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城市气象与环境研究苗世光 等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气象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本书根据我国城市化和气象学学科发展特点,从城市气象与环境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即城市气象基础数据集建设、城市气象观测试验、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多尺度模式、城市化对天气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机制,总结了我国城市气象与环境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阐明了城市气象学科的定义、研究内容与方法原理及应用情况,旨在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需求提供科技支撑。本书所含资料源于各位作者及其研究团队长期工作积累。基于城市气象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发展特点,本书注重学术思想与创新实践的结合。学术思想方面,从发展一个学科的视角出发,定义“城市气象”这一概念,阐明其基本原理、方法,并指导实际应用,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城市气象学发展;创新实践方面,基于城市气象科学的最新科研原创成果,引入我国城市实践案例,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服务。本书相关著作国内尚未见,国外有少数教材。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精细分类数据集建设与城市建筑物形态学参数数据集建设;城市边界层观测试验、风洞实验及缩尺外场实验研究;城市边界层多尺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城市微尺度风场和扩散的数值模拟以及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研究;城市化对天气、气候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城市气象与城市规划。全书注意充分引述了学科发展形成的新领域、新内容、新方法,以适应新的需要。本书可供国内外大气科学或气象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科学研究和业务部门技术人员使用,也可兼作高等教育大学本科、研究生及教员教学用书,可供大气环境研究、环保、能源、化工、交通、冶金、城市环境保护及城市规划设计等部门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
太空物理环境张元文,朱彦伟,蒋峻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太阳结构与太阳风、地磁场作用及地磁模型,以及真空、中性大气、等离子体、辐射、热、轨道碎片等环境的特性、物理基础、对航天器及航天活动的影响、设计分析策略等。同时,考虑读者应用及后续深入研究需求,也提供了典型英文术语及部分环境数据/模型/工具查询渠道,为读者指明进一步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
天文光学和弹性理论(法)热拉尔·R.勒迈特 著;姚正秋,左恒 译本书是一本论述现代光学和主动光学理论的基础性读物。作者在本书中详尽地叙述了有关天文光学(特别是近代主动光学)的基础理论,并就主动光学技术在天文望远镜实际镜面加工和实际观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本书内容覆盖了天文光学系统和弹性力学相结合的问题,同时也对主动光学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论述,对这个领域已知的和**的内容进行了非常深入和全面的描述,对国内外采用主动光学方法的大型天文望远镜系统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介绍。
-
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核算清单与排放特征分析[英]关大博本书聚焦于新兴经济体的二氧化碳分析,旨在为新兴经济体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建立统一、透明、科学的核算体系,搭建符合新兴经济体国情的碳排放数据库,分析新兴经济体的碳排放现状与特征,为挖掘新兴经济体未来减排潜力提供基础数据保障。本报告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核算方法,收集了能源活动和排放因子数据核算国家层面上能源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编制了2010-2018年间8种能源类型和47行业的30个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清单。 考虑到新兴经济体中生物质作为民用部门的主要一次能源,本书研判了生物质燃烧排放是否应纳入国家或地区碳排放核算体系,这对于分析东南亚、非洲国家的碳排放特点和能源结构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此外,在数据可获得的情况下,本书利用能源消费或经济数据等降尺度指标,填充了区域层面的数据,编制了20个新兴经济体区域级碳排放清单,关注各新兴经济体内区域间碳排放的异质性。最后,不同机构所采用的数据源、能源类型和行业的划分存在差异,是造成统计数据不同的主要原因。本书通过与不同机构公布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CEADs清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未来的报告中,将进一步扩充新兴经济体的数目、更新排放清单的时间范围,以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并利用正在筹备的点源碳排放数据进行交叉验证,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与稳健性。此外,本书只涵盖了新兴经济体与能源燃烧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暂未考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或将在未来的版本中予以补充。 本书按洲分篇章,从行业、能源品种、区域等不同维度针对每个新兴经济体进行详尽具体地二氧化碳排放分析,并提供与国际机构的数据对比分析,以验证数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对气候变化感兴趣的群体提供参考。
-
恒星的形成(美)斯蒂芬·斯塔勒 等著;钱磊 译本书讲述了恒星形成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一些基本观测事实。主要讲述的是银河系内的恒星形成的观测现象、物理过程及理论模型。内容包括小质量恒星形成、大质量恒星形成,以及其他地方很少会讲到的中等质量星形成。这是一本关于恒星形成的比较全面的教科书,虽然年代有一些久远,但书中的内容多数并未过时,是为数不多(如果不是**的话)可用的恒星形成教科书。
-
超越对立翟大宇本书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国际机制国内化、国家社会化等相关理论,建立了开放条件下国家学习的研究框架。本书建立了国家学习的层次(工具性、价值性)和国家学习的主动性(追随型、引领型)两个维度的国家学习模型,较好地解释了不同阶段中中国气候政策的变化过程。另一方面,本书围绕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和中国气候政策演进汇集较为丰富的资料,较好地反映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和中国国内气候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在理论和内容两个方面,本书都有一定的价值和创新性。本书特色如下:(1)本书提出了开放条件下国家学习的研究框架,以国家学习的视角解释国家政策与国家行为变化。(2)系统梳理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与中国国家气候政策的发展演进过程,详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3)内容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一定的普及型和知识性。
-
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与应用魏一鸣等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assessmentmodel,IAM)是气候经济学前沿研究领域。IAM通过整合经济系统和气候系统,实现在同一平台下直接比较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和收益。本书在全面介绍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关键问题、典型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的基础上,聚焦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CEEP-BIT)自主设计研发的中国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China’sclimatechangeintegratedassessmentmodel,C3IAM),系统描述其方法论和总体框架,逐一剖析各组成模块的基本架构、核心方程以及典型应用示例,并对C3IAM不同模块之间的耦合方式和社会经济数据的处理进行专门说明。作为C3IAM模型的典型应用,研究提出全球气候变化减缓策略与途径。
-
重力学与重力勘探马国庆等本书总计九章,围绕全球重力研究地球结构和重力勘探两个主要方面来进行重力相关知识的全面归纳和总结。建立了完善的、理工融合的研究体系。重力学重点阐述重力场模型、重力场特征、重力场作用等,重力勘探围绕卫星、航空、海洋、陆地重力测量装备、资料整理方法、重力异常正演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本书对于重力学理论与重力勘探的内容对应介绍,突出了重力学理论对于重力勘探的指导作用,又强调了重力勘探对于重力学的反馈改进作用。
-
境外工程地球大数据监测与分析牛铮本书采用地球大数据技术收集我国在境外的重大工程空间信息,并相应编制带地理信息坐标的境外重大工程项目名录,建立境外重大工程空间数据库,把握境外各类重大工程项目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态势,探索各类型重大工程项目的地球大数据监测方法,展示我国境外重大工程建设相关成果,力求为我国境外重大工程建设的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和投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信息支撑。
-
时序对地观测大数据土地覆盖制图黄翀 等随着空间科技的飞速发展,多时空对地观测数据更易获取,遥感数据的时间分辨率显著提高,多时相乃至稠密时间序列遥感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产生,基于时序遥感大数据的土地覆盖分类与变化检测研究越来越流行。本书以多云多雨的中南半岛为主要研究区,对面向土地覆盖信息提取的遥感大数据时间序列挖掘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遥感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影像云污染处理、遥感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时间序列遥感统计特征挖掘、时间序列遥感深度学习分类,以及基于子序列的时间序列变化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