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随笔
-
旅行日记艾青著《旅行日记》写于1954年。这年的7月12日智利举行享有世界声誉的大诗人聂鲁达50寿辰庆祝活动,包括艾青、萧三在内的各国著名作家应邀参加,《旅行日记》就是艾青参加这一活动所见所闻的真实记录。当年去智利,没有直达的飞机,艾青、萧三等绕道非洲等地多个国家才得以成行。旅程的延宕,反而给了艾青他们观察各国风土人情和百姓生活的机会,使得这部《旅行日记》内容变得相当丰富。由于这部日记根本不是为了出版而写,私秘性很强,所以体现出诗人的思想、情趣、性情、气质等等都相当真实,读日记如同近距离阅读诗人。《旅行日记》记录的是艾青1954年七八月间由亚洲经欧洲、非洲最后抵达南美洲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此行是代表中国参加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50寿辰活动,由于当时无法直航美洲,只得在地球上绕一个大圈子辗转前往目的地。一路上,他的灵感源源不绝,也由于是匆匆写于旅途的,因此文字略显松散、随意。这不是人们概念中的那种日记,它由一些札记、散论、随笔和诗歌的断章组成,是诗人式的——随意、跳跃、简约、生动,这是一种独特的文体。1954年夏天,艾青接受智利众议院议长的邀请,前往智利参加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五十寿辰纪念活动,这是一次旨在“保卫世界和平”的活动。当时,国际上许多有影响的文学家、艺术家汇聚在圣地亚哥,包括苏联作家爱伦堡,巴西画家亚马多等。艾青在日记中所记录的就是1954年7月12日至8月19日这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当时与艾青同行的还有作家萧三和中联部的副部长赵毅民。艾青始终是一个童心未泯的、富有情趣与艺术气质的诗人。他早年在法国巴黎经历过流浪艺术家的生活,还参加过“后期印象派”的沙龙画展,他的一些有关文学和艺术的观念贯穿其一生,形成了一种观察生活的独特的视角,这一点,在《旅行日记》中也可见一斑。在这次活动中,艾青与聂鲁达一见如故,聂鲁达称艾青为“屈原时代留下来的惟一的中国人”,艾青说聂鲁达是“风、水、阳光的朋友”。艾青从南美洲回来后,出版了一本单薄的诗集《海岬上》,其中的一些诗的原始手稿就在这部《旅行日记》中,这对了解一位诗人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手法是十分难得的资料,其中比较著名的诗作有——《礁石》、《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在智利的海岬上》等。而这部诗集,很快就成为了一次接踵而至的批判艾青的现行材料,艾青后来被划为“右派”分子,开始了近二十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当时新中国成立仅五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艾青一行无法直航美洲,只得在地球上绕一个大圈子辗转前往目的地。艾青称此次漫长的旅行为“从夏天赶往冬天的旅行”。他们一路上经历了颇多愉快和不愉快的事情,目睹了光怪陆离的富裕、贫穷的现象,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真挚纯朴的朋友、睡眼惺忪的混血儿、怀抱白人小孩的黑人姑娘、在夜色中游荡的南美妓女、挥舞哭丧棒的警察、开车肉铺的华侨、弹吉他的乞丐、风流倜傥艺术家、刁难的海关官员、抗议车钱涨价的游行者……异域的民俗、艺术、植物、人文景观、社会现象乃至人物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都使童心未泯的诗人感到新鲜、神奇,这一切,都在《旅行日记》中留下生动有趣的记载。艾青可能是足迹踏得最远的中国行吟诗人。在此次经亚洲、欧洲、非洲而南亚洲的漫长旅程中,他的灵感源源不绝,甚至在庆祝聂鲁达寿辰的集会上朗诵即兴写下的诗篇。在《旅行日记》中我们还可以读到不少随手记录的诗篇或诗的片段。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日记中读到了一些著名诗篇的“原始状态”,例如《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在智利的海岬上》、《礁石》和《写在彩色纸条上的诗》等。“诗人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艾青有早年在巴黎当流浪画家的经历,这使他能以画家的独特视角观察世界,捕捉形象,发现事物生动的特征、细微变化和一切拐弯抹角之处,这些都在日记中有记载,例如艾青在飞越安第斯山时对山脉、河流以及云彩的形态和光影变化的记录,对某个民族风格浓郁的酒吧内精致装饰的描述,对某个姗姗来迟的女人容貌、神态、衣裙装束的描绘,等等。更为有趣的是,艾青干脆将日记本当成速写薄,不断地以线条捕捉亲眼所见的形象:植物叶片、古旧的城堡、帆船、莱蒙湖畔的喷泉、高耸的女人体雕像、牛角杯上的图案,他还在日记本上为聂鲁达描述中国的蜈蚣型风筝……这使我想起,歌德\雨果和普希金等诗坛巨匠的原稿上,也曾有耐人寻味的人物\植物素描,它们往往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与文字相映成趣。艾青懂法语(青年时代曾在狱中翻译过维尔哈的诗),这使他又多了一双眼睛、一张嘴巴,即使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也能找到对话者——比如他与聂鲁达之间,很多情况下就是抛开西班牙语翻译而直接用法语交谈。我们不能不羡慕艾青与聂鲁达之间的珍贵友谊,那是超凡脱俗的神交。两个同样充满智慧和情趣的异国兄弟,因为诗神缪斯而一见如故。聂鲁达称艾青是“令人心醉的艾青”、是“是原时代留下来的惟一的中国人”,艾青说聂鲁达“是个该大的儿童”,是“风、水、阳关的朋友”。对这位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艾青的评价是相当高的,读者可通过这本日记及后面所附回忆文章得知。聂鲁达对艾青的印象和评价,也可从附录的《啮鲁达回忆录》(节选)中有所了解。同样可贵的,是艾青与捷克汗学家丹娜。附录的诗篇《致亡友丹娜之灵》是艾青得知丹娜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丹娜热爱中国,但不能理解这个国家为什么要跟一个写诗的人过不去。艾青被划为“右派”、蒙受不公正的对待后,温文尔雅的丹娜愤怒地提出抗议。这声音,还有南美洲那个纯朴的老大哥聂鲁达对着茫茫太平洋含泪呼喊“艾青”的声音,流放中的艾青当然无法听到,但是弥足珍贵的友情,始终温暖着他的心。由于这本日记是匆匆写于旅途的,艾青本人是将其作创作素材的,因此文字略显松散、随意。有些文字是片断的、跳跃性的,某些段落上下文之间不够连贯,缺少通常文字表达时所讲究的修辞和逻辑关系。其实,存在于人们直觉中的,甚至是下意识的判断、最初的感觉,往往更加真实,更能裸露出事物的本质。我们整理出版这本《旅行日记》,遵循的原则就是尽量保持其原始状态,向读者提供基本完整的日记原貌。相信读者会在字里行间及各种素描中体会到另一种阅读的乐趣。需要说明的是,在整理这部《旅行日记》的时候,我们在别无关宏旨的地方对文字作了适当增减;某些段落的文字涉及会议内容或背景资料,我们将原稿手迹印出,而未逐一整理编辑,个别外国人物姓名未完全译出或作考证,但这对阅读应无大妨碍,望能得到读者理解。多年来,对作家原始手稿的研究似乎并无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揣摩原始手稿最能窥视作家创作时的心理活动,最能发现他谋篇布局、谴词炼句、删繁就简的功夫,也最能感受其艺术风格。艾青在艺术创作上倡导朴素自然、清新明快的风格,他的诗歌创作以富于思想性和艺术性而著称。就语言而言,像他那样技巧高超的汉语作家似乎不多。就如同中国水墨画一样,线条是最基本的绘画语言,运用起来实在太简单了,但是在众多画家中,像齐白石、林风眠、潘天寿那样能娴熟、自然地运用此种“绘画语言”,使线条产生出神如化效果者,实在是凤毛麟角。一如其诗歌,艾青这本日记也洋溢着极佳的艺术感觉,文字自然、简洁、凝炼,饱含鲜明的形象,有一种无形的穿透力。这是一种独特的、有魅力的文体。不仅如此,他的人生观、艺术观也夹杂早这本日记的字里行间。有趣的是,我们可从日记结尾处发现,当艾青一口气写完《写在彩色纸条上的诗》后,竟然不无得意地在下面加了一句:“看样子我还是能写的。”这既流露出诗人的天真,也是独自对别人质疑的回应——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有人提出“艾青还能不能为人民歌唱?”艾青结束这趟洲际旅行回国后,还根据日记的素材写了一首长诗《大西洋》,并出版诗集《海岬上》。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中断了他的创作生涯。这位卓越诗人后来的遭遇是众所周知的。目录代序一部日记的公开/艾丹旅行日记附录一与《旅行日记》相关的诗歌12首附录二艾青回忆聂鲁达3篇附录三聂鲁达关于艾青的回忆跋足迹最远的中国行吟诗人/胡少安
-
藏地民间书张宓著本书的作者一个人用五年的时间走遍了云南、西藏、四川三地藏区的山山水水,包括很多常人无法抵达的非常原生态和偏远的小村落,和当地原住民有很亲密的接触,和很多人发生了很多很美的故事。在这本真正的深度旅游书中,作者以地下乐队主唱、民族先锋音乐制作人、纪录片制作人、画家和诗人的多重身份,记录了她心目中充满阳光的云南民间生活。本书的装帧和内文版式是极具功力的,将为你带来赏心悦目的阅读享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附赠的“藏地民间乐”CD是作者寻访民间音乐源头的收获,是一张非常难得的民间音乐采样。作者简介:张宓,笔名张小静,1981年1月3日出生在泸沽湖畔,毕业于四川大学新闻系及话剧系。诗人、自由撰稿人、地下乐队主唱、先锋音乐制作人、纪录片制作人、画家、漂泊的流浪者,质朴的村姑……热爱把自己放到遥远的地方,热爱像一棵树那样生长,热爱晒着太阳漫山遍野奔跑,热爱和村里的乡亲一块儿劳动,喝酒放歌,热爱简单自然的幸福生活,热爱记录和探索,一切动人事物:故事、脸孔、声音、画面。目录:1我的遥远小地方我走到草原的时候2我的山谷我的寺院我的村庄让我们看风去33路车和菜市场4上半年的一些时间里花总是会开的生长戴着花泛滥花开了不会发生的发生5伴随喇嘛牛屎饼菜市场迷恋症价钱总是有商量的香格里拉蔬菜瓜果食谱遍地都是四川人
-
划越(丹麦)黄思远(Christian Havrehed),孙海滨著;李夏译;林清插图2001年10月至12月,丹麦人黄思远和中国人孙海滨花了56天时间,成功地划着一艘7米长的小艇越过了大西洋,成第一个无动力划越大西洋的丹麦人和亚洲人。他们的故事在中国、丹麦、英国等国家引起很大的反响。这个项目是中外合作的一个典范。丹麦人黄思远在构思他的计划时,并不认识中国划船伙孙海滨。因为这个项目,他们走到了一起,两人克服了文化上的差异、性格上的冲突,在有36艘参赛船只有的“机警渡大西洋划艇比赛”中,获得了第八名的成绩。他们的故事对于国际合作日益紧密的中国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具有对于国际合作日益紧密的中国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具有管理上有参考价值。这次活动还是项目管理的一个成功案例。书中生动地描述了一个梦想的诞生和发展,以及如何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计划变为现实,虽然划船只有两个人,但无数的人——中国人、外国人都卷进了这个项目,每个参与此事的人都从中得到启示。正如典思远自己所言:“这是一项浩大繁杂的工程,如果没有在场这些人的支持,我是不可能走到现在的”项目管理的经典原同在活动中得到了体现。毫无疑问,这也是一本关于一次伟大的具有风险性挑战的书,讲述了在不利情况和处境下求取生存并取得成功的故事。在野外生存、探索大自然成为年轻人成长必修课的今天,本书将增加你面对生活的勇气。
-
寻找玛雅人的足迹赵丽宏著三部曲包括《婚宴》、《新生活》、《林中小屋》这三部曲不仅是一条抒情的生活之河,河里流淌着他小时候的日常趣事、过失和小小的罪孽,有时出现的沮丧和抑郁则瞬间使河水变暗。河面上漂着作者的情绪及少年时代的恐惧、胆怯、作者与朋友们用饮酒有时甚至喝醉的办法来医治的种种伤痛。这二十世纪的生活之河越是不干净就越发真实。归根结蒂,这条河是一幅现代的拼画,在它一去不复返的水流中混杂着十成各式各样从外面扔进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表面看去好像互不相干,“可是没有这些,美就是为得单调,关于当代、关于人的思考就不完整了。”更重要的是,这三部由是作者无情的内省,他经常问自己“我是谁?”在这里,他用他妻子的嘲弄式的反话和毫不留情的目光来审视他自己。
-
澳洲札记许博渊著本书通过六十多篇独立成篇的笔记和随笔,从不同角度阐释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文化内涵。通过记录澳大利亚这个大陆的发现、移民过程以及其后的演变,介绍土著人的来历和生活,呈现当地华人的历史和现状,探究其背后的哲学根源和历史根源,并据此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
-
与玄奘同行张讴著为了探求佛法真理,玄奘能以卑微姿态藐视大唐的出国禁令。公元629年,他不太风光地偷渡出境;公元645年他携带657部“真经”十分风光地返抵长安。一部《大唐西域记》不仅记述了玄奘亲历的110国和得自传闻的28城邦,也是玄奘孤独心灵俯瞰尘世的记录。这部文化游记多次激发起我考察玄奘之路的冲动。1991年初,机缘巧合,我终于有机会踏上了这条神圣之路——虽说是用镜头记录中亚不同时代的文化历史层面,但其间毕竟夹杂着一串从唐朝走出来的脚印。在采访拍摄中,经常与玄奘处于同一空间,虽然相隔了1300多年,却经常涌起一种莫名的激动,让我分不清历史与现实。天色苍茫,我必须赶路了……张讴:现为中央电视台驻印度首席记者,大众传播学硕士。1982年8月起在中央电视台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纪录片组组长。代表作有纪录片《两位百岁老人》、《地球村民》等。1991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拍摄了大型纪录片《草原丝绸之路》,1991年参与并编导了《香港沧桑》。出版有《世界电视史话》、《流动的旋律》(诗集)、《感情的时间》(诗集),编译有《二十世纪世界女诗人作品选》、《电视符号与电视文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电视宣传与政治暴力》等20余篇。
-
寻找回来的世界(英)克里夫·安德森(Clive Anderson)等著;陈山等译前言:很多人都会怀念那一刻,当他们一次踏上火车,第一次把脸贴在火车的车窗上,看远处正在倒退的风景,第一次,在黑暗中穿过荒芜的旷野,和灯火黯淡的效外小镇……火车在被我们所遗忘。就在它的尾巴,逐渐消失在远处的那一刹那,火车给我们留下的,只是斑驳的铁轨和泛黄的记忆。那是属于火车的忧伤,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在我这一辈人以及我们之前,火车旅行仍是记忆中的大事,火车站是个神秘的地方,它允诺带你到一个遥远、陌生,神秘的目的地,只要跟着指示标志你就会到达,它也允诺将你的远方亲友带到你的身边,站在站台上,他或她将从火车上下来。月台上每天上演着生离死别。当我们坐上火车,人生重要的亭可能即将发生。我自己也还记得,37年前的一个夜晚,我随着父亲第一次登上一部远途火车,行进时,遥远的灯火在黑夜中闪烁,我们正奔向一个目的地,也奔向人生另一个旅程。从此,我们没有再回到原来的家。一场火车之旅,人生的布景就全部更换了。那是一个火车旅行仍然重要的年代,也是我们今天发思古之幽情的由来。《寻找回来的世界》找寻的就是这份情感,乘火车跨越巴基斯坦的报告文学作家马克·涂立开宗明义就说:“巴基斯坦令人兴奋的,是它(火车旅行)仍然重要。汽车和飞机都还没有取代它成为长程旅行的交通工具。”《寻找回来的世界》一书,和其他《大旅行》丛书一样,都是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的电视制作的副产品,这一次,它邀请了6位名人,乘坐火车走了6段有难度也有特色的火车旅程,并将它记录为文。这些路线的选择,如马克·涂立所说,是那些火车旅行仍然重要的地方,在巴基斯坦。在南美洲,或从中国香港到蒙古等:这些路线常常有着历史,比如巴基斯坦铁路有英国人殖民时代的历史,而巴西的圣多斯则有着19世纪起种植咖啡的历史:从中国香港走到乌兰巴托,你会领略到不同的山水人文和风土人情。这些旅程是漫长和愉快的,几乎跨越了百年,从蛮荒走到现代,或者从现在回到记忆深处。我曾经说,当代好的旅行文学往往包含了一个有意思的旅行路线和一场好的旅行反省(反省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寻找回来的世界》正是如此,它在路线选择上的用心,已经使旅行反思的机会大为增加。而代表我们从事这些旅行的,都是在文化上十分敏锐而优秀的作者,就使得这部书的可读性变得极高。在阅读《寻找回来的世界》之前,在让火车蒸汽汽笛长鸣带我们出发之前,何妨让我复习一下火车旅行的历史,作为旅游之伴?
-
归去来兮堵军主编本书选取了从先秦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游记代表作品100多篇,力图表面历代游记发展的美学风貌。入选作品要求艺术上有特色,能体现当代游记的水平,属于第一流的游记作品。其次,考虑地理因素,山水景观、游踪风情尽量不重复。为了反映广阔的地域,本书选入了胡峤的《陷北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杜环的《大食国经行记》、郁永河的《台湾行》等篇,从中不仅可以领略少数民族风情,而且可饱览各地风光。最后,也适当收入不同风格流派作家的作品,尽量多让一些作家的游记人选。一般作家,一人跟选一篇。少数在游记创作领域成就突出者适当增加篇数。本书注释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力求简明、通俗,对于有歧义的词语,以一说为主,不再征引考辨。前后相同的词语,分别加注,以省翻检之劳,或有异同而不至矛盾。作品出处、作者简介一并放在注释中。
-
小黄帽旅游记·逛湖南徐志提 编文,谢培林 绘图为了使少年儿童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良的传统,我们特编写了这套以介绍祖国大好河山、名胜古迹、革命教育基地为主的少年版旅游丛书。我们的祖国确实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骄傲,据最新资料统计,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有28项,占世界第三位。这套丛书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带领广大小读者去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多彩的建筑、革命遗址,必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振奋他们的进取精神。本册是《逛湖南》分册。湖南,卫于祖国的中南部,因地处洞庭湖之南而得名,自古有“三湘四水”的美誉。湖南景色秀美,人杰地灵,孕育了绚丽多姿的古代文明和灿料文化。既有众多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又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毛主席故居韶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看会长沙,雄峙湘江之畔,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例捷,资源富饶,是一座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的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
-
日记英伦荆德刚著《日记英伦》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独特视角,用日记的形式,忠实地记录了一段真实的留学生活,讲述了生活与学习中的细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