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
-
雷州半岛滨海植物林广旋 著雷州半岛地处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地跨北热带和南亚热带两个气候带。其三面环海,海岸线长,沿线港湾密布、海岛众多,沿海滩涂广阔,生境类型多样,以红树植物为代表的滨海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的1/3),区系成分复杂,具有区位独特性和重要性。由于各种原因,过去人们对雷州半岛滨海植物的关注度不高,系统介绍的研究资料较少,且多零散不全。近年来,随着海岸生态修复、生态科普、自然教育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决定利用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工作的有利条件,及多年实地调查、拍照并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基础上,编集成《雷州半岛滨海植物》,以期为雷州半岛海岸带生态修复、科研、引种驯化、自然教育和植物爱好者提供资源信息,同时,也为今后植物资源高效发掘利用提供参考。
-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图鉴刘宝权 著浙江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是镶嵌在浙南大地上的一颗神奇明珠。其森林植被结构完整、典型,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非常好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天然生物种源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本书收录浙江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蝴蝶11科133属243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斑喙凤蝶1种。首章凤蝶科,记载9属25种;第二章粉蝶科,记载9属15种;第三章斑蝶科,记载3属4种;第四章环蝶科,记载3属5种;第五章眼蝶科,记载12属37种;第六章蛱蝶科,记载29属66种;第七章珍蝶科,记载1属1种;第八章喙蝶科,记载1属1种;第九章蚬蝶科,记载4属8种;第十章灰蝶科,记载30属36种;第十一章弄蝶科,记载32属45种。本书对每种蝴蝶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发生、寄主等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生态照和标本照。
-
中国蟋蟀次目昆虫受威胁状况评价刘浩宇中国蟋蟀文化源远流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蟋蟀次目昆虫受威胁状况评价》从科学角度出发,对符合《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且在中国有记录的蟋蟀次目2总科6科16亚科90属386种进行受威胁状况评价。全书共8章:第一章介绍蟋蟀分类地位与系统演化;第二章介绍蟋蟀的分类与多样性;第三章介绍物种濒危等级研究概况;第四章介绍物种受威胁状况研究方法;第五章列出生境、致危因素和保护措施;第六章详尽提供中国蟋蟀物种分布与等级评价信息等;第七章分析和讨论蟋蟀物种受威胁状况;第八章对蟋蟀多样性保护研究进行展望。《中国蟋蟀次目昆虫受威胁状况评价》可作为生物学、植物保护、生态学、动物学、昆虫学等专业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研究、学习的参考资料。
-
云南野生菌杨祝良,王向华,吴刚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土壤类型各异,植被繁丰。该区孕育了色彩斑斓的大型真菌,当地群众称之为“野生菌”。野生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本书选择性地收录了云南热带、亚热带、亚高山温带及高山寒温带分布的548种重要或有代表性的大型子囊菌和担子菌,每种均附有原生境彩图、特征描述、生境分布及生态经济价值信息。书末附参考文献及汉名和拉丁名索引。
-
马铃薯性状形成生物学 第一卷宋波涛,田振东,司怀军 著《马铃薯性状形成生物学(第一卷:块茎与逆境)》系统介绍了马铃薯几个重要性状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性状改良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马铃薯性状形成生物学(第一卷:块茎与逆境)》共五章,第一章介绍马铃薯块茎形态建成的生物学基础及光周期和糖在块茎形态建成中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介绍马铃薯抗旱性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及分子调控机制;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介绍了块茎低温糖化和块茎休眠的生物学基础与分子调控机制;第五章介绍了马铃薯最为严重病害——晚疫病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及晚疫病抗性的遗传基础。
-
欺骗时间[英] 罗杰·戈斯登 著,刘学礼 陈俊学 毕东海 译化妆品或许可以帮助人们遮盖衰老,但老年学远非如此“肤浅”,它力求揭开衰老的奥秘,甚至彻底根除老化效应。尽管近年来人类已获得非同凡响的科学发现,但时间的影响依然与我们同在。我们可能难以完全战胜衰老过程,但是我们正在想方设法欺骗时间——活得更长,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或者拨慢我们的生物钟,延缓衰老。本书写给每一位对自身老化抱有好奇心的人,阐述了何为衰老、何种人会衰老以及谁能够“长生不老”,并解释了个中原因,将身体老化的全景呈现于人们眼前。在书中,罗杰·戈斯登教授从生殖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探索了生殖力与寿命之间奇特的制衡,揭示了性激素对年轻和健康的重要性。他还解释了活细胞的衰败不是完全由物理规律支配,而是受到塑造生命的原始力量的影响,由此引出了改变该过程并阻止衰老之潮的可能性。符合科学规律的人类前景不再是不可避免的衰亡,而是巨大的发展和对未来的希望。
-
哺乳动物杂交与生殖调控李喜和,孙青原,曹贵方,包斯琴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生命的诞生和进化”,为读者介绍了生命诞生与进化的基础知识,激发读者对生命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趣。第二章“动物性别分化和有性生殖”,重点介绍哺乳动物有性生殖的由来、受精与生命发生及哺乳动物个体性别决定机制。第三章“自然界的动物杂交”、第四章“动物的人工杂交”分别介绍家畜、野生动物常见杂交例子,从生殖生物学角度让读者认识这些科学问题。第五章“异种动物受精与生殖隔离”、第六章“动物繁育与生殖调控技术”基于编者开展的科学研究,介绍现代家畜繁殖生物技术在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领域中的热点,这部分也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最后,第七章“人类生殖繁衍和生存危机”,结合环境变化、传染病、人类生殖辅助技术等社会热点问题,激发读者对科学的追求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
微生物学前沿李文均,白逢彦,东秀珠,高福,吕志堂 ... 编《微生物学前沿》由中山大学李文均教授担任主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志恒研究员担任名誉主编,国内外有着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知名微生物学者组成编者团队。本书在扼要介绍微生物学研究进展基础上,涵盖原核微生物系统学、放线菌、细菌、古菌、真菌、病毒、病原病毒与分子免疫、分子微生物学、化学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生命起源与地外生命探索等十一个微生物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进展及技术发展水平。全书各章都配有详实的图表。为了扩展读者进一步阅读的需求,每章还附有参考文献。本书可作为高校生物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广大的微生物学工作者查阅参考。
-
麻痹性贝类毒素生物学研究与应用张晓玲,杨桥有害藻华(HABs)是全球性典型生态灾害与重大环境热点问题,麻痹性贝毒(PSP)在现有藻毒素中毒性*强、分布*广且危害*严重。麻痹性贝类毒素科学理论研成果日新月异,同时其在水产品质量安全、赤潮毒素环境污染监测、新药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书选取基于*新的科学研究进展,对麻痹性贝类毒素生物学及其实际应用展开深度叙述。全书共7章,分别介绍了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毒性与毒理机制、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来源与危害、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生物合成与化学合成、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分析技术、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监测与水产品质量安全、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药用价值与新药开发。
-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图鉴刘宝权本书为“国家自然保护地与生态文明建设丛书”之一。浙江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泰顺县西北部,1994年4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书根据最新的植物分类研究成果,全面记录了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鸟类200余种(含种下分类群)。在编写时,按最新的分类系统进行归类,每种动物介绍其中文名、拉丁学名、简单形态描述、生境、适生范围等,并配彩色照片数幅。全书内容丰富、新颖,图文并茂,对鸟类资源调查具有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