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
美味王国钟离图美 编著饮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古语“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吃,对中国人来说特别重要。相识的中国人一见面,往往要先问一句:“您吃了吗?”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喜庆寿筵,公务交际还是朋友聚会,请客吃饭都是中国人比较常见的一种交际方式。若要在家请客,更是需要提前准备,菜肉要新鲜,作料要齐全,菜肴要有荤有素、有鱼有肉、有甜有咸、有酸有辣、有冷盘有热炒,摆满一桌,惟恐怠慢了客人。中国人对吃的喜爱也造就了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中国饮食文化享誉全球。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吃饱穿暖、丰衣足食早已不再是今天的中国人所追求的目标。物质资源的日益丰足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饮食观念、习惯和结构。在餐桌上的菜肴日渐丰盛的同时,中国人开始讲究科学饮食,追求绿色食品,注重健康健美。同时,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地的美食如日本料理、意大利匹萨、美国汉堡、韩国烤肉等也相继出现在中国,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选择。
-
品菜谈史秦林 编著中国美食历史悠久,每个传统名菜背后都有其典故传说,而《品菜谈史(上下册)》正是关于介绍这方面知识的专著。书中在介绍:瓤豆腐、宫门献鱼、龙抱凤蛋、连襟鱼翅、荷叶粉蒸肉、百鸟朝凤、长寿菜、软熘鲤鱼焙面、玉竹凤爪汤、十八罗汉菜、五彩鱼糕等传统名菜做法的同时还告诉了读者这些佳肴背后的菜馔故事!没有吃就没有历史;没有吃的文化传承,就没有传统名肴;没有对本民族菜肴历史滥觞的起码了解,一切的饭局、宴会都不圆满。中国是个重美食的国度!中国美食的历史很悠久!此书对读者能带来三种助益:一助餐饮业从业人员考级——不但会做,会服务,而且还要会讲二助“做东”请客——学会用菜馔故事提高“饭局”的品位与档次,这叫智慧理财。三助官员举办外事宴会——通过一道菜认识中国的一段历史;通过一段中国历史认识一道中国菜。
-
《衍圣公府档案》食事研究赵荣光在中国山东省的曲阜市,有一个延续近三千年而没有移动过位置,在中国历史上有“天下第一家”盛誉的家庭,它就是声名显赫而又神圣的衍圣公府。这个家庭最著名的祖先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人孔子。出于共同的政治需要,中国历史上历代国家政权无一例外对这个特殊家庭予以各种“优渥”,衍簪公府的国家尊贵职宾角色,造就了其饮食文化的极致发展。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和历代封建国家将衍圣公府培育、塑造成了一架具有强大职能、灵活机制的“吃的机器”。衍圣公府的饮食文化,既是中国历史上贵族阶层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衍圣公府食事”,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领域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了衍圣公府饮食文化,也就从根本上认识了中国五千年的饮食文化历史。作为已经过去的历史,衍圣公府饮食文化都记录在万卷之巨的《衍圣公府档案》中。《衍圣公府档案》是中国最有价值的档案史料之一。《《衍圣公府档案》食事研究》,是由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首席专家赵荣光教授历时二十年完成的。通过它,不仅能够理解过去的人们如何吃,也会在用东方的思想丰富头脑的同时,到厨房去试一试用东方的美食丰富自己的饮食生活。
-
亮剑普洱林治《亮剑普洱》从茶史、茶性、茶趣、茶艺、茶道、市场、养生等七个方面,条分缕析,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普洱茶的产销历史、品质特性、品饮技法和茶道养生之说,匡正了普洱茶文化传播中许多不确切的说法,为消费者了解普洱茶知识、理解普洱茶文化提供了一本难得的好读本。《亮剑普洱》作者直言不讳地在茶史、茶性、茶趣、茶艺、茶道、市场、养生等七个方面畅谈观点,真所谓“七剑”入江湖,茶业求大同。
-
中华一壶酒晓红《中华一壶酒:酒的故事(插图本)》收入的文章是都是一些关于酒的杂文和随感,《中华一壶酒:酒的故事(插图本)》作者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冷眼旁观,对身边的酒的历史、书本上酒的历史,讲解了个人的看法及酒的文化。内容包括流淌古今的酒香长河、传统文化中的醉歌、酒韵中的名士风流、酒香中的英雄豪杰等。
-
春风啜茗时初国卿本书是沈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沈阳日报专副刊中心主任初国卿先生的第二本散文集。看书名即知这是一部写品茶与美食的散文,属闲适小品。收入的文章有《茗钓轩品茶记》、《女人与酒》、《美食是素心人的事》、《吃鲍如漱明月》、《鲇鱼茄子还有老爷子》等。
-
中华一壶茶晓红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历史渊源流长。《中华一壶茶:茶的故事(插图本)》主要介绍了茶的历史、文化及茶艺等,内容包括穿越历史的千年茶香、辉煌灿烂的中华古茶书、中华文学中的茶之韵、中华绘画中的茶之美、中华哲学中的茶之思、中华古代名士的茶缘茶风、异彩纷呈的中华茶具文化。
-
细嚼烧饼于学军 编著本书举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烧饼为例,在发掘饼食的渊源、沿革、背景、特点等素材的基础上,梳理出它与人与事的密切关系,使我们在品味中国饼食文化的同时,在不经意间还咀嚼出一个意外而浓郁的味道:“常物不可小视,寸草犹报三春”,这也应该是本书的主题了。本书通过对“烧饼”融会贯通的描述,引导我们进入一个看似专业的时空,但深入后我们又发现,它并不是一本生涩的学术专著,也不是一本通俗的大众食谱,而是一篇雅俗共赏的率性之作。作者独辟蹊径,巧借载体,在别人看来稀松平常,甚至冷辟空洞的领域,剥茧抽丝,化蛹为蝶,其选题新颖,其视角别致,让人耳目一新。作者是学工科的,所以本书的叙述方式较独特,文字也较简朴,读后有“书原来也可以这么写”的感慨,这应该是本书的特点了。作者在长期从事食品科学与工艺学研究的同时,一直努力从冷峻的工艺管线、枯燥的技术符号、无语的制成品当中寻找其中力的平衡、结构的谐调、逻辑的连贯以及人文的气息,试图揭示食品工程的美学内涵与人性关怀。这本书应该是这一探索的一个结晶,也应该是本书创作动机的发端了。
-
砂糖的世界史(日)川北稔人见人爱的砂糖,不只为人们的饮食生活增添了色彩,也为我们“透过物质认识世界历史”提供了一个入口,砂糖曾被中世纪的欧洲人看作灵丹妙药和装饰用品,又与同样来自异域的咖啡、茶与巧克力一起在咖啡馆里见证了欧洲社会的嬗变,而加糖红茶这种英国的“全民饮料”更随着产业革命的发生,从绅士阶层生活趣味的象征一举变为城市劳动者生活方式的元素。砂糖的甘甜背后还凝聚着不为人知的血与泪,当起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砂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就引发了“砂糖革命”,催生出殖民地的奴隶制度。砂糖作为欧非美”三角贸易”的一部分,见证了几大洲之间的复杂纠葛。这种影响到历史进程的“世界商品”是推动这个世界呈现今日之面貌的重要力量。
-
吃海鲜的学问赵生 著多年来在日常生活中,我目睹了如何采购食材,如何配搭,如何洗、切、蒸、炒、炆、炖、煲、焗才能烹调出一道味道有新鲜感、造型诱人食欲、营养丰富又可防病的食物。当中的小窍门,例如煮糯米饭时用鱼熬的清汤来煲饭,煮豆角用海鲜骨煲水来煮等等,这些民间巧思,确实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吃海鲜的学问》全书分成饮食常识、海鲜的学问、海水鱼、淡水鱼、虾蟹贝壳类、软体类六大部分。每种海鲜写出它的特性、样貌、产地、如何选购、怎样加工保存、配搭材料以及它的食用价值、调理疾病功用。更特别的是教你用每种海鲜煮一菜。顺便一提的是除了海鲜以外,淡水鱼类在日常生活中也占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供应量大,价格也较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