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喝对汤 养出好体质梁尹倩香港诚品书店年度生活类榜单图书,在当地已重印12次,深受香港人民喜爱! ★开篇拆解坊间中医养生谬误,传递正确的中医养生观。 ★作者结合日常体验,介绍了8种体质的特性,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针对8种体质人群,设计了61道美味保健汤水,做法简单、快捷,材料在市场、干货铺、汤料店就能买到,就算是入厨新手也能轻松做出一款汤,改善体质。 ★与市场上千篇一律的煲汤书不同,这本书不仅是食疗汤谱书,还是一本集合多种中医养生保健疗法的图书,有茶疗方、穴位按摩、足浴方、艾灸方法,可以说一本书解决多种中医养生问题。 ★书后附有体质与食物属性对照表,要多吃什么、少吃什么,一目了然。认真了解食物属性,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养生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
倪师推荐(清)陆懋修《世补斋医书》医学丛书。清·陆懋修撰。分正集、续集。正集为作者自撰,计6种,三十三卷。刊于1884年。包括文(指有关医学的文集)十六卷。《不谢方》一卷,《伤寒论阳明病释》四卷,《内经运气病释》九卷(附《内经遗篇病释》一卷),《内经运气表》一卷,《内经难字音义》一卷。续集为陆氏校刊的医书,共4种,二十五卷。由其子陆润庠刊于1910年。包括《重订傅青主女科》三卷,《重订戴北山广温热论》五卷,《重订绮石理虚元鉴》五卷。《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十二卷(原书六卷,另六卷包括王氏所撰《伤寒论附余》二卷,《伤寒例新注》、《读伤寒论心法》、《回澜说》、《时节气候决病法》各一卷。)
-
倪师推荐汪汝麟全书以内科病症为主,每一病症简述其病因、症形或辨治要点,然后列方;各方详其主治、药味及制剂方法,并引各家之说阐论其方药配伍机理,简明扼要,切合临床,可资临证参考,亦可藉以研究方剂配伍之法。
-
和衡之法肖政华,王和强,杨辉凌湘力(1950—),女,教授、主任医师、硕导、博导、博士后导师,首届贵州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凌湘力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批中医师承博士后导师。凌老先后担任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贵州省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等社团职务。凌湘力教授痴爱中医事业,刻苦钻研经典,学习各家学术思想,传承湖湘名医欧阳锜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思维方法,据经典之旨,博各家之长,师古而不泥古,勇于创新、严谨治学,经过40多年的临床积淀,形成了注重“和衡之法”的鲜明学术思想,临证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谨守病机主线,注重整体调节、重视培补后天,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擅长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内科、妇科疑难杂病,尤其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后副反应、月经不调、乳腺增生、 年期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老年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凌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具有重要的传承发展意义。为 好的传承凌老“和衡之法”学术思想,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本书主要从医事传略、和衡之法学术思想解析、用药经验、方剂心得、临证心悟、医案举偶等六个方面阐述。 篇章主要介绍凌老成长经历,求学和思想形成过程。第二篇章主要解析和阐述“和衡之法”学术思想的理论渊源、师承流派、和衡之法学术思想内涵,临证运用;第三、第四篇章主要阐述凌老临床药用及常用方剂特点。第五篇章主要阐述部分凌老及部分门人弟子运用“和衡之法的临床体会;第六篇章通过收集整理凌老的部分临证医案,领悟凌老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守方与变方等思想的娴熟运用,感悟凌老临床“和衡之法”辨证思维及用方之匠心。
-
养生素食张草友,张宝庭中华民族自古讲究“养生”,讲究“食药同源”“素食”就是其中一专门烹馔系列。《养生素食》汇聚了花开素食出品总监、中国烹饪协会素食委员会副 张草友先生多年来丰富实践形成的经典素食,与中国烹饪大师、中国药膳大师精心张宝庭先生联手打造出的一本 素食烹饪厨艺宝典,包括冷菜7种、热菜71种、面点5种等,旨在能为一些烹饪从业者及广大爱好者提供有用的指导,为其带来 多的启发,帮助他们一步步自我磨炼,为做出美味素食奠定扎实的基础。本书可作为烹饪从业人员的专业指导用书。
-
培根铸魂姚春,莫锦荣桂派中医是在广西主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医药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一格的地方性中医学派,既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广西区域自成体系,拥有文化独特性。本书是 首部系统介绍桂派中医人才培养的著作,从汉以前的八桂中医起源,到八桂医学康续下桂派中医人才培养实践,归纳整理了桂派中医人才培养数十年的探索与改革成果,全面介绍了桂派中医人才培养的办学思路、教学特色和经验成效等,“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理念贯穿全书,对于培养输送桂派中医人才、传承和发展桂派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具有积极意义。
-
名老中医张永洛学术思想与临床治验荟萃周冰,张翼,张永洛从古到今,中医的著作浩如烟海,但都离不开《内经》的理论指导。两千多年来,中医一直沿着《内经》的原本思维定式发展下来。张永洛教授的主要学术思想源于《内经》与《 》。在研读《内经》与《 》时,发现二者的思维方式与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十分相似,都是形象思维。《 》的“立象尽意”和中医的“取象比类”都离不开“象”。象者,像也,像就是形象思维。俄国 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艺术是真理的直接关照,或者是形象的思维。”因为形象思维是一切艺术思维的特征。中医有艺术思维的性质,也有科学的效果。本书全面阐述了张永洛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希望对中医医师、中医院校师生有所裨益。
-
李中玉外科李明道等主编运用50年来临床亲自拍摄的典型病材实例彩色照片取代了古医籍中文字加描绘图像以定病位的模式,真实地记载了外科诸病的部位、范围、形态、色泽等特点,使阅者如入其境,如睹其症,病证一目了然,清晰易辨,对提高读者的认病识证能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全面系统总结了河南 张八卦外科第五代传人,先师李道洲传统外科经验,并融入自己几十年来的临床研究,给读者一个不同于教材的治疗方法。同时撷取了历代前贤、当代诸家的学术精华,重点突出专科专病,辨证论治,创新、实用。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孙聪 宋岩主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中医药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命活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规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认识生命、改造自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迅猛发展,教学模式不断 新,其他相关学科对生物化学的知识需求也不断增加。本教材深入贯彻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为出发点,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发展,体现人文精神的诉求, 好服务于研究生教学。
-
伤寒杂病论会通黄竹斋 撰著 ; 米伯让 点校 ; 米烈汉 路波整《伤寒杂病论会通》是以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为主,又综合宋本、湘本、涪本为一书之“仲景全书”。并以集注形式对全书进行诠释,汇集中外(日本)二百余家医著之精华,也是黄竹斋先生毕生治仲景之学的 总结。白云阁本《伤寒论》较通行本内容多三分之一。该书为全面深入地研究仲景学说提供了丰富的文献依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学习“古本伤寒” 的参考书。借此深入探讨古本内涵,对进一步完善仲景理论体系,充实方证内容,指导临床实践等方面,将会起到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