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我嫁入豪门的真实生活夏岚馨为了“幸福”,我们要跨过爱情直奔面包 。为了“幸福” ,我们要忘记不切实际的梦,松开抓住悲剧不放的手。中国第一部女性经典励志小说Vs《大长今》再现灰姑娘的梦幻情缘。 命运有好多种:一种是想也不想就知道,一种是想了以后才知道,还有一种是想了也不知道。有时,一切都设计好了,但是总有些东西逃不过宿命。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透支了爱情,还能奢求更多吗?这是一个挣扎在真爱、责任、道义、梦想、纯洁、世俗、财富、婚姻之间有关选择的故事。目的明确的美女(包括她们的父母)把嫁入豪门作为美丽的最终佐证,无可厚非,也没有争议。是命中注定的锦衣玉食,还是不可逆转的永失我爱,豪门最终为谁敞开?难道真的是做得好不如嫁得好?我们都对婚姻感到迷茫,希望有个方向,其实,一切的得失都在自己手上……单纯美丽的女孩在母亲的安排下与改变了她及家人命运的富豪相遇相爱,但爱情的一发不可收拾和富豪家族的种种阻碍却又不是她市侩的母亲所能掌控的。社会的发展已经让豪门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只是大多灰姑娘在与他们擦肩而过时无法觉察……有情人是否终成眷属,嫁得是否是爱的那个,富有带来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本书读者看后需要思考的问题。书摘: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人如果20岁不Beauty、30岁时不Healthy、40岁时没Money、50岁时仍Donkey,就要永远和生命中最美丽的事情说Bye-bye了。这句话是我妈第一次告诉我的,当时我只有15岁。我妈是纯正的上海人,就是那种可以吃辣椒拌饭也得穿得光鲜体面的典型上海小市民。我妈早年失去父母,不得不去北京投奔了她的姨妈。北京高干遍地都是,诱惑力很大,我妈是一心想嫁个高干公子的,无奈命中没有荣华富贵,等成了30岁的老姑娘还是两手空空,不得不嫁给了我爸,一个普普通通、老老实实的外科医生。上海人琐碎得很,这是被公认的。上海女人唠叨起来真是百屈不挠,起码我妈是这样的。对于她的唠叨,我和我爸早就缴械投降了。为了把她自己未竞的理想嫁接到我身上,她磨薄了一对美丽的嘴唇。是的,她是美丽的,公认的美丽,美得神秘、幽深。我15岁时跟她一块儿上街,还总是被误认为是姐妹。她对我的相貌总是不满意,说我也美,但美得太实诚,不够媚。接着又埋怨我爸,说是我爸把她的美丽基因给搀和坏了,使我的美有了争议。因我爸是医生,我小时候的理想当然也是做一名医生。但我妈不允许,我妈一定要我艺术,音乐、舞蹈、美术选一样。她说她之所以没嫁成高干公子,就因为只是一名护士,缺乏艺术细胞。她说,这女孩子呀,一有艺术细胞,看起来就洋气了,不然,再漂亮总觉得少点儿什么。她能说出几个高干公子的真名实姓,他们娶的全是艺术系毕业的尖子生。音乐、舞蹈和美术这三样,我比较喜欢音乐。但我妈希望我学舞蹈。她说我脸蛋有了,学了舞蹈,肢体语言也会变得有品位。以后嫁入豪门,会经常跟丈夫出席大场面,手脚放不对地方是万万不行的。我妈一个小护士,竟会说“肢体语言”四个字!看来人对某方面有兴趣有追求,真是潜力无穷啊。如果社会上允许开设什么“淑女培训班”,我妈准能做得最出色。在我爸的大力协助下,我终于成功地选择了音乐。我妈不要我唱歌,她说豪门的家规很严,绝对不允许媳妇在社会上独自抛头露面,学了唱歌,不能上舞台,等于白学。再说了,豪门公子哥儿那么多,有几个娶歌星影星的?他们喜欢玩弄歌星影星才是真的,包一夜几百万,玩过就扔了。为什么?因为中国人从来都看不起戏子。于是,我就选择了学钢琴。我妈说,学钢琴很好,音乐素养高。嫁入豪门后,偶尔还可以在大型聚会上露一手,给婆家争光。平时在家寂寞,也可以弹几曲自娱。我从5岁就开始学钢琴了。上初中之后,我妈加大了力度,给我找了个音乐系教授。虽然费用不菲,但他收下的学生将来上音乐学院是没问题的。非常庆幸的是,教授听我弹了一支曲子就同意收我了,每周日去他家学琴一次,每次学习一个半小时。在学琴之余,我妈还让我上了私人办的舞蹈学习班,也是一周上一次课。每次上钢琴和舞蹈课,我妈都带我去,在旁边看着我,直到下课。上海人的钱不是好赚的,上海人的钱也不是好出手的,一定要花得值。她跟我一块儿上课,一是监督老师,二是监督我。我妈的确是个活络人,如果她如愿嫁给高干公子,很可能被培养成一个出色的外交家。我的每一个老师都喜欢我妈,因为她总能花最少钱,干出最漂亮的事。我的每个艺术老师都吃过我妈做的上海菜。那时候,大家的物质生活还不算丰富。我妈每次回上海,都会带回各种便宜的上海特产,派送给她认为对我有用的老师们。
-
生命在于呼吸刘天君生命在于呼吸,健康长寿也在于呼吸。如果能够长期坚持进行呼吸锻炼,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就能够有效地抵抗因年龄、环境等因素而下降的呼吸功能,保持如年轻人一样的呼吸能力,从而提供给各组织器官足够的氧,使之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带动整个机体抵御衰老。与其他运动方式相比较,呼吸锻炼简单易行,不用器械,不需场地,不靠他人,唯一需要的就是自己的细心、耐心和毅力。这一点付出相对于获得健康长寿的效益,实在是九牛一毛,当然值得去做。健康新方式——健康呼吸锻炼法,最简单的方法让你获得最持久的健康!
-
中国吸毒调查陈贝帝 著提起毒品,每一个中国人可能首先会想到的是1839年的虎门销烟以及 1840年的鸦片战争,正是这场战争,拉开了近代中国历史上饱受西方列强欺侮的帷幕;而在那之前的1837年,林则徐曾上奏道光皇帝,痛陈毒品(鸦片) 对中国的危害,警告:“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古人尚且知道如此,更何况是在科技、经济、文化日益发达的今天!能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戒毒、禁毒工作略尽微薄之力,正是编辑出版这部《中国吸毒调查》的初衷。 愿这部《中国吸毒调查》能像一束微弱的火种,照亮一些原本晦暗的情绪和心灵,并让大多数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
津津有味谭陈存仁 著这是一本关于食疗养生的经典著作。作者陈存仁师承国学大师章太炎、名中医丁甘仁、丁仲英父子;著名老中医之食疗食补全书,香港《星岛晚报》十七年连载。“津津有味谭”是著名中医师陈存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香港《星岛晚报》上开设的一个专栏。作者凭借其扎实的中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通俗的语言将各种食材药理药性进行了精要的说明,同时辅以奇闻趣事,是一部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饮食指导手册。整个系列分为三卷,素食卷、荤食卷、食疗卷,本书是荤食卷,所提及的都是日常所见的荤食。中国人的饮食烹饪方法,蜚声世界,这是中国生活文化的高度表现。中国人把食品用于养生与疗病,这个历史就更加悠久,周朝时已设有[食疗医官],这个官的职责,就是指导朝野食疗方法。唐朝有孟诜著的《食疗本草》,也是一本指示食养疗法的好书,可惜这本书的全书已失传,仅有一部分散见于《本草纲目》……至今中国民间习惯,常探询食品“有益”或“无益”,足见中国人民对此种学说早已有相当认识。——陈存仁
-
像男人那样去战斗黄健翔 著感谢足球,感谢生活写完这本书,我就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和灵感,以至于为了这篇序文,编辑们足足又等了两周。我的苦恼是,不知道再说点什么好,也不知道应该怎样给自己的书写序。有一天下午,开车走在北京的二环路上,晴空万里,微风拂面,金色的阳光迎面照进车男,让人的心清顿时开朗起来。在过去几个月,我的生活分崩离析一片混乱,感受到人性的种种复杂与不堪,同时又突然要面对很多的琐碎家常,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都充满了痛苦的挣扎,因而一直十分压抑悲观,甚至有些厌世。而这一缕初春的阳光,让我猛然想到:要感谢生活,感谢这段经历,因为有了这样的一段生活,我的人生才更加充实、精彩,才有了更多的味道。在这一瞬间,我也想起了自己读过的马拉多纳的自传,想起了自传开头那很长根长的一个“感谢”,迭戈在那里感谢了数以百计的人,我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人。我曾经在读完他的自传后很不理解地嘲笑过他这超长的感谢名单。而在这个下午,在这个时刻,我竟突然明白了马拉多纳的初衷:能够像这样的活着,别说活一生,就是活几天,也已经足够精彩足够快乐——偌大个世界,有几个人能够这样痛快地活一次?当然要心存感激,感谢所有和自己的生活有关系的人。我甚至理解了我国的游泳名将罗雪娟的名言:我要感谢所有恨我的人!于是,我由衷地写出了下面这些感谢: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人,没有你们的喜爱和理解,我是不会坚持到今天的。感谢所有恨我讨厌我的人,没有你们的存在,我也就失去了进步的意义,甚至失去了再干下去的兴趣。为了你们而干下去,对我这样一个奇怪的人来说,是一种奇怪的推动。感谢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这么大个世界,那么多的人,您凭什么就要知道我的名宇呢?真的要感谢。感谢我的父母,你们操劳了一生,儿子本来应该让你们安度晚年享享清福,没想到自己都快40岁了,又重新回到你们身边,要你们为我,还有你们孙女的健康成长操心受累。感谢我的领导和同事,无论是我书中提到名字的,还是没有提到的。无论是我们有过私人交往的,还是没有的。你们都是我应该感谢的人。感谢我的书中提到的所有的人,包括批评过我和被我批评过的人,议论过我和被我议论过的人,因为,你们都是我主命历程的一部分。感谢我十几年的解说生涯里说过的所有名字,去过的所有体育场,你们都是我生命的标点。感谢我学生时代的老师,特别要提体育老师,我的母校,还有我的同学。因为,正是与你们共度的时光,给了我今天的力量,决定了现在的人生方向。感谢所有爱过我的人和我爱过的人,感谢爱。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有了爱,什么都可以。感谢足球,是她的魅力给了我今天所拥有的一切:荣誉、名气、工作,甚至更多。感谢生活,感谢 CCTV-5。《像男人那祥去战斗》原本只是我写过的一篇足球评论的标题。书稿未成之前,我把它作为暂时的书名。但它却在我的朋友圈中流传开来。他们用这个标题写了不少评论。既然大家都喜欢这样的题目,我就把它当做书名和勉励我的话吧。其实,经历了真正的战斗的人才能理解,在生活这个战场上,并非只需要舞刀弄枪或赤膊上阵,“战斗”也包含着隐忍、克制、宽容与从容不迫,有时,微笑着面对一切,也是一种战斗。随着年龄的增加,我更喜欢后者。其实,和平年代哪有什么真正的战斗。一个人,只要战胜自己,做好自已,他就是胜利的。与目前市面上所有关于世界杯的特刊不同,《世界波》定位为“情色世界杯”,情色和性感正是世界杯的第一调味品,这本书集中力量给球迷展示世界杯的情色一面,它走的路线是“娱乐+足球”。其中,帅哥靓妹这一性感话题成为跨越体育与娱乐界限的热门话题。“波族”是《世界波》这本书为参与足球狂欢的女性所创造的专门词汇,是指被足球运动尤其是足球运动员所吸引乃至吸附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成年女性群体。这个群体是波的拥有者,又同时喜欢另一种“波”,事实上,她们的出现,让这个一度是男人的禁区,属于男人私密的骄傲的领地被洞穿了。作为一个群体,她们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呐喊助威,也不仅仅是生产一些球场绯闻,事实上她们已经改变了整个足球圈的生态环境,在足球商业和时尚方面更是引领潮流。由于她们的存在,人们已经明确意识到,无论球场内外,情色无处不在。足球是运动,是游戏,更是时尚,是娱乐,是戏剧。女人,丰富了足球的内涵。在《世波》这本书中,图文并茂的从文化的角度介绍了波族运动的由来、演变与发展。当世界杯开战后,你和朋友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英格兰对阵瑞典的比赛时,你的朋友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夸耀英格兰的战术打法时,你却可以告诉他小贝右臂的纹身代表着什么含义。是的!这本《世界波》06世界杯杂志专刊最大的卖点就是谈资与花边一箩筐,这些都是你在观看世界杯的绝好谈资。这更像一本“世界杯外传”,其中内容包括了球员是如何从100年前的产业工人变成如今的花花公子、小贝右臂的文身代表着什么含义、世界杯50名性感球员大搜捕、历届世界杯不为人知的典藏趣闻……当然除此之外,它还介绍了本届世界杯的相关资料??球队介绍、夺冠热门分析等等。
-
爱情有病赵小赵荷尔德林说:“一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爱情的某种形式——同居或婚姻就像是一只笼子,恋爱中的男女就是那此无法摆脱笼子的鸟。《爱情有病》深刻剖析了三对恋人在即将走入围城之前的微妙心理,探讨同居男女在爱情与婚姻交叉的十字路口,在错爱与真情的纠缠中,如何思考和抉择自己的爱情命运。小说延续了作家一贯的“原生态”写作风格,始终贴近现实人生,撕开了都市恋情虚假浪漫的外衣,着力表现了都市男女在爱情之笼里的彷徨困惑,在命运之笼里的左冲右突……
-
发现你的健康密码(美)迈克尔·斯莫伦斯基、琳恩·兰伯每个人都有两个时钟:一个是受社会活动与生活计划支配的,一个是大自然在我们诞生时就设在我们体内的。我们到底是照着哪一个时钟在作息? 时间生物学专家迈克尔?斯莫伦斯基博士与琳恩?兰伯用既专业又简洁的文字,将生理节奏与情绪、睡眠、工作、疾病等的密切关系强调出来,提出最新、最颠覆传统的概念与实例,让你了解,要保持我们的健康与生命能量,就必须忠于我们的生理时钟。
-
发现你的健康密码(美)斯莫伦斯基,(美)兰伯 著;王淑玫 译随书附赠“三分钟全身健康自我检测表”和“健康生理时刻表”,简单实用,并针对各种健康问题提出许多专业而有效的建议,是美国家庭保健必备。时间生物学专家迈克尔•斯莫伦斯基博士基于对人的生理节奏与情绪、睡眠、工作、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的研究,发现了生理时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在我们的体内,各种机能存在着各自的作息节奏,它们有着各自的最巅峰与最低迷的时刻。如果我们了解并善用这样的作息节奏,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将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健康状况、工作效率与生命效能。每个人都有两个时钟:一个是受社会活动与生活计划支配的,一个是大自然在我们诞生时就设在我们体内的。我们到底是照着哪一个时钟在作息?时间生物学专家迈克尔•斯莫伦斯基博士与琳恩•兰伯用既专业又简洁的文字,将生理节奏与情绪、睡眠、工作、疾病等的密切关系强调出来,提出最新、最颠覆传统的概念与实例,让你了解,要保持我们的健康与生命能量,就必须忠于我们的生理时钟。
-
《随想录》巴金著我的第四本《随想录》又编成了。我把它叫做《病中集》,只是因为收在这个集子里面的三十篇“随想”都是在病中写成的,其中五篇的小标题就是《病中》,而《病中(四)》和《病中(五)》还是在病房里写的,当然也讲了些我生病和治病的情况。我当初制订写作计划相信每年可以写出“随想”三十则。那时自己并未想到生病、摔伤以及长期住院治疗等等。但这些事全发生了。我只得搁笔。整整八个月,我除了签名外,没有拿笔写过字。以后在家里,我开始坐在缝纫机前每天写三四行“随想”时,手中捏的圆珠笔仿佛有几十斤重,使它移动我感到十分困难。那么就索性扔掉笔吧。然而正如我去年年底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所说:“沉默也使人痛苦,既然活下去,就得留一点东西。”因此我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终于写出一篇接一篇的“随想”。有一位朋友见我写字那样吃力,不觉动了恻隐之心,三番五次地劝我改用口述。然而我写文章从来不是发挥个人才智。离开了笔,单靠一张嘴,我毫无办法:讲不出来。有笔在手,即使每天只写一百字,花两年工夫我也可以完成一集《随想录》。我不靠驾驭文字的本领,因为我没有这样的本领,我*的是感情。对人对事我有真诚的感情。我把它们倾注在我的文章里面,读者们看得出来我在讲真话还是在撒谎。不谈过去,单说现在吧,我决不写文章劝人“公字当头”,而自己“一心为私”。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我也决不宣传。我的座右铭就是:“决不舞文弄墨、盗名欺世。”不管写什么长短文章,我时时记住这句话。病中写的短文大概不会是“无病呻吟”之作吧。我写文章并非为了消遣,也不是应酬朋友,只是有感而发,也无非根据几十年生活、阅读和写作的经验。我虽是病人,但医生说我的脑子清楚,没有病态。我自己经过反复思考,也觉得我还能顺着一条思路走下去,似乎尚未患老年性痴呆症,不至于信口胡说。当然,医生讲话,并非法令;自我吹嘘,也不可靠,何况小道消息又传我“风烛残年”、“抱病在身”。有些好心人不免为我忧虑,经常来信劝我休息。我不是一个固执的人,我也知道搁笔的日子近在眼前,自然的规律不可违抗。但是人各有志,我的愿望绝非“欢度晚年”。我只想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全部爱憎消耗干净,然后问心无愧地离开人世。这对我是莫大的幸福,我称之为“生命的开花”。我提到“小道消息”,近几年来关于我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唧唧喳喳”,使得朋友和读者替我担心,为我痛苦。我曾多次要求:让我安静,将我忘掉。但是并没有用。有时谣言自生自灭,有时消息越传越多。有的完全无中生有,有的似乎又有线索。谣言伤人,锋利胜过刀剑;只是我年到八十,感觉越发迟钝,不会一吓就倒,一骂就死。有时冷静思索:为什么我不能安静?是不是因为我自己不肯安静?……我想来想去,始终在似懂非懂之间。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按原订计划我要编写五册《随想录》,现在只差最后的一册,快结束了。这样一想倒又处之泰然了。这两年中间除“随想”三十篇外,我只写过一篇短文《答井上靖先生》。我喜欢这篇书信体的文章,它表达了我对日本朋友、日本作家、日本人民的真挚的感情,我将它作为附录收进这个集子。最后我还想讲一件事。从写第三十几则“随想”起,我养成一种习惯,让女儿小林做“随想”的第一个读者,给我提意见。小林是文学刊物的编辑,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她校阅我的每一篇“随想”都认真负责,有话就讲,毫不客气。我们之间有过分歧,也有过争吵。我有时坚持,有时让步,但也常常按照她的意见删去一些字句,甚至整段文字。今天编辑《病中集》,重读两年来的旧作,我觉得应当感谢小林那些修改的建议。作为年轻人,她有朝气,而且她受不了我那种老年人翻来覆去的唠叨。
-
心灵飞舞李子勋喜欢超越的人与心理医生一样,永远追求心灵的自由。这种自由在于即便被现实的压力、苦恼、疾病缠身,内心依然是快乐且满足的。那么,心灵存在吗?在精神的哪一个层面呢?我们如何寻迹心灵呢?我在文章《高峰体验》中写到:“生命潜能、创造力、智慧、灵感、道德、坦诚、良知、博爱、慈悲、无私、使命感与信仰,对所有生命的珍视、保护与敬畏,这些都是人类心灵层面的内容。”心灵的升华需要思维的扩展,思维的扩展需要精神的能量,这个集子正是为了帮助人的精神捕获能量,让心灵飞舞。本集文章由作者从1995??2005年发表过的文章里精选而出,这些文章以笔名子木、小里、晓立等发表,主要发表在《时尚》杂志、深圳《女友》、上海《双周刊》、《世界都市》、《追求》等著名杂志。文章采自发表前的原稿,没有采用经杂志社删改、编辑的成稿,主要是想体现我自己的观点和创作风格。作者简介: 李子勋,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专职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 《父母必读》、《女友》、《时尚健康》等健康与时尚杂志的专栏作家。 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实话实话》、《心理访谈》,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夜谈》《情感世界》特约心理专家。