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
-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卢群伟,曾小美本教材包含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和细胞生命现象的检测和观察实验,分为7个章节共32个实验,包括细胞生物学基本技术、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观察、细胞器的染色和观察、细胞的大分子显示和观察、细胞的生理活动、细胞周期和染色体分析、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检测等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既包括基础实验,也包括考察学生设计能力的综合实验,还有结合 科研动态的前沿实验。同时为了方便读者预习和自主学习,教材中还增加了关键性实验的微课视频、虚拟仿真等内容。因此本教材涵盖面广、虚实结合,具有实用性和 性。
-
土壤生物学朱永官 褚海燕 主编土壤生物驱动着土壤中有机质降解、元素循环、污染物转化与降解以及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消耗,被认为是土壤中养分的转化器、污染物的净化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器。土壤生物学是研究土壤中各类生物的组成、多样性、功能及其调控的一门科学。土壤生物学研究在解决全球粮食安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重大问题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国内外,土壤生物学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书从土壤生物学概述、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互作、土壤生物与生源要素循环、土壤生物的应用、土壤生物学研究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土壤生物学的理论与应用。
-
长江上游干流鱼类生物学研究陈大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型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上游重要鱼类资源宝库。长期以来,关于保护区鱼类资源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基础生物学资料不足,不利于鱼类资源保护和政策法规制定。本书作者连续多年在保护区进行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生物学方面的考察,系统地开展了鱼类生物学、种群动态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填补了珍稀特有鱼类基础数据的空白,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对策与建议,为物种保护与栖息地修复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持,同时也为长江大保护与绿色水电开发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
-
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本书是一部介绍中国鸟类分类系统以及种和种下分类与分布的专著,在编写中参考了鸟类分类学研究的昀新进展。全书共收录中国鸟类1507种(2571种及亚种),隶属于26目115科506属。书中给出了每个种的中文名和英文名,以及种和亚种的拉丁名、分布区(包括动物地理亚区和省级行政区)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级别。为便于国际交流,书中列出分布区的英文名。本书还对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进行了核定,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鸟类。书末附有参考文献以及拉丁名、英文名和中文名索引,以便读者检索。
-
宁夏草地植物图鉴李小伟,谢应忠,马红彬《宁夏草地植物图鉴》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宁夏天然草地植物的专业图鉴。共收集宁夏草地植物43科167属398种(包括种下等级),在内容上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了每种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科属分类、形态特征、产地、生境和饲用价值,同时借助彩色图片对每种植物的生境、叶、花和果等特征进行了全面展示,弥补传统植物志的不足,便于读者识别和掌握植物主要特征。本书集实用性、科学性和科普性于一体,是对宁夏草地植物资源的全面展示。
-
科学认识外来水生生物胡隐昌,顾党恩外来物种入侵是目前全球生态系统面临的最严重生态和经济威胁之一,《科学认识外来水生生物》详细介绍了一些常见外来水生生物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外来水生植物及常见外来水生动物类群中的典型种类和具体物种的引种目的,以及危害特征;②典型外来养殖种类、观赏种类、生物防治种类的引种、扩散和入侵过程;③典型养殖种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利用途径与方式;④如何在利用外来水生生物的同时,降低其可能带来的生态和经济危害;⑤探讨养殖丢弃和人为放生对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及防范对策;⑥不同于国外引种,国内不同流域间的外来物种及其主要危害区域。《科学认识外来水生生物》期望通过科学地介绍和分析外来水生生物的利与弊,促进生态安全和农业粮食安全管理。
-
微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调控与安全控制徐振波《微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调控与安全控制》基于作者对多种常见典型微生物被膜形成的研究,对微生物被膜的定义与形成、表型、基因组学、相关基因的检测、耐药性、形成的影响条件、形成过程的调控机制、成熟与分散脱落的分子调控,以及抑制清除与安全控制等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读者了解和研究微生物被膜作出详尽、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
植物与生物相互作用总论方荣祥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着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植物作为基础营养级与很多生物相互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与植物的互作滋生出病虫草害,而有益生物与植物的互作则滋养着植物健康生长。本书共11章,总结了植物与真菌、卵菌、细菌、病毒、线虫、昆虫、寄生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植物与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共生关系,梳理了国内外在植物抗病虫分子育种应用、植物生物农药、抗病虫与高产协调的分子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全书由78位一线专家编撰,既有互作机制的系统阐述,又有实际应用的全面总结,系统展示了植物与生物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发展前景。
-
宏基因组学(德)W.R.施特赖持等主编;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译本书共19章。详细介绍了以下内容:不同类型环境,包括海水环境、低温及碱性极端环境、植物内生环境等样本的DNA/RNA提取及宏基因组文库构建技术;从核酸、脱氧核酸、蛋白质三个角度分析环境微生物代谢活性;通过宏基因组测序获得功能基因分类及多样性的方法;从基因组学技术层面介绍复杂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以及挖掘活性基因(如有机物降解基因)及其表达的技术与工具;高通量地筛选活性酶基因如水解酶、纤维素酶、新型PHA代谢酶、磷酸酶、氢化酶、N-AHSL干扰酶等的方法;如何挖掘增加微生物次级代谢的信号。
-
毛竹细菌多样性理论与实践袁宗胜、刘芳本书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毛竹根际土壤细菌及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对毛竹根、鞭、秆、叶中可培养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并筛选出了具有高效解磷、解钾、固氮活性的促生细菌以及对主要食用菌病害具有显著效果的拮抗细菌,对防病、促生功能微生物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思路。优质毛竹功能细菌的筛选及应用有利于毛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利于毛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读者对象为农学、植物保护、资源环境、林业、微生物等专业学生、教师以及科研工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