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康养之都 宜居商洛王卫民 著本书通过多年的气象观测数据真实反映了商洛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半湿润山地气候特点,将商洛与国内30个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的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温湿指数和寒冷指数对比分析,反映了商洛气候旅游和康养资源优势。同时编者还选用商洛森林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断面监测水质达标率、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空气优良天数和4A级国家森林公园数等指标,展示了商洛森林丰茂、物种丰富、活水源头、水质优良、天蓝山青、空气清新、生态关联指标领先,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康养之都”。最后,用全市具有数千处文物保护点和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人文景观来说明商洛是历代名人荟萃之地,体现了商洛是文化长河、休闲胜地。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可供旅游气象从业人员借鉴参考,也可供爱好旅游的普通大众阅读欣赏。
-
农民气象灾害防御手册中国气象局 著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常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等内容,具体包括概述气象灾害的定义、种类,我国气象灾害的总体特点;我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简介;14种主要气象灾害(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基本知识,危害,预警信号,防御措施。概述气象与农业基本知识;农业气象灾害的定义、分类;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以及常见农业气象灾害(农业干旱、渍涝害、华西秋雨、雪灾、低温阴雨、干热风、低温冷害、高温热害、寒露风、霜冻害、寒害、倒春寒)基本知识和防御措施,每种灾害可列举1-3种典型区域典型受影响作物介绍具体防御措施。本书拟围绕提升农民、气象信息员对气象灾害的防灾避险能力和安全意识,在普及14种主要气象灾害防灾避险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对常见典型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展开科普,有助于对农民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推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进农村。
-
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胡祥云等《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介绍现代信息处理方法在重力、磁力、电磁、地震等地球物理信号信息提取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地球物理资料滤波、位场边界识别、谱矩分析位场几何特征提取、地球天然脉冲电磁场信号特征分析、地球天然脉冲电磁场时频分析、地球物理信号混沌-神经网络预测、低秩逼近地震数据重建,以及深度学习地震数据重建等方法与技术。
-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郭华东Big Earth Data in Suppor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2021): China showcases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 applying Big Earth Data to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indicators for six SDGs, i.e., SDG 2 Zero Hunger, SDG 6 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 SDG 11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SDG 13 Climate Action, SDG14 Life below Water, SDG 15 Life on Land,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s among multiple SDG indicators. It presents 52 case studies on 27 targets. The report showcases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SDGs and their indicators at two scales—local, national—totalling 36 data products, 25 methods and models, and 41 decision-support recommendations. These research results demonstrate China'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ully reveal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broad prospects of Earth's big data technology i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and open up new ways and methods to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such as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UN technology promotion mechanism.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untries to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agenda.
-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海洋应用技术邵伟增 袁新哲 李欢 陈鹏 郑罡 编著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一种空天对地观测的遥感数据获取技术,与可见光和红外成像载荷相比,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效率,并具备在恶劣气象条件下能够穿透云层、雾霾、雨雪等获取地面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信息的优点,其已成为世界上海洋观测乃至对地观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鉴于此,该书紧密围绕SAR的成像原理,依据作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对他人成果的提炼,开展SAR对海洋环境动力要素的反演以及海上环境安全保障监测辅助功能的研究和总结,并结合我国“十三五”规划海洋环境观测和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针对海面风场反演技术、海浪反演技术、海洋内波反演技术、台风与台风浪反演技术、海洋内波反演技术、海底地形反演技术、海面溢油监测技术、海面舰船监测技术等分别开展了技术方法介绍、研究数据集描述以及代表性案例分析,对各项SAR反演和监测关键技术的算法和原理进行了深入探讨,详细阐述,使读者能够充分了解这些关键技术,包括我国在该领域目前已达到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此举有益于发展我国的SAR海洋观测监测技术,从而完善我国“十四五”规划海洋环境观测和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
海岛生态指数和发展指数报告赵锦霞 张志卫 丰爱平 主编2018年以来,自然资源部有关单位协调配合,持续开展我国海岛生态指数和发展指数的跟踪评估,本书是2019年对100个海岛开展试点评估的成果。2019年的指数评估是在2017年、2018年海岛试点评估和方法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论研究、实地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完善海岛生态指数和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仍是对海岛生态指数和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的试点评估。本书主要由十一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海岛生态指数和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的基本介绍;第二章为2018年海岛保护与发展情况回顾和100个评价海岛概况;第三章为海岛生态指数评价结果与分析;第四章为海岛发展指数评价结果与分析,第五章至第十一章为沿海省市典型海岛指数评估的专题报告。
-
大连南部海域底栖生物图谱冯多 周玮本图谱调查覆盖面广、站位密度较高、考察指标较全面,对推动大连地区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和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
海洋船基调查技术与实践夏登文本书主要介绍海洋船基调查技术分类、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海洋调查船分类、国内外典型海洋调查船及其支撑设施与装备,后续章节以当前海洋船基水文、气象、海洋地形地貌、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声学特性、海洋光学特性调查所测要素为主线,重点介绍了测量原理方法、典型仪器装备以及实践应用和应用要求。本书不仅可为从事海洋调查技术的研究人员、海洋调查研究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学生等了解海洋船基调查技术的基础知识、典型仪器设备以及应用实践等提供有价值的重要参考,也可为政府管理部门、研究机构等谋划编写海洋调查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和依据。
-
海岸带人工地貌演化及其 资源环境效应研究李加林,刘永超本书采用史料查阅及野外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获取海岸带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及其对资源环境存量影响的基本信息, 采用规范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微观特征与宏观现象以及定性描述与定量测算结合的方法, 以人工地貌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建立完善的人工-自然复合地貌理论体系, 涉及人口、资源及环境等学科研究领域。收集、处理、分析包括国内外人类活动与人工地貌研究成果、经验与发展趋势, 人工地貌环境效应管理存在的问题等研究文献资料和数据, 依靠文字、图画、地图等文献资料进行研究, 如历代正史、地理总志、地方志、游记、野史笔记、诗文集子、会典会要、历代类书、明清档案、历代地图、绘图等。并以多时相遥感影像和历史海图、地形图、DEM 数据为主要数据源, 进行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人工地貌格局过程与特征模拟。在此基础上, 综合运用区域地貌学、景观生态学、海岸地貌学、海岸动力学、地理学等学科理论,在综合利用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手段基础上, 对地物提取信息进行数量统计与空间分析, 实现海岸带人工地貌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等。选择象山港海岸带、杭州湾南岸甚至浙江省海岸带和美国坦帕湾等海岸带典型人工地貌区域进行研究, 据此对研究成果进行检验并加以修改、补充。希冀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和海岸带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自然保护区居民可持续生计研究陈传明《自然保护区居民可持续生计研究》基于自然保护区居民可持续生计和生态保护的需求,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学建模,构建了自然保护区居民可持续生计的研究框架;利用文献调研法,对生态保护和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梳理;运用博弈分析法,进行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居民生计的博弈分析;以福建省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为研究案例区,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回归分析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等,探讨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补偿对自然保护区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利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问卷调查法等,进行自然保护区的居民生计可持续性、居民生计脆弱性、居民生计与生态保护耦合协调性的评价和分析;运用系统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探索自然保护区居民可持续生计发展的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