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海外藏明代太医珍稀古籍研究周云逸 著本书对六种海外藏明代太医珍稀古籍展开多维度的综合研究。从版本的角度,对其版本情况进行梳理;从考据的角度,对著者生平进行考证;从目录的角度,辑录相关目录书对之的记载及提要;从学理的角度,对其医药学价值进行探讨;从实用的角度,精选其中的医案、医方加以辨析。附录《明太医名录汇编》《明太医传世医籍提要》是本书得以展开研究的前提,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本书有助于发掘和传承明代宫廷医学经验,推进海外藏中医珍稀古籍的回归与研究。
-
便秘与排便障碍邹洋洋,徐修竹本书系统阐述了针灸治疗便秘与排便障碍的内涵。在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中,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等方面进行梳理及总结,同时概述了西医学对本病的诊疗流程。在针灸临床方面,归纳了诊治规律与疗效特点。 概述本病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本书适合针灸、中医临床医务人员、教育工作者及学生阅读使用,也可供中医学研究人员及爱好者参阅。
-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实践何希俊,邓倩,黄娜娜“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念在我国源远流长, 早可追溯到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其流传数千年而兴盛不衰。本书对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与实践,同时记载了作者所在医院十几年来中医临床治未病的大量典型病案,对临床医护人员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
国医大师传承录 第二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组织编写 ; 余艳红 于文为 好地贯彻落实 有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 中医药管理局于2022年3月启动了《国医大师传承录》的编写工作。该丛书共分四册,从成长经历、成才经验、学术精华、临证遣方用药、大医情怀、师徒传承等方面,多维度、多视角展现120位国医大师为医为人之路,客观、真实、全面反映其学术成就、临证特色、文化学养、师徒授受等内容。这也是 全景展现120位国医大师的中医学术力作。通过对国医大师群体进行 展示,既可总结共性特征,发现大师成才规律,又可在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中寻求创新的路径。本书为丛书第二辑
-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张奇文 柳少逸 郑书翰主编1981年至1985年,周凤梧、张奇文、丛林主编的《名老中医之路》 辑至第三辑相继正式出版发行。记录了 中医学者和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对一代青年中医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奇文作为原作者之一,继承《名老中医之路》之志,继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编》,载名老中医近200位,他们学习中医理论,则记诵、精读、覃思、博览,夜以继日;学习中医临床,则尝药、侍诊、求师、省身,未曾停顿;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是来自实践,丰富多彩,理论创新成一家之言,临证积累殊多真知灼见和独到之秘,诚为中医药学之瑰宝;而他们百折不回、艰苦奋斗、精诚专一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医德医风, 令人肃然起敬。 合集将之前我社出版的1-6辑何在一起,按照老中医姓氏笔画排序,分册出版,这对于宣传中医,继承和发展名老中医之学术经验,以及培育新一代名中医,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
实用中医眼科学彭清华《实用中医耳鼻喉科学》是我社策划组织的《实用中医临床医学丛书》之一。本书4篇26章。包括中医眼科基础、眼的解剖生理与检查、眼科治疗、眼科病症。重点介绍84中眼科疾病的源流、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依据、类证鉴别、辨治思路、治疗、预后转归、预防护理,为方便中 人员参考,特设了名医经验及经典文献选录等栏目。
-
王孟英医案(清)王孟英著 ; 李炜整理师承编辑部特别联合策划型图书。师承编辑部品牌作者(年销量8千册作者)马家驹博士,既是伤寒专家,也是温病专家。推出读医案学经典活动。 曹颖甫、余听鸿、吴鞠通、王孟英四家有代表性的医案。本书系近代名医陆士谔据《王氏医案》、《归砚录》等书分类重辑而成。反映了清代 医家王士雄的临诊经验,包括57种病症及杂治一章,载案约598例。王氏临诊辨证 ,处方熨贴,用药灵巧,效果出奇制胜,对后学多有启迪。清王士雄(孟英)著。陆士谔辑。此书为陸士谔将王氏3种不同医案(即《王氏医案》、《王氏医案续编》、《王氏医案三编》)重新按编辑。
-
中医内科案例选读张志敏,周迎春,祝维峰本书是《中医内科学》的配套教材,书中案例大多来自于各编委的临床验案,案例后附有理、法、方、药的详细解读,是学习《中医内科学》的重要参考书籍。早临证是中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教材可以作为中医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重要桥梁。全书的内容注重科学性、创新性、整体性、实用性、启发性,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能够使同学们身临其境,体悟临床,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水平。
-
经验济世良方(明)陈仕贤辑 ; 杨金萍 李怀芝主校《经验济世良方》,明·陈仕贤编。成书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乃陈氏撰集经验效方,考订医官孙字所集群书及所录良方,参合张时彻《摄生众妙方》,会通纂定,而成此书。凡十一卷,以元、亨、利、贞分为四集,统贯诸卷。卷首始列通治诸病门,次述五十二门病证。元集,卷一,通治诸病门、炙痨瘵法门、救危疾门;卷二,虚损门、自汗盗汗门;卷三,诸风门。亨集:卷四至卷七,为伤寒、伤风、暑、湿、热之外感诸门,以及消渴门、诸血门、霍乱门、脾胃门、痰嗽门、淋浊门、痔漏门、黄疸门、头痛门等内科病证;卷八,外科诸疮门。贞集:卷九,五官科诸门及体气门、折损门、诸毒门、妇人门;卷十,子嗣门;卷十一,小儿门。各门之下,先为医论,详述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备举治疗大法、辨证施治之方;或列其常用之药,析其随机加减之法。医论之后,汇列诸方。此书选方广博,内容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科诸病证。选方效验,宜于临床。此次整理,以嘉靖三十九年沈宏序刊本为底本,参合多种版本校勘而成。
-
为艾心动 健康灸来卫琴《为艾心动健康灸来》一书分为总论、各论及案例集锦三个部分。总论部分包括艾灸的历史、作用原理与功效、适用范围,施灸材料与制作,灸法的种类与操作方法,常用施灸穴位及注意事项等;各论部分重点介绍男、女、老、幼患者多种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艾灸调理经验和艾灸美容养生保健技术。本书还着重介绍了作者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之后,发明的独特的悬灸器,以及自创的特色灸法(手持运气悬灸法),临床二者结合使用效果显著;案例集锦是作者汇集了部分疗效显著的典型案例。本书是作者长期实践和多位名师传授经验的总结,并参考了大量的医学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文风朴实,通俗易懂,集知识性、专业性、趣味性于一体。亦可供家庭保健之用,以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读者对艾灸的兴趣,从而引导读者全面的了解、学习、传承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国粹——艾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