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
-
犬科动物讲历史[法]洛朗·泰斯托(Laurent,Testot) 著,张璐 译《犬科动物讲历史:与人类同行万年》是引进版科普丛书“三棱镜”的一种,是一部犬类与人类紧密相关的历史。狗为何对我们的历史了如指掌?为什么说狗的故事的总和就是一部人类史的百科全书?以狗狗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未来,会有怎样的启示?作者通过12种狗被驯化的过程讲述了狗与人类的关系史。墨西哥无毛犬、澳洲野犬、杂种犬、比利牛斯山地犬、秋田犬、看门犬、猎兔犬等登上讲台,讲述自身的进化和变迁,讲述与人类的相爱相处的前尘往事,生动有趣,发人深思。是一部难得的狗狗口述人类史。
-
没有硝烟的手术室郝淑煜脑外科手术室是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战场上的事皆由医生以手术刀来完成。 本书以纪实手法,沉浸式记述了一名神经外科医生与脑瘤“对垒”的日常,同时勾勒出一位“医二代”成长为知名三甲医院主任医师的经历。 在一篇篇真实动人的“战地日记”中,我们聚焦于医生与脑瘤“对垒”的惊心动魄,见证了脑外科专家的修炼历程,体验了患者为生存奋力搏斗的人间悲喜剧,也掌握了与神经外科、脑部肿瘤相关的鲜活知识。 本书行文生动,时而风趣,时而庄重。情节紧凑明快,深刻传达了一线医生工作的不易、压力与使命,反映出患者与家属的无助、期望与感激。书中的医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希波克拉底誓言与医学人文精神,同时也坦诚道出了自己的焦虑与纠结,令读者产生深刻的共情,进而拉近了医患距离,消弭了不同群体的隔阂。 在科普之余,本书也是叙事医学的一次尝试性探索,希望人们重新看待医生与患者、健康与疾病、生命与死亡。
-
脑壳里的互联网[美]丹尼尔·格雷厄姆著,周东,付思超,何麒 译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我们都把自己的脑视为计算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脑即计算机”这一隐喻几乎定义了现代神经科学领域。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学家们开始重新审视关于脑如何工作的这一问题,我们也需要有一个新的隐喻来帮助我们提出更好的假设。计算神经科学家丹尼尔·格雷厄姆为理解脑提供了一个新范式。他认为,脑并不像是一台计算机,而更像是一个通信系统,类似互联网。脑和互联网都是以灵活性和可靠性见长的网络,二者都必须在整个系统范围内传递信号,需要有种种协议将信息从任何一个节点引导到任何其他节点。然而,我们暂时还不了解脑是如何管理整个网络的动态信息流的。互联网隐喻可以将我们的注意力聚焦在平行挑战中所涌现出的网络通用设计原则和通信策略上,从而帮助神经科学领域去解析脑的信息路由机制。强调脑连接关系与互联网架构之间的相似性,将开辟出全新的研究方向,并有助于破解埋藏在脑最深处的秘密。《脑壳里的互联网》为我们开启了一段清晰明了而又引人入胜的旅程,置身其中的我们会对脑科学的现状,以及其在新模式下的未来发展方向有充分的了解。该书为每一位对脑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得以重新理解脑中所发生的那些事儿。
-
长寿的习惯张晓颖译希腊的伊卡利亚岛,意大利的撒丁岛,日本的冲绳岛,哥斯达黎加的尼科亚半岛,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一直被认为是超长寿老人生活的“蓝色地带”,铃木祐潜心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发表的抗老文献,参考了3000多条数据,在众多贯穿古今中外的抗衰老方法中求索。与此同时,征求了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哈佛大学等机构专家的意见、选择了平衡合乎科学的妥当性和有效性的技术。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理论篇、实践篇1、实践篇2、线路图篇,共有9章,分别是痛苦与恢复的循环、运动、毒素和断食、精神、营养元素、睡眠、美肌、反洗脑、线路图。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读者能从科学的角度学习抗衰老的要点,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心理和身体的潜能,像世界上著名的超长寿地区的人们一样持续保持“超凡年轻态”的生活方式。
-
感受与认知安东尼奥·达马西奥 著,孙强 译意识是人类传达与转化自己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以及感知自己在其中的地位的基础能力。数十年来,有许多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认为,意识的问题无法解答。但是,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对生物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发现深信不疑。在书中,达马西奥帮助我们了解意识与心智的关系,意识与清醒或感觉为何不同,感受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脑为何是意识发展的核心。他将各种科学研究领域的新发现与意识哲学相结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原创研究成果,改变了我们对脑与人类行为的理解。
-
人类的探索安德鲁·雷德《人类的探索》以探索如何塑造今日文明并将如何改变人类未来为核心主线,用简短的篇幅描绘了宏大的人类历史进程,是一部具有启发性的探索编年史。从走出非洲的第一次扩张,到地理大发现的全球大融合,再到科学时代对于太空、极地和海洋的探测,最后到星际移民以及元宇宙的可行性畅想。发现与冒险,财富与征服,偏见与宽容,这些正是本书要讲述的故事。所有探索都是我们对未来的投资,如果不敢于探索未知的世界,一切就都不会有答案。
-
巡山报告王立铭“巡山报告”是王立铭教授一个宏大的科学写作计划,他计划用30年的时间,持续观察和分析全球范围内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和重大事件,按年度整理成书。2020年、2021年已经出版《基因编辑婴儿:历史与小丑》《我们如何理解一种全新疾病》。《现代中国人从哪里来》是本系列丛书的第三本。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抽丝剥茧地分析了两个重要问题:现代中国人从哪里来、AlphaFold2在蛋白质结构预测大赛中取得的惊人突破。第二部分,王立铭教授对25项生命科学研究进行了解析,包括脑机接口新进展、抗衰药物NMN的人体临床试验、肥胖症新药、针灸抗炎的神经生物学基础、1型糖尿病的干细胞疗法等等。王立铭教授用人们容易接受的生动语言和娓娓道来的讲故事的形式,让读者能够跨越知识壁垒。得以一瞥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无限风光。他不仅把最新出现的重要科学发现或科学事件掰开揉碎讲给读者听,更重要的是他用兼具历史和未来的人文视角审视解读,能提高大众用科学的态度和眼光来分析各种问题的能力。
-
爱因斯坦旅行日记【美】阿耳伯特·爱因斯坦 著1922年秋天,爱因斯坦携妻子开始了为期五个半月的远东和中东之旅,这些地区是他以前从未去过的。这次行程包括在新加坡、香港和上海的短暂停留,在日本为期6周的旋风式演讲,对巴勒斯坦12天的短期访问以及对西班牙的3周访问。本书展示了爱因斯坦在这一重要旅程中的完整日记,让我们以私密的视角窥视一个聪明的头脑如何与宏大的世界相遇。中文版特别附加的三个文件,表现了爱因斯坦对饱受外国欺凌的中国充满同情。
-
敬畏生命游苏宁《敬畏生命:科学与人文之初心》精选了50本医学与人文领域的精品图书,从医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文观念视角出发,结合图书内容,分享了笔者对各种医学现象和重要事件等的思考以及阅读后的感悟。阅读《敬畏生命:科学与人文之初心》,有助于读者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医学相关领域从业者了解更多的人文关怀经典佳作,让医学更有温度和生命力,为生命保驾护航。本《敬畏生命:科学与人文之初心》所选的文章真正体现了笔者作为杂家率性而为的阅读习惯,这些书评涉及的图书面广,不乏劝人向学之意。
-
燃烧吧,能量赫尔曼·庞瑟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努力运动却一斤也没有减下来?停止运动,还反弹了几斤?如果你也因此而困惑或懊恼,不要着急,因为大部分人和你一样。运动在前期确实能帮助你减轻体重,但从长远上看,人的体重会达到一个平衡,而这个平衡很难打破,运动也不行。人体不能简单地被看成一架机器,用输入能量减去消耗能量就是囤积的能量,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新陈代谢是生命体的一切之本。人类运用能量的方式决定了我们成长、衰老的步伐,也决定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情况和耐力极限等。人体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获得了调节自身以适应各种极端条件和环境的能力,我们的身体也练就了处变不惊的本领。而这个本领让我们可以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调节新陈代谢的节奏。在远古时代,这样的本领让我们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但在现代社会,它成了我们瘦不下来的重要因素。本书将从生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的角度澄清关于新陈代谢的常见错误观念,你将重新认识你的身体以及你的能量消耗与运动、饮食、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