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随笔
-
月亮西沉的地方格勒著;吕玲珑,格勒,罗桑道吉图《月亮西沉的地方:一个人类学家在阿里无人区的行走沉吟》透过阿里高原神秘讯息,力图触及人类心灵、触摸文明轨迹、透析生命意义、关注人类终极问题我国著名人类学家、藏学家格勒博士十多年来在阿里无人区田野考察,以独有的人文研究的权威优势;精准地将发生在阿里地区的每一片废墟、每一片荒漠、每一脸沧桑的故事娓娓道来……象雄士谜、古格之谜、本波之谜、神山神湖之谜……这里究竟隐藏着多少古代人类文明秘密?隐藏着多少世藏族历史文化的秘密?蕴藏着多少破破解诸多谜团的“社会基因片断”
-
在旅途中思想费勇 著本书的主题关乎旅行,但绝非一般的游记。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是反游记的游记,作者的兴趣不在于某地某时,而在于作为一种存在状态的路上,所包含着的生命秘密。在对于细节的挖掘式的叙述中,以灿烂夺目的文字,链接了一个又一个可能的界面,洋溢着奇思妙想的华美风格。本书中的主要篇章曾在《天涯》、《花城》、《作家》、《香港文学》(香港)等杂志刊出,获得好评。评者认为费勇透过旅行,诠释的是“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状态”,而费勇的文字魅力“得力于敏锐观察和富于智慧的思辩”,在我们这个一派浮华之声的时代,显示出难得的沉入生命的努力。
-
生命高处王石锁在迷雾云中的珠峰恰在我们到达珠峰大本营的的的黄昏时分豁然出现在眼前,同车的人没有一个言语。我呆呆望着,心以默念:珠穆朗玛峰,我们来啦。这是1997年9月。在珠峰人本营,负责接待10支外国登山队的中方联络官也热情地接待了深圳来的两位不速之客。晚上,高山应让人难以入眠,我们靠聊天消遣时间。聊天内容围绕着一年前珠穆朗玛峰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山难:1996年春季珠峰南坡4支探险队伍中的9人死亡,其中包括著名登山家新西兰人霍尔和关同人费希尔,另有3人在5月底相继去世。那晚还谈到中国登山史最惨丕的山难:梅里山难。1998年台湾登山家吴锦雄先生送了我一本《INTO THIN AIR》。这是专门记述1996年珠峰南坡山服的书。作者乔恩·利牧七尔是为刊关名记者,本身是个业余登山高于,参加厂声尔组织的探阶队。新身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山地全过程。其激情的描述、冷峻的反思和翔实的珠峰史料令我爱不释。连续三个夜晚读完,掩卷沉思再读二遍。
-
行走于欧洲历史何新年著传奇和诗意的联想欧文说过:“在传奇和诗意的联想上,欧洲别具魅力。§走进欧洲,确切地说是欧洲的这十来个国家。试着从更早的历史开始,把它们所有的兴衰与荣枯都摊开,于是那些来自遥远的叠加所产生的前身今世如此复杂的厚重掠过我的视界。我默默地注视着它们,走过高地,走过森林,走过一座又一座城市—在神秘的古堡中,在苍凉的废墟间,在凿满图像和文字的石雕前,我仿佛觉得历史的一切刚刚离去,若明若暗,将生未生,一幕幕正剧和悲喜剧在轰轰烈烈地轮番上演,令人沉醉其中,感动莫名。不想把人在旅途所遭遇的风花雪月、旧爱新欢作纯消闲或纯资料性的描述,尽管那些资料点滴值得细细品味,那些亲笔涂鸦、巨细靡遗的手札无疑也是独一无二最珍贵的留存。但是,我要写的—潜藏在字里行间、意象交融中的,绝对是瞬间的收获、价值与意义,是感性的寄托和知性的探索。解读着陌生的土地,以艺术、建筑、音乐和咖啡所串起来的故事似乎让我明白了许多:就像对命运的认识,小心踏过硌脚的碎砖碎瓦,不必陷入磕磕碰碰的漩涡,何苦将那心中的千千结紧了又紧,受那名利、恩怨没完没了的折磨,那样岂不是活得太累太累;还有对大自然的审视,那种可怕的放纵和掠夺、毫不顾及后果地榨取且一味炫耀的征服理念显然早已过时,更多的应是爱惜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体会没有任何“包装§的乐趣。要知道,幸福与幸福是有差别的,无节制的欲望能说就是真正的享受吗?心既不为物役,人生便有了自在,尤其是对于终日被噪音、拥挤和污浊的空气弄得烦躁不安的人来说,远离尘嚣的清澄惬意绝对是金钱换不来的……醉过方知酒浓。被异域经历浸润的心灵,仍然执拗地寻找着梦中的彼岸那一片古雅风韵。多年后,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欧洲感受竟像深藏在地窖里的陈酿一样,一次次从脑海中溢出。真后悔当时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得太急、太快,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在欧洲之行的日记中填充那一页页的空白,邂逅了美景却不知流连,仰慕已久的胜地只能是匆匆一瞥;驿动的心亦不曾有片刻的安宁,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竟然是看着忘着,走着丢着,加之对所见所闻因浮浅、疏漏而作出的种种幼稚取舍,至今想起来还是觉得很遗憾。似有所悟:天地如旅,失去的东西有些无法再能得到。往事不再,激情悄然,思绪绵绵。零零落落的印象在记忆的微醺中存活,并且已化作诗意的永恒。
-
谁有资本谁有理李力研著欧洲绝非一个简单的地理话题,而是一个由猴子变人类的生大进化问题。欧洲是什么?欧洲是一个像谜团一样的地方。它有灿烂的过去,也有屈辱的昨天,还有残暴的岁月,更有探险的勇敢。最最不可捉摸的是它第一个拥有了资本主义这种奇特的社会生产方式。由于孕育了资本主义,欧洲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变革了人类的观念,改变了社会的格局。资本主义彻底摧毁着人间的一切温情与伦理。中国是血族温情社会,最架不住资本主义的强烈冲击。百年历史,中国人在资本主义的强大冲击下,古老的温情伦理再也无法显示以往的力量,老大帝国在节节败退中失去了往日的光辉。欧洲是什么?欧洲在哪里?它为什么会让遥远的中国饱受凌辱?它为什么会让中国的文化传统彻底瓦解?它为什么又会让中国人获得新的生机?长期以来,欧洲就是一个令人矛盾而不安的东西,它在价值与情感上反复让中国人受伤,在商业上让中国人吃亏,在军事上让中国人吃亏,在外交上让中国人吃亏,然而在理智上它又启发着中国人,让中国人看到了新的社会希望,让中国人明白了世界变化的格局与趋势。这种矛盾让中国人对欧洲怀有两种心情,一方面是痛恨他的扩张、侵略与无情,另一方面则是佩服其它先进。作者简介:李力研,资本家,企业家、实业家、财富家、银行家,管理家、策划家、旅游家、外交家,没有一个是我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体育家、文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依旧还是别人家,无家可归才是我的家。少小胆怯,刻苦以学,紧跟榜样,以此壮胆,指鹿为马,指东说西、指手划脚、东风马耳、东床娇媚、东拉西扯、狼子野心、狼虎之心、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狗尾续貂。我凝神屏气,三省吾身,刻意模仿,却至今不像,飞黄腾达,看来无望。过而立,又不惑,努力知天命,耳顺成家,古来稀儿女绕,耄耋之年从事铁入三项。说不定真能万寿无疆,头脑简单是我的心,四肢发达是我的梦,我是谁?不照镜子,我也认识我自己,我是上帝的把兄弟!目录:出发,到欧洲去谁让你吃肉年轻的总裁欧洲是什么欧洲践线图以康梁为师忆当年,西人仰慕中国中世纪,欧洲人自卑王安石与中国工商化马可·波罗出发了传教士来了百科全书来了传教士饱受折磨国王来了,哲学家也来了资本家来了巴黎的资本有多少登机飞往巴黎天上人间逍遥巴黎到了错把巴黎比天津到“凯旋门”这就是“香榭丽舍大街”财富有古旧中隐约寻找“先贤祠”巴黎圣母院麦当劳在广场排球肠子在外的“蓬皮杜中心”酷暑巴黎街头昨夜星辰说不尽的“卢浮宫”逡巡散漫巴黎人埃菲尔铁塔拿破仑墓法国一笔大遗产“三级会议”众人绘说“大革命”我看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将军拿破仑的意义告别巴黎工业变革致富:比利时一头扎进聚宝盆:荷兰荷兰三城之本钱资产阶级登场德国人靠什么成功德国中西部一瞥到特里尔拜访马克思德国的文化品质在德国南部寻觅资本根据地:威尼斯富人推动文艺:佛罗伦萨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是部沉重的书后记1后记2后记3
-
绝版天桥李景汉主编;汤静编著时间风尘仆仆,既剥离出血肉,又顺手牵走风景。对我们来说逝去的东西总是那样令人怀恋,而这种暗色的影像在回忆的雾霭中便愈显彰著了,北京已经“绝版”的天桥就是这样的东西之一种。桥原来就是一座桥,一座南北向的汉白玉桥,横跨在龙须沟上,因为皇帝到天坛祭天必须经过这座桥,所以得名“天桥”,后来“天桥”又泛指这一片地区。北京的天桥已经有700多年的岁月了,在元、明两代和清初,天桥一带还是一片水乡泽国。那时亭台楼榭、荷花画舫、绿柳红莲、燕舞莺鸣,这样的风景在粗犷的北方显得格外别致。然而慢慢地,从明代开始,天桥一带的游人逐渐增多,向游人兜售商品的小贩也向这里汇集。到了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在天坛的西坛根和北坛根,先农坛的东坛根和北坛根,汇集了一大批流动摊贩,每天从早到晚,摆摊兜售小百货和各式食品,崦官府不对小贩征收捐税,使得这里的商业更加繁荣,一些酒楼、茶馆也纷纷在天桥建成开业,在天桥西边还形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鸟市,还有相邻的金鱼池,既是买卖金鱼的地方,更是一处佳景。到了清末民初,又有了车站会馆、货栈客店、茶楼戏园,更加热闹非凡。 书中所附照片均是20世纪30年代天桥的实景照片,共计200余幅,记载了天桥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样杂耍和百样吃食。凭借这些图片,逝去的历史时代悠然漂浮于我们面前,仿佛触手可及。通过本书我们试图顺着那个时代的蛛丝马迹(历史图片、 文献、艺术作品、经历者的叙述等)最真实地接近那个时代,还原它的大体风貌,嗅闻它的气息、描摹它的轮廓以及感受它的风尘。[看更多]
-
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著;刘荣跃译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格列佛游记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异乎寻常的想象力,描写主人公格列夫先后出游“小人国”,“大人国”,“慧因国”等地方时,遭遇的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比如在“小人国”里他可经随意地把上至国王下到平民的各式人待摆在手掌心里玩弄;而在大人国里,他又只能像个幼儿那样处处受制于人,到“慧因国”以后,马成了智慧的象征,而人成了下等动物。作者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如政客的尔虞我诈,富人的贪得无厌等。读者们在赞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的同时,也能对当时的英国状况有个大概的了解。
-
红色之旅周健,周卫滨,王关林主编;《红色之旅》编写组编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作出明确规定。这表明,国家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纲要》指出,发展红色旅游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多方参与的基本原则。《纲要》指出,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红色旅游精品体系、建设红色旅游配套交通体系、建设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体系、建设红色旅游宣传推广体系、建设红色旅游产业运作体系。
-
最后的天堂红杏著这是一个叫做红杏的女人在三江源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游历故事。红杏是个神奇的女子,不知是前生的呼唤还是今生的昭示,这片美丽而苍茫的土地似乎与她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这是她写给玉树的一封“情书”。红杏舍弃了舒适安逸的城市生活,选择了没有目的的行走,没有结果的旅程。她几乎一年至少一次到玉树,走遍它的每一个角落,用她超群的摄影技能,把她的“情人”展露给世人。巍峨的寺庙、神秘的转世活佛、荒袤的可可西里、剽悍的康巴汉子、多情的藏族姑娘,在红杏的笔下和镜头前栩栩如生。在那里,她度过了无数次生死关口,结交下了数不清的生死弟兄,被虔诚的佛教徒认定为“自生空行母”,也走?酥势哟竞竦牟刈逋男牧椤?充满诱惑的雪域高原是无数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到那里去创作是每个摄影师的梦想。在人迹罕至的世界屋脊、生命禁区、世界第三极可可西里……有一个瘦弱的女子,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艰难地在那里跋涉。她是一个来自遥远的京城的寻梦人,一个用镜头、用笔、更用心灵记录这一切的人——红杏。单看她的样子,你很难发现她是一个有如此多丰富经历的人,更看不出她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摄影女硕士之一。红杏十几次深入藏区,上至活佛、下至牧民,结交了很多藏族朋友,她说她将来的归宿也许是在藏区的某个地方,因为只有在那里她才能活在真实里。玉树,是红杏这位拿着照相机走马行川雪海边的奇女子最喜欢的地方。从她第一次到玉树拍摄,就被那片神奇的土地深深震撼了。她近乎像一个久久迷路、终于找到家的孩子,热切地扑向那片遥远而纯粹的土地。红杏说那是她寻梦良久的地方,是她灵魂可以自由飞翔的属地。以后每年红杏都至少去一次玉树,去看望康国寺的活佛以及倚寺而居的前买村28户村民,还有玉树的朋友们。她的到来总是给很多人带来欢乐,使很多从未照过相的藏族人有了自己的第一张照片,也使一些无力上学的孩子走进了校门,更通过她的相机和手中的笔,使玉树这片神奇的土地为更多的内地及海外人士所知……也许一切皆有缘分,红杏在玉树不仅找到了“家”,而且被藏传佛教止贡噶举派法王和活佛认定为“空行母”,并被任命为康国尼姑寺的主持和尕朵觉悟神山旅游宣传形象大使……红杏很珍视这份前世今生的缘分,并将她对玉树那难以形容的情愫转为对生活在那里质朴纯真的藏民日常生命的关爱。红杏说有时候想念固定的一群人,同时又被那群人经常地想起,那感觉是很让人感动的。她已7次到过这个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神奇地方,一本记录了她每一个亲身经历的新书《最后的天堂——一个女摄影家写给玉树的情书》已由知识出版社出版。红杏说玉树是她心中最美丽的天堂,“爱那个地方,就像爱我的情人;想那个地方,就像想我的家人;去那个地方,是去见那些也同样爱我,想我的康巴人。想念玉树,和玉树所有的人,所有的牦牛,所有的石头……。”她把这一切都转变为一封封美丽的情书,希望她心中的天堂能读到她对它深情的爱恋。
-
向着东南飞高星图/文本书虽说名为《向着东南飞》,其包括的内容并不仅仅是东南:西南涉及到云南、贵州、四川,中南涉及到湖南、湖北等,是一部关于南部中国的行游记录;但它不仅不同于普通的游记,作者更多地关注的并不是某个景点有什么风景,而是那里的文化沉淀,如他到杭州,他记录的不是人人都知道的西子湖或者最近兴起的茶吧、桃花坞风景饭市,而是那里的老胡同和传统手工;去凤凰,他是沿着当年沈从文回家的水路一路寻访过去,——对照沈从文学书中提到的地名和当年今日的风土人情变化,并展示了10多幅沈从文当年的写生画,这样的文化含量也是其他游记所不可比拟的。本书还有几千幅照片插图,从独特的角度记录各地风物人情,与文字的不同视角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