抗性遗传规律等研究,同时将Cf-10基因初步定位在1号染色体短臂的候选区间内,以期通过基因测序、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对Cf-10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的分析,同时Cf-10基因介导的抗病应答过程中的关键基因进行筛选验证,为以后Cf-10基因的克隆以及全面揭示Cf基因家族抗病机理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