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鄱阳湖洪泛系统地表李云良,张奇,谭志强,姚静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战略引领和推动下,近些年来鄱阳湖的水文与生态环境变化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本书主要围绕全球典型河湖洪泛区的生态水文研究热点,结合当前鄱阳湖洪泛系统的水文特征现状,以原位观测、统计学模型和数学模型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流域到湖泊及湿地等多个尺度,揭示鄱阳湖洪泛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的总体变化情势,探明地表水文连通和地下水运动等关键过程对鄱阳湖的影响与贡献,进一步阐释以水文水动力为基础的湖泊热力学行为和物质输移行为等,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及一些典型人类活动影响,定量评估湖泊洪泛系统地表水动力和地下水文的响应与潜在变化,并对今后鄱阳湖的一些热点和关切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和展望,以为河湖系统和洪泛湿地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
农业雷达遥感方法与应用邵芸,李坤 等本书系统介绍了作者在农作物微波散射机理方面的认识,以及在农作物分类识别、参数反演、长势监测与估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具体介绍了我国农业生产特点与农业雷达遥感应用研究现状;基于微波散射模型,研究分析了我国典型农作物散射机理,奠定了应用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极化SAR数据,定量分析了我国典型农作物的散射机理;基于典型农作物雷达响应特征与散射机理特点,分别利用机载和星载SAR数据实现了农作物信息增强与分类识别;基于极化SAR数据实现了典型农作物的下垫面土壤水分反演、长势监测与产量估算;基于新型TanDEM-X双站极化SAR数据,利用极化干涉测量技术实现了典型农作物植株高反演。
-
光学遥感偏振成像全链路仿真孙晓兵,刘晓,黄红莲,涂碧海,易维宁光学偏振遥感信息链路涉及地球大气-地表系统多个环节,来自地-气系统的光偏振辐射信息传输特性仿真是其性质参数反演和偏振遥感图像解译的重要研究内容。本书系统介绍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在偏振遥感成像仿真领域的多年研究成果。全书分为6章,按照典型地物偏振特征、大气偏振辐射传输特性、遥感探测器仿真和偏振遥感信息链路仿真等介绍相应的仿真技术与方法。调研大气及典型地物偏振遥感应用研究状况,分析不同自然地物典型样品以及人工目标样品的实验情况,介绍大气矢量辐射传输特性及代表性算法和时序成像偏振探测器仿真,在综合考虑偏振遥感全链路信息传递过程的基础上,给出成像仿真过程、仿真相关评价和结果验证。
-
山东暴雪杨成芳 编本书总结了近20年山东暴雪的研究成果,基于大量暴雪个例,采用多源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揭示了渤海海效应暴雪和山东内陆暴雪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形成机理,并提出关键预报技术。全书共分为6章,内容涵盖山东雪灾、海效应暴雪、内陆暴雪、降水相态、积雪深度和“雷打雪”。第1章介绍了山东地形特点及近20年雪灾概况;第2章和第3章分别阐述了渤海海效应暴雪和山东内陆暴雪的分布特征、形成机理及预报技术;第4章给出了山东降水相态的基本特征及预报着眼点;第5章初步探索了山东积雪深度的变化特点及气象影响因子;第6章研究了山东“雷打雪”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天气分型及其产生机制。本书可供从事天气气候分析、预报预测的气象、水文、航空、农林、海洋、环境等领域的业务、科研及管理人员参考。
-
电磁勘探偏移成像方法王书明,底青云,王若本书阐述电磁勘探偏移成像技术在时域和频域电磁数据中的应用。首先,介绍电磁偏移基本理论和研究历程;然后论述其用于处理时域和频域电磁数据的基础性理论,包括电磁偏移数理基础、电磁偏移场算法与程序实现、电磁场域变换等内容;最后,论述电磁勘探偏移成像技术对时域和频域电磁数据的处理效果和应用价值。
-
藏东南冰川快速退缩与冰湖灾害科学考察报告邬光剑等《藏东南冰川快速退缩与冰湖灾害科学考察报告》基于野外监测数据、遥感影像并结合过去的考察资料,对藏东南地区过去50多年海洋型冰川和冰湖的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阐明了该地区冰川的能量–物质平衡的基本过程,揭示了冰川面积、厚度、运动速度以及冰川融水变化的幅度、特征、原因,并对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中段的冰湖进行了危险性评估和溃决过程模拟。《藏东南冰川快速退缩与冰湖灾害科学考察报告》还介绍了目前新研究方法(过程模拟)、新技术(无人机航拍)在冰川和冰湖监测研究中的应用。《藏东南冰川快速退缩与冰湖灾害科学考察报告》共分7章,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并附有野外考察照片。
-
核能装备材料基础王国亮内容简介: 全书共9章,围绕核能在应用领域所涉及到的材料相关内容展开,主要介绍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以及装备上所使用的核材料(裂变材料和聚变材料)和非核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的基本特性。本书可作为“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材料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为从事相关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
-
New Thinking in GIScienceBin Li,Xun Shi,A-Xin本书是探讨地理信息科学(GISscience)领域前景的前瞻性论著,由该领域国内外一线研究人员撰写,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并代表了多种观点。作者们提出了对地理信息科学概念框架的扩充方案和途径,讨论了一系列用于分析和建模的方法和技术,阐述了从地球传感到社会传感集成过程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应用领域的前沿问题,涉及城市科学、土地利用和规划、社会治理、交通、犯罪和公共卫生等重要方面。本书概述了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方向,是该领域研究人员和从业者的重要参考文献。本书适合地理信息、遥感、测绘及相关交叉学科的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阅读。
-
天空地一体化时空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郑坤,孙傲冰,陈前华,许永刚 等本书围绕建设天空地一体化时空大数据平台涉及的关键技术,从时空大数据平台的整体建设思路、时空大数据平台的架构出发,重点阐述时空大数据平台中的时空大数据管理与集成、时空大数据协同调度、时空大数据可视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对时空大数据应用平台进行详细分析,结合依托项目的示范应用,介绍天空地一体化时空大数据平台在智慧城市、数据治理、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及效果。
-
岩石风化碳汇与气候变化白晓永等本书针对当前岩石风化碳汇与气候变化相关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系统论述了多时空尺度的岩石风化碳汇量级与演变机制、陆海有机碳迁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全书共分五篇14章,主要内容涉及碳酸盐岩、硅酸盐岩、12类主要岩石的风化、外源酸的影响和陆海有机碳运移。本书绘制了岩石风化碳汇的时空动态图谱,系统评估了其量级及演变机制,明确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贡献,并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及生态修复的影响。此外,本书还揭示了主要河流有机碳的陆海迁移机制,更新了各洲从陆地向海洋运移有机碳贡献率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