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科普知识
-
博物馆里的考古大发现科影发现 编本书通过讲述中国青铜器博物院馆藏的十件青铜重器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从西周政治制度、历史传承、军事外交、文化艺术、刑法制度、经济基础几大方面,展现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西周王朝的辉煌历史,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西周王朝,在《诗经》中被描述成“堇荼如饴”的天国,孔子一生想“克己复礼“,重现它的辉煌。然而这个王朝消失了三千年,直到被深埋在宝鸡黄土之下的精美青铜器重现天日。让我们轻叩时空之门,跟随作者走入青铜王朝吧。
-
博物馆里的考古大发现科影发现 编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约7.5千米的塔儿山西麓的陶寺遗址 , 其年代在公元前 2300~前1900年, 是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城址,经过几十年的考古挖掘,考古工作者共发掘了约6000平方米,发现有墓葬1000余座,其研究成果对追溯中华文明起源有重要意义。本书是“博物馆里的遗址大发现”之一,以陶寺遗址为对象,以考古发现的内容,介绍了陶寺的王城、历史、文明,探寻了陶寺人的发展与走向。
-
探秘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7月2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600千米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本书通过喜闻乐见、接受度良好的漫画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历史,以及高速磁浮列车的相关科学知识,包括高速磁浮的优势,高速磁浮环境友好的特点,高速磁浮相关的电磁等基础理论介绍,高速磁浮如何浮,高速磁浮如何“贴地飞行”,高速磁浮如何转弯,高速磁浮如何刹车,高速磁浮自身电能的传输,高速磁浮智能化水平等。
-
意识的河流奥利弗?萨克斯记录过各种各样神经系统异常案例的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是20世纪不容忽视的一颗头脑。他对客观世界的科学问题和观念充满好奇,也对人类经验的特异性饱含深情。他深情在不囿于经验和客观的二分,当固守单一学科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现象时,他会向创造性敞开思维。他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等范畴之间的游刃有余不是为了彰显博学,而是,只有这样融会贯通,才能让他真正通向对人、对整个生命世界的理解。萨克斯于2015年8月离世,本书的篇目大纲由他亲自选定,彼时谁都不知道他的生命已只剩下区区两周时间。我们可以读到在去世同年早些时候刚经历过全麻栓塞手术的萨克斯如何快速地被各种生机勃勃的念头重新充盈思考,也可以读回孩提时代的萨克斯专心致志地通过摄影捕捉蕨类卷牙的展开速度。这颗蓬勃运转到生命终点的大脑和深情脉动到最后一刻的心灵,在本书中不避童真地召唤出对他启发至深的三大人物。他如达尔文一样敏锐观察自然人间的万物万事,细致记录,随时准备投入任何一条推论的激流;他也受到威廉?詹姆斯的感召,始终对构成我们的时时刻刻保持关注;他浸润在多学科中的创造性心灵凝聚且灵动,所以不至于从经验中彻底抽身,而是和弗洛伊德一样,看得到人类行为的最神秘莫测处。本书共辑录10篇长文随笔(essay),探讨了演化、植物学、化学、医学、神经科学和艺术,还有关于速度和时间感知、记忆和创造性的研究与沉思。本书题献给的是萨克斯三十多年的挚友与良师罗伯特?西尔弗斯(Robert Silvers),正是这位在《纽约书评》争鸣五十多年的历史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灵魂人物最初选中发表萨克斯的写作。
-
安全行为小百科安全行为小百科编委会 编《安全行为小百科》编委会汇集了一批儿童教育专家、儿童心理专家、应急管理专家,均在各自的领域有很大的建树,经验丰富,专业性强。他们发挥自身相应的专业优势,合作打磨出这套绘本。
-
为什么要吃肉郭锡铎肉是人们三餐中的桌上菜,无人不识,也几乎无人不吃。但是很少有人会深入考虑为什么会吃肉?是为了营养还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人类由猿到人的进化经历了几千万年,人类吃肉也经历了三百多万年的选择,这个选择是人类进化本身的内因与外因共同推进物种进化的结果。本书以动物学、考古学、遗传学、营养学、肉品学、烹饪学、畜产品加工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为依据,讲述了人类必需吃肉的道理。通过人类的进化史向读者解释了人类为什么选择吃肉,从基因和代谢的角度阐明人们选择吃肉的内因是什么,最后本书从食物自身出发告诉读者吃肉与健康的关系。
-
化学与健康黄梅,刘伟,李五海,曹书梅《化学与健康》共分为五篇。第一篇介绍了人体内的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等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第二篇介绍了食品添加剂和咖啡等饮料中的化学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第三篇讲述了洗发水、洗面奶和洗衣液等生活清洁用品中的化学物质的具体作用机制;第四篇从药物与化学的角度展开,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药物如青霉素、吗啡等;第五篇讲述了烟草、涂料等对生活环境的影响,从化学的专业视角使人们了解与健康有关的知识。
-
莎士比亚的科学[加]丹·福克莎士比亚就是一架天文望远镜。作者丹·福克将通过他探索这一重要历史时期中人们思想的快速变迁。本书可以说是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起源史,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人类探索世界和宇宙的历史画卷。作者探究了莎士比亚时代在科学上的发现和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以及这些新发现和新认知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体现。作者认为莎士比亚生活于一个转折的时代,科学与神学慢慢分离,中世纪的阴影逐渐消散,现代科学文明正在崛起。书中的内容极为丰富,从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宇宙观、中世纪的魔法到透镜理论、伽利略的望远镜发现、笛卡尔的机械论等等。同时,本书也考察了这些知识是怎样反映到莎翁和与他同时代作家的文字作品中的,以及反映在何处。
-
象博士的科普日记[土]法提赫·迪克曼(Fatih Dikmen)《发现奇妙的科学世界》分册:本书以象博士的趣味故事为主线,带领孩子发现奇妙的科学世界。书中包含50个趣味知识,讲解了人体和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及背后的科学原理。书中有趣的漫画、幽默的语言、日记式设计,既解答了孩子对于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现象的疑问,也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使孩子获得轻松快乐的阅读体验。同时书中还包含10个可以在家中尝试的小实验,让孩子自己动手,感受科学与生活的魅力。本书适合对科普感兴趣的青少年阅读。《探索身边的自然世界》分册:本书以象博士的趣味故事为主线,带领孩子探索身边的自然世界。书中包含50个趣味知识,既有对常见动植物的现象的解读,也有关于少见的动植物的讲解。书中有趣的漫画、幽默的语言、日记式设计,既解答了孩子对于自然界中见到的一些现象的疑问,也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使孩子获得轻松快乐的阅读体验。同时书中还包含10个可以在家中尝试的小实验,让孩子自己动手,感受科学与自然的魅力。本书适合对科普感兴趣的青少年阅读。
-
科学史讲义II【加】伯纳德·莱特曼本书是著名出版公司Wiley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史专家撰写的一套科学史指南。书稿不是简单的介绍科学发展的历史,而是另辟蹊径,邀请四十位国际知名的科学史学者,分四专题,整合概述了当今科学史的核心范畴,角度独特,内容权威,可读性强。《科学史讲义II:天文台、博物馆、实验室,科学实践的场所》关注的是科学发生的场所,包括天文台、博物馆、植物园、实验室等,详细介绍了这些场所在科学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该书的出版将极大地丰富读者对科学发展史的认识,提高大众的科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