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气象/生态
-
我站在风暴中心苏镝坷 著这是一本中国青年追风者、摄影师苏镝坷的原创图书作品,作者通过用图片及文字讲解多年的追风故事和风暴相关的科普知识, 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追风者的世界及强对流风暴的气象知识。作者用精彩的故事叙述和震撼人心的摄影作品,将风暴的力量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亲历风暴、深入台风眼的惊险故事,还是在风暴中拍摄的精彩摄影作品,都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风暴的中心,感受到自然的威力与魅力。作者也通过此书表达了公民参与灾害防御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
蒙伢儿与妮妮的避险日记王伟,柴波,孟耀著暂缺简介...
-
大地的故事刘兴诗著名地质学家刘兴诗70多年来,走遍中国大地进行科学考察。他从自身的科考经历出发,写作了这本人人都能读懂的中国地理科普书。 平凡的大地、高山、江河湖海,在作者看来都蕴含着有趣的地理知识:如何知道湖泊的年龄?——挖出湖底的湖泥数一数就知道。真有世外桃源吗?——那当然了,就连原始人也喜欢住在世外桃源里。三星堆里的青铜神坛有什么意义?——或许里面藏着古人对地震的认识呢。 地理学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知道地球每一天都在变重吗?泾渭分明和泾渭不分到底哪个说法是对的?钱塘江潮为什么这么壮观?苏东坡描绘的赤壁风光为什么今天看不到了? 地理学一点都不枯燥,而是一门能够帮助我们开拓视野的有趣学科。读了这本书,你将对脚下的大地、眼中的高山与江河湖海有全新的认识,也将以更加丰富的视角认识我们的世界。
-
生机[英]乔治·蒙比奥(George,Monbiot)著名生态环保人士蒙比奥的全新力作!本书主题涉及土壤生态学、微生物学、生态环保、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等多个专业方向,重点探讨如何在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情况下,生产更多粮食来喂养更多人。蒙比奥通过本书给人类和食物系统提供了一个新的希望。他在本书中展示了随着对于土壤生态学研究的逐渐深入,我们对脚下的这片世界的认知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何让我们用更少的耕作,生产更多的粮食。他还与许多这个领域的开拓者们进行了交流:新型农艺种植者会改变我们对土壤肥力的理解;研发多年生谷物的研究者试图将土地从犁和化学药品中解放出来;也要感谢开创了培育蛋白质和脂肪新方法的科学家们。他们共同为我们展示了世界上微小的生命形式如何帮助我们与地球和平共处,恢复这颗星球上的生命系统,用生机取代死寂。
-
碳中和全民科普指南中国天气 腾讯SSV碳中和实验室2015年巴黎会议前夕,中国承诺2030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时宣布中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与碳中和不是简单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的问题,而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结构全面绿色转型的问题。因此要引导“双碳”目标切实落实到各行各业甚至是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中来。思想引导行动,理论指导实践,这本《碳中和全民科普指南》就是为此准备的。 能源革命是 2014 年国家提出来的,在提出能源革命以后,2020 年又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就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把能源革命往哪走具体化了。先要做到碳达峰,也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总量达到峰值,然后再进一步降低,我们 2060 年前要实现碳中和,也就是排放的二氧化碳,我们自己能有能力把它全吸收掉,这样就实现了净零排放,也就是二氧化碳排放为零,这叫碳中和。——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实现碳达峰是为了应对当前的气候变化,因为当前的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活、生产和生存。它的内涵还是很丰富的,所以如果要想把这个问题真正理解清楚,大家可能需要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入手,把概念搞清楚,才能将这样一个重要的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自觉。——宇如聪(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与 20 世纪 80 年代相比,北冰洋夏季海冰的面积减少了 40%,目前北冰洋的海冰面积也是过去 1000 年以来最小的……19 世纪后期以来的增暖赶上了之前 1000 年才会有的程度,这是非常异常的。——翟盘茂(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科学认识气候、主动适应气候、努力保护气候,对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气候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巢清尘(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
-
寂静的石头George B. Schaller50年前,在喜马拉雅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到底有多艰辛?那里的野生动物生活的怎么样?那里的人们当时过着怎样的生活?本书的大部分篇幅描述了乔治•夏勒博士在喜马拉雅地区的科考活动,包括山、人、日常的行程。每一次旅程都会遇到问题:有的是政治上的,因为喜马拉雅处于多个国家边界的敏感区域;有的是后勤保障方面的,顽固的背夫、不愿动弹的驮畜,还有踪迹难寻的小径——山地旅行永恒的难题;还有一些气候问题,比如沙漠地区汹涌的热浪、青藏高原刺骨的寒风。作者并不是简单地记录自己的科考经历,而是想用自己的笔和相机记录下生活在寂静荒山中的各种生灵,向人们展现它们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唤起人们对正在逝去的喜马拉雅地区的关注。
-
地质词典[美] 马西娅·比约内鲁德(Marcia Bjornerud)著为什么钻石难久远?为什么远古的冰雪预言了人类的未来?从冰川、沙地到重力风,从真菌孢子、花粉颗粒到沉积物中的微小塑料颗粒,历经挤压、熔解、侵蚀的岩石默默地记录着地球的“前世今生”。这一次,它用75个稀奇古怪的词条引领我们进入更广阔的地质世界,为我们重现古老地表转瞬即逝的轮廓,鬼斧神工的怪石奇峰,讲述险象环生的地球历史。
-
苔藓森林Robin Wall Kimmerer作者以不同种类苔藓的独特生物学特征为主题,结合自身的生活与科研经历,用散文般优美的语言,介绍了苔藓在自然界以及原住民文明和现代城市环境,乃至全球生态大背景中的作用。作为最古老的陆生植物,苔藓堪称真正的“先锋植物”,能够将贫瘠的岩石和土壤转变成适合其他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的环境。这些文章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的全新角度,以微小到常被忽略的苔藓作为棱镜,折射出对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关联的深刻反思。
-
科学三分钟[意]塞雷娜·贾科明 [意]卢卡·佩里 著;[意]卡泰丽娜·弗拉塔洛基 绘通过关于气候和全球变暖的搞笑故事,用科学和笑声一一拆解,看看我们的地球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你搞不懂“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不明白为什么每年的夏天总是过去100年里热的,那么这本书会告诉你真相。 在天体喷发和系外行星、新石器时代的饮食与太阳黑子、冰芯与太空旅行这些研究中寻找气候变化的真相,与气候专家和科学竞赛冠军一起出发,在地球的上方、下方和内部进行一次冒险探索,了解我们的星球以及它正在发生的事情。
-
台风知识与应急避险高路周翔 张英 著小纹随家人搬到沿海城市居住,在个周末,不期而遇的台风打乱了他们的出游计划,妈妈给小纹讲了关于台风的知识: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台风是怎么命名的、台风的一生会经历哪些事情、台风来袭时,人们应该做些什么......小读者跟随书中的讲解,也会像小纹一样,了解有关台风的知识,懂得台风来临时该怎样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