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知识
-
情性爆炸王维刚著本书包括“两性关系的科学探秘之旅”、“性情观念的科学时代”、“精神艳遇和第四种两性空间”、“人类性文明暗角的性交易”、“关注艾滋病”等内容。
-
男性统治(法)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刘晖译法国外交部重点协作项目。本书作者从对卡比尔社会的一种人类学研究出发,揭示了今天存在于男性和女性无意识中的男性中心世界观的永久性。并根据男女之间的基础对立,重新阐释了社会生活和象征生活的既定条件,详细展现了生活的象征资本(荣誉)如何与男女之间的对立相辅相成。
-
性别突破王维刚著本书包括“远古曾有的性别困惑”、“破译性别的生物科学之谜”、“性别角色的颠覆和重塑”、“性别突围中的对接和冲撞”、“生育的性别价值观枷锁”等内容。
-
两性之哲学冯沪祥著本书是冯沪祥博士生活哲学二种中的“两性之哲学”分册。全书共分六章,其内容包括两性哲学的重要性、两性沟通如何成功、两性爱情如何成功等等从哲学的角度对两性的情感需求等等进行了分析。本书内容全面,形式新颖,颇具新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理论性及可读性,会给人以启示,非常值得一读。
-
20世纪的性理论和性观念(美)杰弗瑞·威克斯(Jeffrey Weeks)著;宋文伟,侯萍译编辑推荐:杰佛瑞·威克斯是南岸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社会性历史学者。本书汇集了他的一些叙述了我们今天的性和亲密生活的变化模式的重要作品。 该书第一部分对海弗劳克·埃利斯到更近的米歇尔·福柯等性理论家展开了讨论。杰佛瑞·威克斯研究他们写作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探讨他们的作品在促成我们对于性和亲密关系的概念时起的作用。该书的第二部分探索了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重审性的方式,以及新的性和社会运动如何重新创造了“性爱”。全书研究了在这个世纪改变了私人生活的艾滋病和一些逐步发生的变化造成的影响,并对这个千年结束时的性态度和性思想进行了考察。
-
性经验史(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本书为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作者生前完成了三卷,我社已于2000年3月翻译出版,共印了两次,这次出版增补版的原因是我社获得法国伽里马赫出版社的授权,同意我社将《性经验史》第四卷已发表的内容《为负法而战斗》作为第四卷收入本书,趁此机会、译者又对以前的译文作了修改和提高、因此,《性经验史》中文版将成为全球最完整的版本而面世,而且被收入《世纪文库》第二辑。目录第一卷认知的意志第一章我们是“另一类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第二章压抑假说第三章性科学第四章性经验的机制第五章死亡的权利和管理生命的权力第二卷快感的享用导言第一章对快感的道德置疑第二章养生法第三章家政学第四章性爱论第五章真正的爱情结论引文索引第三卷关注自我第一章梦见他的快感第二章自我的教化第三章自我与他人第四章身体第五章女人第六章男童们结论引文索引第四卷(部分已发表的内容)作者简介:后结构主义不仅“谈玄论理”,而且还直接批评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文化”。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米歇尔?福柯。1926年10月15日,福柯出生在法国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读于巴黎高师和索邦大学,先后获得哲学和心理学文凭。1951年,通过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61年获国家博士学位。1970年被遴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艾滋病去世。福柯一生著作甚丰,闻名于世的有《癫狂与文明:古典时代的癫狂史》(1961年)、《诊所的诞生》(1963年)、《词与物》(1966年)、《知识考古学》(1969年)、《规训与惩罚》(1975年)和《性经验史》三卷(1976,1984,1984年)。译者简介:佘碧平1965年7月26日出生于安徽省和县。1982年9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86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8月留校任教。1993年获比利时鲁汶大学(法语)国际合作奖学金,前往该校哲学学院哲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学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97年底,学成归国,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任副教授。著有《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3月版)、《论M?梅罗?庞蒂的历史现象学》(比利时鲁汶大学,1997年10月)和二十余篇论文。
-
现代性的后果(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安东尼·吉登斯,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1938年出生于北伦敦的埃德蒙顿,1976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莱切斯特大学、西蒙·弗雷泽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剑桥大学,1997年起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吉登斯一直处于当代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前沿,他的著作综括了近三十年来的社会政治变革,尤以构成理论和“第三条道路”的学说为全球学界所瞩目。他还是布莱尔政府的重要智囊之一。他的主要著作还有:《社会学》(1982),《社会的构成》(1984),《民族国家与暴力》(1985),《超越左与右》(1994),《第三条道路》(1998)。在这本重要的理论著作中,作者从一种全新的、富有启发性的角度阐释了与性相联系的制度变革。他认为,在世纪终结之时,我们并没有进入后现代性时期,而是进入了“盛期现代性”时期。在这一时期,现代性的后果变得前所未有地激剧和普遍化。由此,他更现实地考察了许多人备加褒扬的现代性的各种严重后果,严重讨论了极权的增长、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生态环境的破坏、核冲突与大规模战争等问题,并且探讨了人类在这些问题面前的出路。无论是对于专业学者,还是对于一般读者,本书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
红色皇后(英)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著;范昱峰译我以前从事动物学研究的时候,朋友常问我,怎么能够投入三年的时间,只专门研究一种鸟类?普通的松鸡难道还有那么多值得研究的吗?我的答案常令人觉得自负且刺耳:关于人性的研究虽有两千年历史,但所知仍然非常有限;人类除了稍微有点特殊,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哺乳类的一种;除非能够了解人性的演化过程,否则我们无法完全了解自己。有鉴于此,本书前三分之一专论演化。此外,有关人性的探讨,也仅在这些篇幅加以论述。演化的基础相当重要,但对于基因运作提不起兴趣的人,演化这个课题确实有点困难。但请千万不要因此气馁。我小时候所受的庭训是,一定要先吃完正餐才能享受巧克力蛋糕,甚至到了现在,当我享用巧克力蛋糕时,仍然常有(但也故意忽略)罪恶感。如有读者觉得本书中后半部较易了解,因而跳过前段,直接吃“巧克力蛋糕”,我也可以谅解。本书充满独道的见解,但其中极少是我的发现。科学家忙于研究,无暇发表他们的新发现,科学作家则常需探究他们的心灵,代为公诸于世,因此常自觉是智力的剽窃者。如以单独的章节而论,写作比我更出色的大有人在,但令我感到自豪的是,就全书而论,水准能够到达如此程度的人为数不多。我的角色即在综合各家的发现,呈献于读者面前。
-
男人和女人的自然史(英)戴思蒙·莫里斯(Desmond Morris)著;蒋超,孙庆,杜景珍译人分男女,在我们看来是自然不过的事,但在人类学家戴思蒙·莫里斯看来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莫里斯从男女自然属性的差异和社会属性的自然平衡角度,写出了这本不简单的书。书中内容丰富而有见地:男女的解剖学、生理学的区别;人类文明又是如何促进了这些区别的扩大或压制,从而产生了纷繁芜杂的性别信号;考察了一夫一妻制与一夫多妻制;讨论了不同性别的生命历程,特别关切到今日女性的困境——如何在社会和母性两者同时取得成功。
-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李银河著作者采用半结构化的访谈方式,对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这个涉及个人生活史、隐私性很强的领域进行了社会学的研究。这项研究涉及女性感情和性生活各个方面的基本事实,涵盖了女性从初恋到结婚、感情、性、与婚姻关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在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从社会学角度对这些资料做了专业的分析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