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
叙物·关中食话张西昌 著《叙物·关中食话(套装全二册)》从时令和地域两个维度切入,以个人的体验性记忆为底色,娓娓叙述了数十种关中地区传统食物的制作工艺、美学情趣及相关民俗,力求呈现自然、食材、食器、风土、生活和人之间的内在关联。诸多细节的不厌其烦,并非表象记录,而是想深描食物背后所隐含的世道人心、自然天趣。在匆忙繁杂的都市生活里,简纯守诚的人心之道如同素朴本色的食物之味,永远都是令人怀想的温馨内质。
-
碰撞与交融王岩道外近代建筑在本质上已形成一种独特的区域建筑文化现象。在文化上,道外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西交融为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在哈尔滨近代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氛围中可谓独树一帜;在建筑上,则形成了以中国的民间工匠为创作主体,以模式化的外廊式楼院布局、多层面的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强烈的民俗意趣为典型特征的道外近代建筑,成为道外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观的文化表征,与哈尔滨中东铁路附属地内的建筑文化形成鲜明对照。鉴于道外近代建筑所反映出来的传统建筑的现代转型、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以及道外特有的民俗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建筑本身所能解析的范畴,因此《碰撞与交融:哈尔滨道外近代建筑文化解读》借用了人文学科的相关文化理论和概念,如文化地理学中的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整合等以及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和阐释了这种建筑文化现象的成因及其深层的文化内涵,探寻了影响其形成的建筑背后的文化动力,以使这种解析更具文化学意义,能更加全面完整地揭示出道外近代建筑的内在实质。
-
寻味儿 董克平饮馔笔记董克平 著本书收录了董克平近两年的美食随笔60余篇,包含寻味儿、回味儿、思味儿、品味儿四个篇章。分别介绍了作者游历世界各地的美食体验,优秀的餐厅及菜品推荐;追溯了不同食材、中外节气的历史传说和渊源由来;对不同的菜品、人物、餐饮现象的体会品评;对中餐传承及与世界接轨的思考和探索……本书没有华丽的文字,但读起来就像老朋友间唠嗑那样平实而接地气,字里行间里干货多多,是吃货达人、美食爱好者、餐饮从业者的必备枕边书。
-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赵荣光本书是《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修订后的新版本。以世界眼光看待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与文明, 是教材再次修订的思路, 因此将书名更改为《中华饮食文化概论》。本书凝聚了作者40余年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所得, 包括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中华饮食文化的区域性特征、中华饮食文化的层次性、中华茶文化、中华酒文化、中华传统饮食民俗、中华各少数民族饮食习俗、中华传统食品与传统烹调特色、中华筷子文化、中华饮食思想、中华传统食礼、多向交流的中华饮食文化。本书的框架及内容较为全面地覆盖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方方面面, 充分考虑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历史脉络, 分析饮食文化事象形成的原因、过程、规律, 利于学生科学、系统、完整地学习中华饮食文化。本书为新形态一体化教材, 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 可观看相应知识点视频或获取相关电子资源, 方便教与学。本书适合食品、旅游、烹饪、历史、民俗、饭店等专业本科普通高校及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使用, 也可供社会从业人士及饮食文化爱好者参考使用。
-
左持鳌,右持杯戴爱群 著这是一本关于螃蟹的美食书,一共收录了16道蟹馔,包含复古菜和创新菜两个部分。复古菜有宋代名菜蟹酿橙、民国美食汆大甲。创新菜包括14道菜,分别是:糟香水晶蟹柳鹅肝、蟹黄炉肉海参、姜醋蟹白烧鹿筋、炸蟹肉响铃、糟熘蟹柳、芙蓉蟹肉、蟹粉豆腐、全蟹锅塌豆腐、海参虾丁烩蟹白、蟹黄酸菜炉肉火锅、蟹粉酥盒子、蟹粉烫面饺、蟹黄打卤面、蟹粉拌面。美食家戴爱群为每道菜撰写了精要的创作过程。无论是复古还是创新,都是基于对食材的尊重、对中国传统烹饪技法和美食文化的深刻理解。鲁菜名家张少刚将这些创意转化为有形的美食。与这些蟹馔交相辉映的是盛器,以黑、朱红为主要色彩的漆器,将蟹的金黄衬托得更加诱人。漆器是中国使用*为久远的一种日用器皿。书中所呈现的漆器,从创意到成品,历时两年,它们也是本书的另一个主角。
-
舌尖上的法国伊夫.康德伯德(Yves Camdeborde)[法],雅克.费朗代(Jacques Ferrandez) 著,林陈秋文 译他们中有牧羊人、菜农、葡萄酒农、屠夫……他们都是伊夫?康德伯德常年的供货人,他们分享给伊夫如何吃好和做好的判断力。画师雅克?费朗代在伊夫?康德伯德的陪伴下,花一年时间拜访伊夫喜爱的生产者们,并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这些相遇:去发现寻找松露的猎人、钓白斑狗鱼的渔夫和法国各地的葡萄酒农。这是一幅以手艺与好客精神织就的美丽画卷。
-
饮食调情杜杜 著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与人的一生关系密切。本书谈的是吃,却不是食谱或饮食指南,而是作者从平常饮食到人情世故的体会。以食物的烹调、吃法、味道为引子,探讨它们在日常生活与艺术世界中的角色,从饮食的愉悦谈道德、人性与命运。作者游走于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电影,从狄更斯、张爱玲、《红楼梦》到希区柯克,旁征博引,趣味横生,处处显露出才情与博识。清新幽默的散文有如一席盛宴,殊堪细味。
-
春韭秋菘二集戴爱群本书所录,是美食家戴爱群多年来写下的与美食相关的文字,记录了40年来的饮食生活,其中既包含上世纪70年代食品供应短缺的记忆,也不乏改革开放以来美食界的“西风东渐”及其给中餐带来的各种冲击,更有字里行间对中餐文化的深刻反思——这种理解是建立在作者广博的美食阅历,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上的。
-
SCD饮食与文化NIAS营养学国际研修项目组 著SCD ( Specific Carbohydrate Diet )——特殊碳水化合物饮食是疗愈肠道疾病效果非常好的饮食方式。SCD从1951年哈斯医生创立开始就是在临床使用的食疗方法,之后被伊莱恩发扬光大,SCD的应用也从乳糜泻、炎症性肠病扩展到了神经系统疾病,如自闭症和多动症上。为了让更多的国人受益,NIAS决定将SCD食疗系统引入中国,在本土化的同时,本书把新的肠道研究进展(比如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念珠菌过度生长、肠漏、胃食管反流等)与SCD饮食相融合。《SCD饮食与文化》也是一本把SCD上升到文化层面的图书。
-
中国美食哲学白玮 著《中国美食哲学/中华饮食文化丛书》以开创性的哲学视角对中华饮食文明中的“时令饮食理念”“本味理论”“阴阳平衡学说”“五味调和思想”和“食疗养生体系”等五大核心板块进行了系统考察和梳理,并对一些诸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时不食”以及“君子远庖厨”等传统概念的误读和曲解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厘清和正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多年来中国饮食哲学理论的缺失,为寻找中华饮食的元根文化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新维度,建立起以“人之道”为本体的天之道、地之道、食之道、烹之道、味之道的美食哲学体系。在此基础上,《中国美食哲学/中华饮食文化丛书》还结合当下的饮食现状,对重构我们今天的饮食道德和伦理秩序进行了深层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